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關燈
小
中
大
本書所有功德當屬釋迦彌陀願力、諸祖諸師及諸菩薩大士光照所賜。
由于編者學識及修持淺薄,難免取舍得當,願閱者諒之。
并千祈有能力者多多閱讀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原文。
無能力者則不妨仔細閱讀本書。
隻要至誠恭敬,老實一心念佛,必能體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歸宿。
在世做好人平安幸福;臨終蒙佛接引往生淨土,永恒快樂!南無阿彌陀佛! 菩薩戒弟子慧清謹撰 2010年3月25日 *** ⑴印光大師永思集。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8頁,複黃智海居士書。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55頁,複許熙唐居士書。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650頁,由上海回至靈岩開示法語。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95頁,複韓宗明,張宗善二居士書。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9頁,複黃智海居士書。
⑷《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四第253頁,潮陽佛教居士林緣起序。
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19頁,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461頁,複羅铿端居士書二。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19頁,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462頁,複羅铿端居士書二。
⑷《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462頁,複永嘉某居士書一。
⑴颛蒙念佛:愚昧。
愚昧的人知見少,妄想少,老實念佛反而得大利益。
颛:音專,這裡是指愚昧、愚笨的意思。
⑵觌體:是當體、全體的意思。
觌:音敵,本意是指相見:如觌面相見(當面見到)。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5頁,浮土篇序。
⑷推測;臆斷。
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75頁,複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⑹《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188頁,答陶冶公書。
⑺《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四第800頁,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并序(代王弘願作)。
⑻《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19頁,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40頁,緻戚友卿先生書。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四第365頁,世界佛教居士林觀音成道日開示法語。
⑶身羁俗網:身體被世俗的煩惱和俗務纏住。
羁:音基,本意是指馬籠頭。
⑷摅誠:抒發、袒露自己的誠意,也就是一片誠心的意思。
攄,音殊,這裡與“抒”相通。
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90頁,文鈔摘要序。
⑹《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71頁,複馬宗道居士書二。
⑺弁髦:是指無用的東西。
弁,音辨,指一種黑布帽。
髦,音毛,幼兒額發。
⑻《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464頁,複李觐丹居士書七。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七第1408頁,示某比丘尼。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84頁,複周大赉書。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77頁,淨土法門說要。
⑵汲汲:音吉。
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7頁,淨土問辨功過格合刊序。
⑷《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31頁,複甯波某居士書。
⑸印祖中堂題字。
⑹《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583頁,複張曙蕉居士書三。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400頁,複周群铮居士書二。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631頁,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248頁,複永嘉某居士書九。
⑷《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89頁,緻鄭鳴之居士書。
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431頁,複濟善大師書。
⑹《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279頁,複鄭慧洪居士書。
⑺《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144頁,複永嘉某居士書一。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1396頁,複何槐生居士書。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610頁,複馬舜卿居士書。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85頁,複周大赉書。
⑷傳印法師:《一書在手,如師相随—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序言。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77頁,淨土法門說要。
由于編者學識及修持淺薄,難免取舍得當,願閱者諒之。
并千祈有能力者多多閱讀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原文。
無能力者則不妨仔細閱讀本書。
隻要至誠恭敬,老實一心念佛,必能體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歸宿。
在世做好人平安幸福;臨終蒙佛接引往生淨土,永恒快樂!南無阿彌陀佛! 菩薩戒弟子慧清謹撰 2010年3月25日 *** ⑴印光大師永思集。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8頁,複黃智海居士書。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55頁,複許熙唐居士書。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650頁,由上海回至靈岩開示法語。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95頁,複韓宗明,張宗善二居士書。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9頁,複黃智海居士書。
⑷《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四第253頁,潮陽佛教居士林緣起序。
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19頁,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461頁,複羅铿端居士書二。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19頁,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462頁,複羅铿端居士書二。
⑷《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462頁,複永嘉某居士書一。
⑴颛蒙念佛:愚昧。
愚昧的人知見少,妄想少,老實念佛反而得大利益。
颛:音專,這裡是指愚昧、愚笨的意思。
⑵觌體:是當體、全體的意思。
觌:音敵,本意是指相見:如觌面相見(當面見到)。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5頁,浮土篇序。
⑷推測;臆斷。
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75頁,複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⑹《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188頁,答陶冶公書。
⑺《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四第800頁,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并序(代王弘願作)。
⑻《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19頁,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40頁,緻戚友卿先生書。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四第365頁,世界佛教居士林觀音成道日開示法語。
⑶身羁俗網:身體被世俗的煩惱和俗務纏住。
羁:音基,本意是指馬籠頭。
⑷摅誠:抒發、袒露自己的誠意,也就是一片誠心的意思。
攄,音殊,這裡與“抒”相通。
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90頁,文鈔摘要序。
⑹《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71頁,複馬宗道居士書二。
⑺弁髦:是指無用的東西。
弁,音辨,指一種黑布帽。
髦,音毛,幼兒額發。
⑻《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464頁,複李觐丹居士書七。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七第1408頁,示某比丘尼。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84頁,複周大赉書。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77頁,淨土法門說要。
⑵汲汲:音吉。
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7頁,淨土問辨功過格合刊序。
⑷《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31頁,複甯波某居士書。
⑸印祖中堂題字。
⑹《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583頁,複張曙蕉居士書三。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400頁,複周群铮居士書二。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631頁,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248頁,複永嘉某居士書九。
⑷《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89頁,緻鄭鳴之居士書。
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431頁,複濟善大師書。
⑹《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279頁,複鄭慧洪居士書。
⑺《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144頁,複永嘉某居士書一。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1396頁,複何槐生居士書。
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610頁,複馬舜卿居士書。
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85頁,複周大赉書。
⑷傳印法師:《一書在手,如師相随—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序言。
⑴《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77頁,淨土法門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