第廿六章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關燈
小
中
大
的威德就非常向往,這一天他在拜訪佛陀的時候對佛陀說道:
『我還沒有認識一切!』
『沒有認識一切,就已經認識一切了。
』佛陀微笑着回答。
長爪梵志給佛陀這一說,沒有一句話可以回答,佛陀又說道: 『肯定一切的人,就是否定一切的人;肯定某一項事物的人,就是否定某一項事物的人。
肯定一切,很容易給貪欲拘囚起來;否定一切雖然能夠遠離貪欲,但太固執這個否定,也是一種執着。
舍棄一切的肯定與一切否定,那才是真理的認識。
』 長爪梵志,聽到佛陀這些簡潔的至理名言,很感到自己不足的羞愧,他也很誠摯的作了佛陀的弟子。
佛陀度了長爪梵志以後,又回到竹林精舍中為諸比丘說法。
萬川流入大海,佛陀的慈悲、德慧,像一片汪洋無邊的大海,千萬條的河流都向大海流來,大海中的水量雖然在不停的增加,但一點都不會溢出來,靜靜的容納,靜靜的交流,大海究竟有多大,誰又能預測呢? 佛陀的清淨法身是解脫自在的,但佛陀應化的肉體并不是不死之身,如果佛陀假因緣和合的丈六金身的身體是不壞的話,則佛陀闡明的那些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會自語相違。
有為的法是無常的、無我的、生滅的,即使成了佛陀,隻要他有為的色身住此世間,就要應順法的自然性,就不能與法的自然性相違。
有一天,佛陀示現疾病,他靜靜的休養着。
病訊給頻婆娑羅王知道以後,就趕快叫禦醫耆婆前來為佛陀治療。
耆婆一向是尊敬佛陀的人,他很高興的為佛陀看病。
本來,在耆婆的心中,老早就挂念着除了佛陀以外,佛陀的弟子們,穿著的衣服,既不講究清潔;吃喝的飲食,也不講究衛生;可是他沒有勇氣,也不敢向佛陀進言。
佛陀病好以後,禦醫耆婆老想送一樣禮物供養佛陀,他思來想去,不知要送甚麼禮物才合适,他後來想到他過去替鄰國的大王醫病,那大王曾報酬他一件上等的衣服,那衣服是王者穿的,唯有佛陀才配穿著,他把衣服呈獻給佛陀說道: 『佛陀!我自從拜見佛陀以後,我就挂念着一件事情。
佛陀常說,在這個地上比較寶貴的就是我們的身體,可是我看到佛陀的弟子們常穿著褴褛的衣服,這站在我們醫者的立場,無論如何解釋都是不合衛生。
這件衣服是鄰國大王的賞賜,我希望佛陀接受我轉贈的供養,給我種一點福田,我更盼望着,就是請佛陀叫比丘們從此不要穿褴褛的衣服。
』 沒有執着的佛陀,很歡喜耆婆的厚意,他着人傳話給諸比丘弟子說: 『穿著的衣服,無論新舊,一定要樸素清潔,要經過日光消毒。
如果心為绮麗美觀的服裝所染,固非所宜,若一定要穿著褴褛的服裝以示學道,也是不當。
』 佛陀的話傳出去以後,王舍城中的人民,都争着做許多衣服贈送給比丘大衆。
供養佛陀及弟子們的人多了,這風聲傳進一位大富豪的耳中。
這位富豪是住在離王舍城不遠的摩诃沙羅陀村,名叫大迦葉,聰明博學,富甲天下,是婆羅門中最傑出的人物。
當佛陀在竹林精舍說法時,他每次都前往聽講。
佛陀的德慧,終于漸漸的打動他的心,他也想跟佛陀出家。
有一天他在歸途上,走近王舍城的多子塔邊,在那株大樹枝葉交錯的地方,他奇怪佛陀也在那兒靜坐。
他看了又看佛陀的肅靜和威嚴,終于覺得不去禮拜不成。
他在佛陀的座前合掌頂禮以後,非常懇切感動的說道: 『佛陀!我的大師,請接受大迦葉的皈依,大迦葉從此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知道大迦葉的信念,說道: 『大迦葉!你真是我的弟子,我确是你的老師。
在這個世間上如果沒有證得正覺的人,是受不起你做弟子,你跟我來吧!』 佛陀靜靜的站起來,往竹林精舍的方向走去,大迦葉跟在佛陀的身後,他恭敬感動的眼淚不住涔涔而下。
佛陀回過頭來看看大迦葉,然後說道: 『我早就知道今天是你得度的日期!很好,未來佛法的流傳,用着你的地方非常之多。
』 佛陀度化大迦葉以後,王舍城的佛法,已經打好基礎,靈鹫山的精舍也成于此時,國王學者,紛紛的皈投而來,佛陀的教化,更是普遍各方了。
』佛陀微笑着回答。
長爪梵志給佛陀這一說,沒有一句話可以回答,佛陀又說道: 『肯定一切的人,就是否定一切的人;肯定某一項事物的人,就是否定某一項事物的人。
肯定一切,很容易給貪欲拘囚起來;否定一切雖然能夠遠離貪欲,但太固執這個否定,也是一種執着。
舍棄一切的肯定與一切否定,那才是真理的認識。
』 長爪梵志,聽到佛陀這些簡潔的至理名言,很感到自己不足的羞愧,他也很誠摯的作了佛陀的弟子。
佛陀度了長爪梵志以後,又回到竹林精舍中為諸比丘說法。
萬川流入大海,佛陀的慈悲、德慧,像一片汪洋無邊的大海,千萬條的河流都向大海流來,大海中的水量雖然在不停的增加,但一點都不會溢出來,靜靜的容納,靜靜的交流,大海究竟有多大,誰又能預測呢? 佛陀的清淨法身是解脫自在的,但佛陀應化的肉體并不是不死之身,如果佛陀假因緣和合的丈六金身的身體是不壞的話,則佛陀闡明的那些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會自語相違。
有為的法是無常的、無我的、生滅的,即使成了佛陀,隻要他有為的色身住此世間,就要應順法的自然性,就不能與法的自然性相違。
有一天,佛陀示現疾病,他靜靜的休養着。
病訊給頻婆娑羅王知道以後,就趕快叫禦醫耆婆前來為佛陀治療。
耆婆一向是尊敬佛陀的人,他很高興的為佛陀看病。
本來,在耆婆的心中,老早就挂念着除了佛陀以外,佛陀的弟子們,穿著的衣服,既不講究清潔;吃喝的飲食,也不講究衛生;可是他沒有勇氣,也不敢向佛陀進言。
佛陀病好以後,禦醫耆婆老想送一樣禮物供養佛陀,他思來想去,不知要送甚麼禮物才合适,他後來想到他過去替鄰國的大王醫病,那大王曾報酬他一件上等的衣服,那衣服是王者穿的,唯有佛陀才配穿著,他把衣服呈獻給佛陀說道: 『佛陀!我自從拜見佛陀以後,我就挂念着一件事情。
佛陀常說,在這個地上比較寶貴的就是我們的身體,可是我看到佛陀的弟子們常穿著褴褛的衣服,這站在我們醫者的立場,無論如何解釋都是不合衛生。
這件衣服是鄰國大王的賞賜,我希望佛陀接受我轉贈的供養,給我種一點福田,我更盼望着,就是請佛陀叫比丘們從此不要穿褴褛的衣服。
』 沒有執着的佛陀,很歡喜耆婆的厚意,他着人傳話給諸比丘弟子說: 『穿著的衣服,無論新舊,一定要樸素清潔,要經過日光消毒。
如果心為绮麗美觀的服裝所染,固非所宜,若一定要穿著褴褛的服裝以示學道,也是不當。
』 佛陀的話傳出去以後,王舍城中的人民,都争着做許多衣服贈送給比丘大衆。
供養佛陀及弟子們的人多了,這風聲傳進一位大富豪的耳中。
這位富豪是住在離王舍城不遠的摩诃沙羅陀村,名叫大迦葉,聰明博學,富甲天下,是婆羅門中最傑出的人物。
當佛陀在竹林精舍說法時,他每次都前往聽講。
佛陀的德慧,終于漸漸的打動他的心,他也想跟佛陀出家。
有一天他在歸途上,走近王舍城的多子塔邊,在那株大樹枝葉交錯的地方,他奇怪佛陀也在那兒靜坐。
他看了又看佛陀的肅靜和威嚴,終于覺得不去禮拜不成。
他在佛陀的座前合掌頂禮以後,非常懇切感動的說道: 『佛陀!我的大師,請接受大迦葉的皈依,大迦葉從此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知道大迦葉的信念,說道: 『大迦葉!你真是我的弟子,我确是你的老師。
在這個世間上如果沒有證得正覺的人,是受不起你做弟子,你跟我來吧!』 佛陀靜靜的站起來,往竹林精舍的方向走去,大迦葉跟在佛陀的身後,他恭敬感動的眼淚不住涔涔而下。
佛陀回過頭來看看大迦葉,然後說道: 『我早就知道今天是你得度的日期!很好,未來佛法的流傳,用着你的地方非常之多。
』 佛陀度化大迦葉以後,王舍城的佛法,已經打好基礎,靈鹫山的精舍也成于此時,國王學者,紛紛的皈投而來,佛陀的教化,更是普遍各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