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香嚴禅師語錄
關燈
小
中
大
着, 也着,動用周旋光閃爍。
何事維摩老,畫得蛇兒添隻腳。
牛頭見四祖 昨日今朝事不同,孤峰依舊白雲中。
飽柴飽水原無異,百鳥銜花不見蹤。
六祖雲有一物非青黃赤白男女等相 開口說着,閉口着,應用周旋處處着。
隻是盡力捉着,捉得着,好合藥。
破竈堕因緣 泥瓦相成何聖靈,分明指出本無生。
姹女已歸霄漢去,呆郎猶向火邊蹲。
國師三喚侍者 從容勸飲三杯酒,滿面春風意氣揚。
何事無端論夙昔,傷心不覺淚千行。
南嶽問馬祖坐禅圖作甚麼祖曰圖作佛 馬祖清風貫九天,讓師手段實超然。
卻将一塊泥磚子,磨出光明照世間。
清源問六祖作何所務則不落階級 一陣風吹一陣香,知他紅紫鬥芬芳。
懶尋春色渾無賴,獨倚匡床午夢長。
百丈卷席 扭鼻還他卷席仇,從今報複有來由。
父獰子惡家常事,一任傍人話不休。
扭鼻因緣 一扭突出野鴨子,卻對人前撩亂飛。
飛向大雄峰頂上,啄盡人間谷與粞。
南泉玩月趙州指月問曰何時得到恁麼 相攜桐下談情緒,共把冰心對月明。
敢道月光雖不昧,難能比得默中倩。
南泉魯祖杉山歸宗離馬祖席至中途分袂 列土分茅見太平,齊強魯弱定兒孫。
一言萬古猶堪法,不特當時八百春。
南泉訪百丈丈曰将得馬師真來麼 兄弟相尋意氣親,就中拈得馬師真。
頓将江水翻空碧,流到如今處處深。
南泉雲王老師自小牧得一頭水牯牛 便是尋常那一頭,為能養得恣優遊。
于今踏破平田路,天地縱橫不見收。
大梅即心是佛 齧雪吞氈志不違,管教忠節信蠻夷。
歸來莫說君王賜,萬古千秋盡慕思。
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雲即心即佛 任運騰騰隻麼行,尋香逐色顯生平。
可憐怖影迷頭者,飲水何曾不是冰。
百丈野狐 左眼半觔右八兩,莫教錯認定盤星。
直饒挑出翻身去,依舊狐精跳不停。
趙州狗子無佛性 看得趙州無字破,山河錦繡畫圖中。
夜來一覺天明也,摸着眉毛眼上橫。
七斤衫 用盡工夫堪一笑,拈來不值半分文。
隆冬且待祁寒者,付與披來似亂雲。
甘贽接待 接待雲如喂馬驢,要人從此斷情私。
知音便爾承當去,一日三餐好過時。
陸亘大夫問南泉弟子家中一片石也曾坐 本來不假施雕琢,雕琢何妨順世間。
坐卧其中是何物,冬瓜儱侗瓠彎環。
陸亘瓶鵝 問來将謂多奇特,那信鵝兒不在瓶。
蓦地喚回秋夜夢,方知日午打三更。
石鞏張弓 張弓架箭接英雄,欲接英雄振祖風。
三十年來方中的,那知弄巧總非功。
德山托缽 缽盂托出婆心切,安柄岩頭笑轉新。
及至三年偏撞彩,疑團從此落叢林。
雪峰南山鼈鼻蛇 毒蛇相聚人難近,鑽眼攢心死不休。
争似乞兒家計盡,揩頭拽尾逞風流。
聲明三藏善别音響 分明銅鐵便波瀾,方識玄沙意可觀。
推向爐中來煆煉,這回方信不相瞞。
仙天因僧禮拜雲野狐精見甚麼便禮拜僧雲老秃驢見甚麼便恁麼道 冤家相遇對頭人,劍去槍來着着新。
撲地一交翻擲去,幾家歡喜幾家嗔。
安和喚仰山移床子 甘作奴兒婢子身,不知元是舊時人。
一聲喚得回頭後,萬紫千紅不屬春。
問如何是毗盧印答雲草鞋踏雪 信腳騰騰宛似雲,南台北嶽恣殷勤。
普天匝地潇湘景,搭得毗盧印子文。
興化打克賓 不變臨危稱好手,事難方見丈夫心。
罰錢千古猶難昧,大冶罏中始識金。
贊 三教圖 三位老作家,原是一個鼻孔;千般善巧說,豈有兩樣心腸。
隻因門戶有多端,學者波中認明月。
忽若擡頭笑不休,星明日麗月輪秋。
今日描他一處立,請看面目差多少。
如雲教外有真機,迦維羅客尤能道。
咄! 大悲像 根塵識界一十八,一手一界抛虛空。
頂門豎亞一隻眼,八萬四千藏其中。
逆行順行随自在,邪來正來驅無蹤。
劍慈幢利如意揮,法螺甘露超神功。
大雄大力大悲王,應現母阤無定方。
衆生有感便施顯,如月水臨千澗光。
阿呵呵,幹打哄,争似衲僧手眼親,坐卧随時閑錯綜。
客來相對吃杯茶,兩腋清風長鼓弄。
羅漢圖 不在天台山裡住,逐隊随群是何故。
雖然證入化城邊,家醜洋洋自露布。
降龍伏虎太威獰,熊經鳥伸恣優豫。
有癢能搔痛能護,無事不欣苦不怒。
各各翻騰自己天,出肘被肩裸兩乳。
眉長種種不知結,鼻大垂垂不知處。
吟風嘯月不為清,攫浪拿雲不為惡。
卻被寒山喚作牛,都緣不會那一句。
更兼不肯利人天,黃檗欲将叩其足。
我今為衆行持缽,臭汗淋漓遍村落。
雖雲缽底太荒涼,八方四姓皆歸作。
何不拈将隻麼行,瞿昙向上分明具。
不然縱汝弄神通,總是癡狂外邊路。
九祖像 梅花才見便啼春,大地緣生物侯新。
識得本心離合外,洛陽從此錦如鱗。
幻祖像 一聲熚爆見分明,猶更尋師點眼睛。
透得紅綿套索意,從教一笠覆非輕。
蜜祖像 入室哀求大悟悭,銅官踏破始開顔。
一條白棒多頑賴,先打從頭釣背蠻。
費祖像 頭顱裂破露全機,十坐名山龍象依。
怪道石邊流出冷,漸成江海共雲飛。
石老人像 徑山得名,福嚴得位。
鼓白洋波,振普明辔。
十載驅馳,艱辛曆備。
教育英才,鉗錘出類。
宗說兩通,道德無愧。
一條楖栗任縱橫,打邪打正同兒戲。
開門聲裡識家風,坐斷淩霄意不窮。
搏得語溪溪上月,流将千古照虛空。
偈 募齋 滹沱河畔舊因緣,飯架掀翻大用全。
扶起日輪法便轉,三餐一日好流傳。
和雪窦四偈 遲日融和景豁開,仍教冷坐面崔嵬。
不陳高下芬芳色,恐有蝴蜂逐影來。
右道貴如愚。
識得行藏懶似雲,随緣任運樂吾身。
春秋不涉讵知老,寄語悠悠學佛人。
右大功不宰。
浩浩塵中得此心,廓然安坐到于▆。
幾多鳥雀聲相聒,獨自殷殷倚石屏。
右晦迹自怡。
自然寥落不相期,白闆長支亦自▆。
花竹互投機已密,撫強濟弱更由誰。
右與時寡合。
施茶圓滿 吃茶已得露金風,撲破盤瓯任所從。
更有一機須了卻,好教秋月挂青松。
上堂齋 選佛場開動地來,龍骧虎驟勢如電。
檀那欲識其中意,拈向當陽戰一回。
募衣 鐘聲咬破七條衣,體露當陽第一機。
舉向街頭伶俐客,為渠整卻這威儀。
募放參 二軍苦戰暫鳴金,中夜憥餐再進擒。
背水赤幟拚命後,功成誰不感恩深。
募造橋亭施茶 渡過橋來吃茶去,普明何似趙州橋。
勸君會取其中意,打破悭囊入勝招。
行實 庚午歲臘月三日,耆舊鐵樹師為師祝六旬壽,請上堂。
夜複設茶,禅戒共集。
鐵樹同兩序白雲和尚住持普明共有八載,今和尚六旬,我亦八十賤誕。
今夜要請和尚說行實,使大衆欣樂,而我得聞妙行,以結般若之因。
禮請再三,師雲:“山僧本無德行,匪敢擔荷法門,但先師于普明未了,聊作應酬。
既承敦意,僅為大衆作一笑具耳。
山僧俗姓陳,嘉興縣人。
始祖随宋高宗南渡,居海甯,至先祖分居嘉興,發家頗厚。
父鳳雲公,母沈,上有三兄,山僧乃晚年子也。
因兄等緻禍傾家,母不欲舉,臨盆壓溺再三,婢女力救得免。
崇祯壬午時,年十一,投禮郡城精嚴寺清隐房爾廉為師,習瑜伽教,每多病患。
至年二十,時有天台百二十歲老僧寓寺,我因禮拜,僧雲:‘不要拜,汝能參學,後日别人拜你。
’因發信心,乃有參禅之志。
二十六歲,始乞戒圓墓山剖老和尚,時吼崖和尚為首座,為我開發竹篦子工夫,雲:‘但參一切總不得,畢竟是甚麼,便了。
’及還嘉興,于蘇州航舡中,極力參完,忽得輕快,其‘是甚麼’三字牢在胸中,自此綿密無有間斷。
既歸,惟參‘是甚麼’為事,幾忘人世,衆以為癡,而我迷悶愈甚,時已二十九歲矣。
次年,有同戒曉宗于古隐庵打七有省,聞我肯做工夫,特來策勸,言古隐大師手段高強,可求逼拶,因引拜見古師,号一藏,乃密祖侍者,高上不出額雲,古隐為缁素歸信。
師為我觌面提持,不能領略,因約秋初起七。
候至九月間,我與介先、文遠二兄同進七期,古師以竹篦拶逼異常。
我至第三日侵早,随衆經行,遭仆,話頭脫落,機語敏捷,自以為喜。
至夜,古師勘驗衆人,翻覆問話,則又不會,師指雲:‘暫得輕安,事猶未在。
’因複苦參,了難着倒。
第五日夜間,古師垂問:‘如何是不傳之旨?’衆答話間,我問曉宗:‘為之奈何?’宗雲:‘若不一番寒徹骨,争得梅花撲鼻香。
’時我憤極,不覺望古師撞上雲:‘是甚麼?’師以兩手一掀,翻倒在地,頓覺胸中如剜出心肝五髒,身如在虛空中,又如入水晶簾内相似,所有機緣後皆忘卻,欲覓一念了不可得,歡喜之極。
古師雲:‘待你快活快活,再向你道。
’及歸,讀古人機緣,有明得明不得者,以問古師,師雲:‘猶如火發,未至燎天,物像尚在。
古人雲:得坐披衣,向後自見。
’又雲:‘末後一着,始到牢關。
’乃複起疑情,志在透徹。
室中作聯雲:‘長為粥飯僧,不複學識;做個癡呆漢,必要明心。
’吼崖和尚從山中來,見雲:‘長為粥飯僧,做個癡呆漢足矣,更要明個甚麼?’及古師圓寂,感其孤高,相為受益良多,冷坐十年,而從上淆訛公案漸得清楚。
辛亥春,偶遊普明,問和尚是誰,知客雲:‘費老和尚門人,從徑山來底。
’因随喜芝根室,見和尚頂相魁巍,肅然敬仰,便有親近之意。
知客雲:‘和尚分衛海鹽回來,即啟萬佛忏期。
’先我夢見空馬五六十疋,因騎上一疋,餘皆伏地視之,皆象也,騎向東南而醒,遂有固往普明之志。
不數日,知客請我禮忏,便至普明。
安書記因與和尚相契,所有問酬機語皆不記錄,蓋我素不喜弄機逞利者。
是年結制安西堂,壬子元旦,領衆入方丈,和尚便以衣拂源流付我,時不肯受,和尚雲:‘年初一要發利市,不得推阻。
’我雲:‘某甲不要做賣買底。
’便出,和尚命侍者送至寮中,時天放、石堂二見,極力相勸,勉強拜受。
乙卯戒期後,還歸清隐别室。
丙辰秋月,映兄到精嚴,謂雲:‘老和尚有疾,弟住漏澤,不能朝夕侍奉,必要兄去,大衆方安。
’便坐待束裝,即于七月二十七日到寺,和尚大喜,即送首座寮。
至八月十八日,和尚自領衆托缽而歸,大喜,至中夜說偈坐化,衆推我料理,自此吃盡苦辛,畫虎不成,今日追思,深為敗缺。
大衆珍重!”鐵樹同衆禮謝而退。
十二時歌 夜半子,鼾睡猶未止。
猛如雷,貓兒捉老鼠。
腰間虱子苦叮人,就手摸來已半死。
雞鳴醜,怪他啼臭口。
被頭溫,撩衣懶出手。
晨鐘聲裡才開眼,床頭月落光如走。
平旦寅,添香換水人。
啟柴扉,煙雲沒半身。
優遊自在難拘束,衣裡明珠獨自尊。
日出卯,高低盡明了。
造峰巅,一覽衆山小。
不嫌草露濕衣裳,日照高林興不少。
食時辰,松花黃獨根。
太和味,飽饫勝兒孫。
花開花落成何事,赢得年來癡兀人。
禺中已,不堪拈舉似。
在眉端,究竟無終始。
常言常語萬千千,更道從來無一字。
日南午,不須打齋鼓。
自炊爨,剩食喂蛇虎。
無心無毒兩相和,一念起時早被鎖。
日昳未,攜筇看山去。
亂松間,麋鹿同遊戲。
玉龍噴浪勢飛空,到來别是一天地。
晡時申,衲衣知幾觔。
步雖輕,白汗已通身。
解衣盤薄長松下,頓覺行來倍有神。
日入酉,獨立三叉口。
暮雲中,不辨烏飛走。
古人漫道摘楊花,那比松花幾十鬥。
黃昏戍,無油無月色。
有明珠,何妨常坐立。
腳頭腳底逞風流,堪笑扶籬又摸壁。
人定亥,夜深欲自在。
眼麻迷,萬事抛身外。
絮被棱棱不用烘,和衣拶入連頭蓋。
寓芝根室歌 芝根室在殿東北,兩樹梅花交覆屋。
塵嚣不入是深山,坐卧其中無限福。
捉布縧,拴衲服,拖卻芒鞋露兩足。
每時斜立倚危欄,伫看翛翛窗外竹。
破禅床,亂草褥,欲坐欲眠無拘縛。
倦來睡去息如雷,撲落一聲枕頭木。
随衆食,齋與粥,那辨黃齑生與熟。
時逢嘉友便投機,書贈長箋三四幅。
蝦蟆鼓,蚯蚓曲,雨後閑園跳麋鹿。
疏鐘堂外漸相催,緩步披衣登曲錄。
得清閑,正好縮,登高遠眺新苗綠。
一從住入有餘年,不曾少把眉毛蹙。
不如農,懶種栗,随群作務徒名目。
坐長細數落花多,食罷經行摩飽腹。
嘯一聲,應空谷,欲覓端倪誰處握。
輕風皓月共浮雲,伴我蒲團戀幽獨。
渴思泉,慕林麓,設計檐端雨如瀑。
滿爐活火自煎茶,掀倒東天并西竺。
寓普明,雲一束,收放随宜非妄作。
自家吃棒似蒿枝,敢把粗拳蓦面築。
山居偈 門前桐樹影雙閑,雨後新青勝是山。
寂寂飛花堆迳滿,日頭又複挂西邊。
孤雲一點繞莓苔,啅雀争枝墜拂開。
把茗細看幽興動,口頭詩句偶然來。
花竹幽分高與低,于中曲折一條蹊。
道人情性頻來往,遙識行人古樹西。
寶藏如今盡豁開,妙高不向别峰來。
無窮受用輝今古,說與傍人冷似灰。
野色離離擁竹扉,荷珠墜點破漣漪。
麥羹未熟鳥先待,會得方稱上上機。
閑看飛鳥意陶陶,往返垂涎一樹桃。
不避人聲恣搏啄,飽餐之後但搜毛。
瀑布光兼日月懸,遙看竹榻伴僧眠。
陰晴緩急宜清聽,無限寒聲落枕邊。
亂雲堆裡故人家,蹊徑幽深訪日斜。
童子不聞人剝啄,癡然共鶴掃殘花。
閑看春秋往複還,興來時泛野漁船。
一聲鐵笛驚波浪,直得清音徹大千。
尋常擔子重難挑,耐着肩頭挺着腰。
捱得到家才放下,安然快足一冬燒。
詩 飛瀑 一雨山山挂玉龍,聲吞宇宙震寒空。
攜筇欲傍何妨濕,日照光明看不窮。
焚琴 有意徒勞流水音,廿年珍賞到于今。
子期終古難相遇,縱撫還同野舍薪。
弄魚 消閑每日池邊坐,影落遊魚亦見知。
小大互伺投減食,浮沉幾度破漣漪。
木筆花 得句拟書蕉葉上,遊途未便捉毛錐。
峰前滿樹江郎筆,欲折和煙寫興時。
招友 花竹頓開幽徑曲,茶烹偶得紫茸香。
清談莫負池邊石,觸暑能來卻有涼。
鄰菊 常持主意教留去,偶值幹枯助力微。
開列不妨頻過賞,主人況是最投機。
将軍樹 賈勇争先衛寺門,宋君親自許将軍。
沖風冒雨懸崖畔,不似秦封隻論文。
禦愛峰 千山萬嶺總成春,獨得君王意最親。
知遇始知還是命,至今追望事猶新。
登鵬搏峰 盤空直上峰端立,大似扶搖九萬程。
俯欲蒼蒼辨人世,萬山雲擁浪中萍。
釣鳌矶 晴峰疊疊翻成浪,撼得危矶勢欲浮。
拟若巨鳌吞釣去,坐來仿佛在虛舟。
佛聖水 非泉非澗亦非潭,石角坳邊一掬甘。
欲汲清新試佳茗,客中宜玩不宜貪。
畫禅 大千回一滴,随意露群峰。
建立皆由我,鋪排盡屬宗。
河山清淨影,世界有無蹤。
識得其中意,煙霞處處濃。
編籬 三間塵外意,疏落個中情。
插棘因花竹,編城卻送迎。
夾從鄰叟學,結是倩人成。
借此消間力,盤旋路更新。
移梅 将結歲寒盟,孤梅最所傾。
不辭名苑送,親自買船迎。
築土量深淺,倚窗驗側平。
紅霞含白雪,便欲吐真情。
掃葉 昨夜秋風急,枝頭倍覺稀。
就吟題小字,帶惜掃斜晖。
蟲語原無去,雲心自此飛。
午間猶有饷,炊補晚來饑。
古鏡 珍重如明月,随行好好朋。
體清塵自遠,象古物當憑。
辨色原無意,規人屢有征。
請看眉與目,妍愧不加增。
藥籃 獨向層巒去,惟筇與爾随。
可生方入采,所得盡投之。
本始無非竹,工深益見奇。
物交原似友,默坐對深時。
鼓琴 倘有聞之愛,招其結歲寒。
露香思未散,月冷戀孤單。
好道忘情識,傷時猗谷蘭。
灑然驚别鶴,清飲助瓢箪。
拂石 餘意在堅冷,逢君締勝緣。
近花添遠目,歸鳥合參前。
苔色掃還綠,松聲互入弦。
坐深幽興劇,詩思滿雲箋。
月夜泛舟 曠然天一色,疑泛入虛空。
激水弄明月,叩舷來好風。
宿鷗随掉出,淺草逐波同。
何處聞孤笛,深宵曲易工。
夜登岘山 攀緣高頂立,體弱欲乘風。
鳥靜藏松際,魚深隐澗中。
衆峰攢一霧,孤月動千楓。
别有懷人處,平雲四望同。
登飛英塔 孤标寄冥漠,超逸冠雲林。
笑指千峰裡,遙看萬壑陰。
殘陽擁秋色,幽鳥避清砧。
靜理從茲契,憑虛了夙心。
遊沈氏園林 積年遐慕意,今日始登臨。
複磴回深洞,長松冠碧岑。
石蹲疑猛獸,荷動駭幽禽。
交互尋花曲,香風共滿襟。
梅魂 一點悠悠何處尋,拟随淑氣伴幽琴。
倩寒擁雪留難定,結夢沖煙入更深。
永夜不忘孤寂意,明窗恐負苦吟心。
生平愛潔甘疏淡,曉月沉沉赴笛音。
聽雪 深夜貪吟坐擁衣,亂風聲碎擊柴扉。
試猜翠竹何因折,必定疏梅花已肥。
砌葉凍迎常淅淅,栖禽寒逼複飛飛。
爐頭撥火呼童問,恐有扁舟在釣矶。
留春 不識何鄉是舊邦,漸攜花事入清江。
且遲舞蝶催殘色,再讓啼莺伴曉窗。
送别新題猶未贈,滿懷癡興不曾降。
寄言莫便無情去,孤負鄰家酒一缸。
病鶴 聞道君齡最久長,何為行止強施張。
沖霄虛負淩霜翼,有病何曾為稻糧。
瘦骨似餘支水畔,看書因汝簡醫方。
尋思健日能鳴舞,相對殷殷意自傷。
落花 相慰相憐得意深,如何才盛便飄森。
紛紛影散成孤坐,寂寂香消感夙心。
天既晴和培豔色,雨何冷落妒芳林。
幽居多少尖新意,總向苔邊覓錦音。
僧鞋菊 騰竺東來漢土圓,籬邊菊亦有知禅。
半枝忽現西方迹,三徑還疑衲子懸。
清淨拟歸昙始足,馨香不異少林傳。
如今非複陶元亮,換質披缁見昔年。
登靈岩山 落紅亭畔話當時,指顧層巒理舊知。
十載林園多筆削,二春峰壑倍參差。
短筇趁日淩高頂,卻步攀藤探古碑。
相得幽尋甯畏晚,須知月有上山期。
重遊虎丘 昔年風雨訪林泉,今日重登話舊緣。
細讀碑題曾不異,還思人世宛如煙。
欲窮山外須登塔,長坐亭中懶下船。
分韻就聯期再叙,淋漓濃淡紀幽巅。
普明八景 古佛晨鐘 三聖重光古寺興,深潛九乳應時騰。
宣揚八表悲聲壯,開發千山爽氣澄。
曉月吼殘漁火亂,晨星敲斷客心兢。
乘風擊破村村夢,耳畔星星會未曾。
娑羅夜雨 蓮漏沉沉坐未興,交交翠葉勁聲騰。
三更慣識蒼煙點,竟夕凝神定水澄。
滴滿柔枝音亦冷,響回高樹靜宜兢。
連年自得栖昙萼,幾度幽清聽不曾。
芝根鎖翠 半園蒼翠映空庭,别館蕭疏賴有屏。
靜影掃歸窗外月,寒香傳出殿邊鈴。
菁菁覆檻誰能掇,肅肅倚欄似可聽。
欲覓芝根終自鎖,隆隆未肯世間形。
瑞竹連雲 掉尾沖霄絕徑庭,白雲幕幕結寒屏。
龍翻碧浪聞鼍鼓,鳳舞青冥唱雨鈴。
拔萃分天功莫論,和群合地曲宜聽。
臨風戛戛鳴空界,月映雙梢攪海形。
龍橋步月 偶因跬步出門前,堤上輕風石上涓。
斜立柳梢瞻皓月,倚筇欄曲眺寒煙。
村歌清唱深林末,野笛遙聞古路邊。
欲駕飛龍乘興杳,千山萬壑訪幽玄。
鳳洲撥棹 芳洲蘋蓼不勝前,罷楫随舟趁野涓。
欹樹半黃迷橘柚,垂藤合翠隐人煙。
遲遲牽荇哀湍畔,泛泛輕凫折葦邊。
鐵笛一聲驚彩鳳,尋幽常得寫真玄。
珠阜松風 皓魄松風漾水珠,杖藜獨往洵幽娛。
耳邊環佩臨仙子,眼底波濤寄玉壺。
拂石已深螢繞座,沖霄未久鶴歸梧。
浮塵頓豁何須洗,怪道巢由意自殊。
瑤圃桑陰 閑閑十畝愛如珠,興适幽行最所娛。
花蕊欲殘誰喚起,桑枝正綠有提壺。
龍孫遙護方成竹,鳳子先歸未放梧。
三徑野情随地足,一鋤自得與人殊。
小佛事 為悟如知客火師拈火炬雲 十年相守普明貧,兩世俱克司客身。
自己不知原是客,今朝方見舊時人。
悟未悟,如不如,總是毗盧界内塵。
從此光明燦爛去,秋雲黃葉勝三春。
以火打圓相雲:“會麼?”擲下炬雲:“鑒。
” 為明本嬰孩安葬雲 因緣會遇成親屬,夢幻空花不久存。
撒手分離真性在,去來不二涅槃門。
恭為明本嬰魂,生緣有據,宿習非虛。
出世便能信佛,父母許皈三寶。
生成不肯茹葷,獨自持齋六載。
本期超然塵世,引導迷途。
豈謂頓抛恩愛,早萎奇花。
然則幻身雖謝,法性猶存。
恐爾未明,堕于昏昧。
山僧為汝點出真源,以圓明本之實。
豎拂子雲:“會麼?”擲下雲:“秋風飄落霜黃葉,春日重開錦繡花。
” 為漢英侍者火雲 先師撫汝未成圓,四載殷勤在我邊。
今日一機能自捷,全身入定燦紅蓮。
便燒。
為密書記火雲 秋風起,秋葉卷,秋雲生,秋月掩。
密書記應時順節翻身轉。
舉火炬雲:“我将者個火柴頭,助汝行程如電閃。
直得根身器界空頭頭,物物光明殿。
” 擲火炬雲:“咦!看取優昙現。
” 為馨寶嬰魂安厝雲 因緣會遇相投托,緣盡翻然歸去來。
從此因緣更親密,再來相續笑顔開。
以杖叩棺雲:“馨寶會麼?依前原是舊時人,莫改舊時行履處。
” 卓柱杖雲:“安。
” 補遺 古澗嗣法門人明溶等請為先師文遠和尚封龛。
師卓拄杖雲:“九龍吐水,兩處分疆。
天大地大,不如今日事大。
我已抱病懸心,那知情深難卻。
現前嗣衆伸請精嚴,為我文兄和尚封龛。
且道如何封法?桃花紅,李花白,不是宮商雪曲,亦非世谛莊嚴。
畢竟是個甚麼?白雲籠嶽頂,終不露崔巍。
” 自題像贊(寶林侍者請) 癡鈍其生,瞞盰過日。
不落是非,管他黑白。
主法名藍,幾番狼籍。
急退幽閑,頹然頑石。
城市栖遲,賴無踧踖。
吞吐大藏,不存點畫。
隻此自知,阿誰識得。
寶林描邈欲何為?切忌他時做标格。
先師開法普明,次住太平湧卍,複主普明,請歸精嚴。
世壽七十八,僧臘六十二夏。
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初一日無疾說偈坐脫。
辭世偈 脫卻浮塵獨露身,日輪當午轉鮮新。
此時何必重拈偈,趺坐遺言警後人。
自掩龛 随時撒手,趺坐其中。
從無出入,不要人封。
自舉火 塵消緣盡,打破虛空。
一團猛火,遍界清風。
何事維摩老,畫得蛇兒添隻腳。
牛頭見四祖 昨日今朝事不同,孤峰依舊白雲中。
飽柴飽水原無異,百鳥銜花不見蹤。
六祖雲有一物非青黃赤白男女等相 開口說着,閉口着,應用周旋處處着。
隻是盡力捉着,捉得着,好合藥。
破竈堕因緣 泥瓦相成何聖靈,分明指出本無生。
姹女已歸霄漢去,呆郎猶向火邊蹲。
國師三喚侍者 從容勸飲三杯酒,滿面春風意氣揚。
何事無端論夙昔,傷心不覺淚千行。
南嶽問馬祖坐禅圖作甚麼祖曰圖作佛 馬祖清風貫九天,讓師手段實超然。
卻将一塊泥磚子,磨出光明照世間。
清源問六祖作何所務則不落階級 一陣風吹一陣香,知他紅紫鬥芬芳。
懶尋春色渾無賴,獨倚匡床午夢長。
百丈卷席 扭鼻還他卷席仇,從今報複有來由。
父獰子惡家常事,一任傍人話不休。
扭鼻因緣 一扭突出野鴨子,卻對人前撩亂飛。
飛向大雄峰頂上,啄盡人間谷與粞。
南泉玩月趙州指月問曰何時得到恁麼 相攜桐下談情緒,共把冰心對月明。
敢道月光雖不昧,難能比得默中倩。
南泉魯祖杉山歸宗離馬祖席至中途分袂 列土分茅見太平,齊強魯弱定兒孫。
一言萬古猶堪法,不特當時八百春。
南泉訪百丈丈曰将得馬師真來麼 兄弟相尋意氣親,就中拈得馬師真。
頓将江水翻空碧,流到如今處處深。
南泉雲王老師自小牧得一頭水牯牛 便是尋常那一頭,為能養得恣優遊。
于今踏破平田路,天地縱橫不見收。
大梅即心是佛 齧雪吞氈志不違,管教忠節信蠻夷。
歸來莫說君王賜,萬古千秋盡慕思。
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雲即心即佛 任運騰騰隻麼行,尋香逐色顯生平。
可憐怖影迷頭者,飲水何曾不是冰。
百丈野狐 左眼半觔右八兩,莫教錯認定盤星。
直饒挑出翻身去,依舊狐精跳不停。
趙州狗子無佛性 看得趙州無字破,山河錦繡畫圖中。
夜來一覺天明也,摸着眉毛眼上橫。
七斤衫 用盡工夫堪一笑,拈來不值半分文。
隆冬且待祁寒者,付與披來似亂雲。
甘贽接待 接待雲如喂馬驢,要人從此斷情私。
知音便爾承當去,一日三餐好過時。
陸亘大夫問南泉弟子家中一片石也曾坐 本來不假施雕琢,雕琢何妨順世間。
坐卧其中是何物,冬瓜儱侗瓠彎環。
陸亘瓶鵝 問來将謂多奇特,那信鵝兒不在瓶。
蓦地喚回秋夜夢,方知日午打三更。
石鞏張弓 張弓架箭接英雄,欲接英雄振祖風。
三十年來方中的,那知弄巧總非功。
德山托缽 缽盂托出婆心切,安柄岩頭笑轉新。
及至三年偏撞彩,疑團從此落叢林。
雪峰南山鼈鼻蛇 毒蛇相聚人難近,鑽眼攢心死不休。
争似乞兒家計盡,揩頭拽尾逞風流。
聲明三藏善别音響 分明銅鐵便波瀾,方識玄沙意可觀。
推向爐中來煆煉,這回方信不相瞞。
仙天因僧禮拜雲野狐精見甚麼便禮拜僧雲老秃驢見甚麼便恁麼道 冤家相遇對頭人,劍去槍來着着新。
撲地一交翻擲去,幾家歡喜幾家嗔。
安和喚仰山移床子 甘作奴兒婢子身,不知元是舊時人。
一聲喚得回頭後,萬紫千紅不屬春。
問如何是毗盧印答雲草鞋踏雪 信腳騰騰宛似雲,南台北嶽恣殷勤。
普天匝地潇湘景,搭得毗盧印子文。
興化打克賓 不變臨危稱好手,事難方見丈夫心。
罰錢千古猶難昧,大冶罏中始識金。
贊 三教圖 三位老作家,原是一個鼻孔;千般善巧說,豈有兩樣心腸。
隻因門戶有多端,學者波中認明月。
忽若擡頭笑不休,星明日麗月輪秋。
今日描他一處立,請看面目差多少。
如雲教外有真機,迦維羅客尤能道。
咄! 大悲像 根塵識界一十八,一手一界抛虛空。
頂門豎亞一隻眼,八萬四千藏其中。
逆行順行随自在,邪來正來驅無蹤。
劍慈幢利如意揮,法螺甘露超神功。
大雄大力大悲王,應現母阤無定方。
衆生有感便施顯,如月水臨千澗光。
阿呵呵,幹打哄,争似衲僧手眼親,坐卧随時閑錯綜。
客來相對吃杯茶,兩腋清風長鼓弄。
羅漢圖 不在天台山裡住,逐隊随群是何故。
雖然證入化城邊,家醜洋洋自露布。
降龍伏虎太威獰,熊經鳥伸恣優豫。
有癢能搔痛能護,無事不欣苦不怒。
各各翻騰自己天,出肘被肩裸兩乳。
眉長種種不知結,鼻大垂垂不知處。
吟風嘯月不為清,攫浪拿雲不為惡。
卻被寒山喚作牛,都緣不會那一句。
更兼不肯利人天,黃檗欲将叩其足。
我今為衆行持缽,臭汗淋漓遍村落。
雖雲缽底太荒涼,八方四姓皆歸作。
何不拈将隻麼行,瞿昙向上分明具。
不然縱汝弄神通,總是癡狂外邊路。
九祖像 梅花才見便啼春,大地緣生物侯新。
識得本心離合外,洛陽從此錦如鱗。
幻祖像 一聲熚爆見分明,猶更尋師點眼睛。
透得紅綿套索意,從教一笠覆非輕。
蜜祖像 入室哀求大悟悭,銅官踏破始開顔。
一條白棒多頑賴,先打從頭釣背蠻。
費祖像 頭顱裂破露全機,十坐名山龍象依。
怪道石邊流出冷,漸成江海共雲飛。
石老人像 徑山得名,福嚴得位。
鼓白洋波,振普明辔。
十載驅馳,艱辛曆備。
教育英才,鉗錘出類。
宗說兩通,道德無愧。
一條楖栗任縱橫,打邪打正同兒戲。
開門聲裡識家風,坐斷淩霄意不窮。
搏得語溪溪上月,流将千古照虛空。
偈 募齋 滹沱河畔舊因緣,飯架掀翻大用全。
扶起日輪法便轉,三餐一日好流傳。
和雪窦四偈 遲日融和景豁開,仍教冷坐面崔嵬。
不陳高下芬芳色,恐有蝴蜂逐影來。
右道貴如愚。
識得行藏懶似雲,随緣任運樂吾身。
春秋不涉讵知老,寄語悠悠學佛人。
右大功不宰。
浩浩塵中得此心,廓然安坐到于▆。
幾多鳥雀聲相聒,獨自殷殷倚石屏。
右晦迹自怡。
自然寥落不相期,白闆長支亦自▆。
花竹互投機已密,撫強濟弱更由誰。
右與時寡合。
施茶圓滿 吃茶已得露金風,撲破盤瓯任所從。
更有一機須了卻,好教秋月挂青松。
上堂齋 選佛場開動地來,龍骧虎驟勢如電。
檀那欲識其中意,拈向當陽戰一回。
募衣 鐘聲咬破七條衣,體露當陽第一機。
舉向街頭伶俐客,為渠整卻這威儀。
募放參 二軍苦戰暫鳴金,中夜憥餐再進擒。
背水赤幟拚命後,功成誰不感恩深。
募造橋亭施茶 渡過橋來吃茶去,普明何似趙州橋。
勸君會取其中意,打破悭囊入勝招。
行實 庚午歲臘月三日,耆舊鐵樹師為師祝六旬壽,請上堂。
夜複設茶,禅戒共集。
鐵樹同兩序白雲和尚住持普明共有八載,今和尚六旬,我亦八十賤誕。
今夜要請和尚說行實,使大衆欣樂,而我得聞妙行,以結般若之因。
禮請再三,師雲:“山僧本無德行,匪敢擔荷法門,但先師于普明未了,聊作應酬。
既承敦意,僅為大衆作一笑具耳。
山僧俗姓陳,嘉興縣人。
始祖随宋高宗南渡,居海甯,至先祖分居嘉興,發家頗厚。
父鳳雲公,母沈,上有三兄,山僧乃晚年子也。
因兄等緻禍傾家,母不欲舉,臨盆壓溺再三,婢女力救得免。
崇祯壬午時,年十一,投禮郡城精嚴寺清隐房爾廉為師,習瑜伽教,每多病患。
至年二十,時有天台百二十歲老僧寓寺,我因禮拜,僧雲:‘不要拜,汝能參學,後日别人拜你。
’因發信心,乃有參禅之志。
二十六歲,始乞戒圓墓山剖老和尚,時吼崖和尚為首座,為我開發竹篦子工夫,雲:‘但參一切總不得,畢竟是甚麼,便了。
’及還嘉興,于蘇州航舡中,極力參完,忽得輕快,其‘是甚麼’三字牢在胸中,自此綿密無有間斷。
既歸,惟參‘是甚麼’為事,幾忘人世,衆以為癡,而我迷悶愈甚,時已二十九歲矣。
次年,有同戒曉宗于古隐庵打七有省,聞我肯做工夫,特來策勸,言古隐大師手段高強,可求逼拶,因引拜見古師,号一藏,乃密祖侍者,高上不出額雲,古隐為缁素歸信。
師為我觌面提持,不能領略,因約秋初起七。
候至九月間,我與介先、文遠二兄同進七期,古師以竹篦拶逼異常。
我至第三日侵早,随衆經行,遭仆,話頭脫落,機語敏捷,自以為喜。
至夜,古師勘驗衆人,翻覆問話,則又不會,師指雲:‘暫得輕安,事猶未在。
’因複苦參,了難着倒。
第五日夜間,古師垂問:‘如何是不傳之旨?’衆答話間,我問曉宗:‘為之奈何?’宗雲:‘若不一番寒徹骨,争得梅花撲鼻香。
’時我憤極,不覺望古師撞上雲:‘是甚麼?’師以兩手一掀,翻倒在地,頓覺胸中如剜出心肝五髒,身如在虛空中,又如入水晶簾内相似,所有機緣後皆忘卻,欲覓一念了不可得,歡喜之極。
古師雲:‘待你快活快活,再向你道。
’及歸,讀古人機緣,有明得明不得者,以問古師,師雲:‘猶如火發,未至燎天,物像尚在。
古人雲:得坐披衣,向後自見。
’又雲:‘末後一着,始到牢關。
’乃複起疑情,志在透徹。
室中作聯雲:‘長為粥飯僧,不複學識;做個癡呆漢,必要明心。
’吼崖和尚從山中來,見雲:‘長為粥飯僧,做個癡呆漢足矣,更要明個甚麼?’及古師圓寂,感其孤高,相為受益良多,冷坐十年,而從上淆訛公案漸得清楚。
辛亥春,偶遊普明,問和尚是誰,知客雲:‘費老和尚門人,從徑山來底。
’因随喜芝根室,見和尚頂相魁巍,肅然敬仰,便有親近之意。
知客雲:‘和尚分衛海鹽回來,即啟萬佛忏期。
’先我夢見空馬五六十疋,因騎上一疋,餘皆伏地視之,皆象也,騎向東南而醒,遂有固往普明之志。
不數日,知客請我禮忏,便至普明。
安書記因與和尚相契,所有問酬機語皆不記錄,蓋我素不喜弄機逞利者。
是年結制安西堂,壬子元旦,領衆入方丈,和尚便以衣拂源流付我,時不肯受,和尚雲:‘年初一要發利市,不得推阻。
’我雲:‘某甲不要做賣買底。
’便出,和尚命侍者送至寮中,時天放、石堂二見,極力相勸,勉強拜受。
乙卯戒期後,還歸清隐别室。
丙辰秋月,映兄到精嚴,謂雲:‘老和尚有疾,弟住漏澤,不能朝夕侍奉,必要兄去,大衆方安。
’便坐待束裝,即于七月二十七日到寺,和尚大喜,即送首座寮。
至八月十八日,和尚自領衆托缽而歸,大喜,至中夜說偈坐化,衆推我料理,自此吃盡苦辛,畫虎不成,今日追思,深為敗缺。
大衆珍重!”鐵樹同衆禮謝而退。
十二時歌 夜半子,鼾睡猶未止。
猛如雷,貓兒捉老鼠。
腰間虱子苦叮人,就手摸來已半死。
雞鳴醜,怪他啼臭口。
被頭溫,撩衣懶出手。
晨鐘聲裡才開眼,床頭月落光如走。
平旦寅,添香換水人。
啟柴扉,煙雲沒半身。
優遊自在難拘束,衣裡明珠獨自尊。
日出卯,高低盡明了。
造峰巅,一覽衆山小。
不嫌草露濕衣裳,日照高林興不少。
食時辰,松花黃獨根。
太和味,飽饫勝兒孫。
花開花落成何事,赢得年來癡兀人。
禺中已,不堪拈舉似。
在眉端,究竟無終始。
常言常語萬千千,更道從來無一字。
日南午,不須打齋鼓。
自炊爨,剩食喂蛇虎。
無心無毒兩相和,一念起時早被鎖。
日昳未,攜筇看山去。
亂松間,麋鹿同遊戲。
玉龍噴浪勢飛空,到來别是一天地。
晡時申,衲衣知幾觔。
步雖輕,白汗已通身。
解衣盤薄長松下,頓覺行來倍有神。
日入酉,獨立三叉口。
暮雲中,不辨烏飛走。
古人漫道摘楊花,那比松花幾十鬥。
黃昏戍,無油無月色。
有明珠,何妨常坐立。
腳頭腳底逞風流,堪笑扶籬又摸壁。
人定亥,夜深欲自在。
眼麻迷,萬事抛身外。
絮被棱棱不用烘,和衣拶入連頭蓋。
寓芝根室歌 芝根室在殿東北,兩樹梅花交覆屋。
塵嚣不入是深山,坐卧其中無限福。
捉布縧,拴衲服,拖卻芒鞋露兩足。
每時斜立倚危欄,伫看翛翛窗外竹。
破禅床,亂草褥,欲坐欲眠無拘縛。
倦來睡去息如雷,撲落一聲枕頭木。
随衆食,齋與粥,那辨黃齑生與熟。
時逢嘉友便投機,書贈長箋三四幅。
蝦蟆鼓,蚯蚓曲,雨後閑園跳麋鹿。
疏鐘堂外漸相催,緩步披衣登曲錄。
得清閑,正好縮,登高遠眺新苗綠。
一從住入有餘年,不曾少把眉毛蹙。
不如農,懶種栗,随群作務徒名目。
坐長細數落花多,食罷經行摩飽腹。
嘯一聲,應空谷,欲覓端倪誰處握。
輕風皓月共浮雲,伴我蒲團戀幽獨。
渴思泉,慕林麓,設計檐端雨如瀑。
滿爐活火自煎茶,掀倒東天并西竺。
寓普明,雲一束,收放随宜非妄作。
自家吃棒似蒿枝,敢把粗拳蓦面築。
山居偈 門前桐樹影雙閑,雨後新青勝是山。
寂寂飛花堆迳滿,日頭又複挂西邊。
孤雲一點繞莓苔,啅雀争枝墜拂開。
把茗細看幽興動,口頭詩句偶然來。
花竹幽分高與低,于中曲折一條蹊。
道人情性頻來往,遙識行人古樹西。
寶藏如今盡豁開,妙高不向别峰來。
無窮受用輝今古,說與傍人冷似灰。
野色離離擁竹扉,荷珠墜點破漣漪。
麥羹未熟鳥先待,會得方稱上上機。
閑看飛鳥意陶陶,往返垂涎一樹桃。
不避人聲恣搏啄,飽餐之後但搜毛。
瀑布光兼日月懸,遙看竹榻伴僧眠。
陰晴緩急宜清聽,無限寒聲落枕邊。
亂雲堆裡故人家,蹊徑幽深訪日斜。
童子不聞人剝啄,癡然共鶴掃殘花。
閑看春秋往複還,興來時泛野漁船。
一聲鐵笛驚波浪,直得清音徹大千。
尋常擔子重難挑,耐着肩頭挺着腰。
捱得到家才放下,安然快足一冬燒。
詩 飛瀑 一雨山山挂玉龍,聲吞宇宙震寒空。
攜筇欲傍何妨濕,日照光明看不窮。
焚琴 有意徒勞流水音,廿年珍賞到于今。
子期終古難相遇,縱撫還同野舍薪。
弄魚 消閑每日池邊坐,影落遊魚亦見知。
小大互伺投減食,浮沉幾度破漣漪。
木筆花 得句拟書蕉葉上,遊途未便捉毛錐。
峰前滿樹江郎筆,欲折和煙寫興時。
招友 花竹頓開幽徑曲,茶烹偶得紫茸香。
清談莫負池邊石,觸暑能來卻有涼。
鄰菊 常持主意教留去,偶值幹枯助力微。
開列不妨頻過賞,主人況是最投機。
将軍樹 賈勇争先衛寺門,宋君親自許将軍。
沖風冒雨懸崖畔,不似秦封隻論文。
禦愛峰 千山萬嶺總成春,獨得君王意最親。
知遇始知還是命,至今追望事猶新。
登鵬搏峰 盤空直上峰端立,大似扶搖九萬程。
俯欲蒼蒼辨人世,萬山雲擁浪中萍。
釣鳌矶 晴峰疊疊翻成浪,撼得危矶勢欲浮。
拟若巨鳌吞釣去,坐來仿佛在虛舟。
佛聖水 非泉非澗亦非潭,石角坳邊一掬甘。
欲汲清新試佳茗,客中宜玩不宜貪。
畫禅 大千回一滴,随意露群峰。
建立皆由我,鋪排盡屬宗。
河山清淨影,世界有無蹤。
識得其中意,煙霞處處濃。
編籬 三間塵外意,疏落個中情。
插棘因花竹,編城卻送迎。
夾從鄰叟學,結是倩人成。
借此消間力,盤旋路更新。
移梅 将結歲寒盟,孤梅最所傾。
不辭名苑送,親自買船迎。
築土量深淺,倚窗驗側平。
紅霞含白雪,便欲吐真情。
掃葉 昨夜秋風急,枝頭倍覺稀。
就吟題小字,帶惜掃斜晖。
蟲語原無去,雲心自此飛。
午間猶有饷,炊補晚來饑。
古鏡 珍重如明月,随行好好朋。
體清塵自遠,象古物當憑。
辨色原無意,規人屢有征。
請看眉與目,妍愧不加增。
藥籃 獨向層巒去,惟筇與爾随。
可生方入采,所得盡投之。
本始無非竹,工深益見奇。
物交原似友,默坐對深時。
鼓琴 倘有聞之愛,招其結歲寒。
露香思未散,月冷戀孤單。
好道忘情識,傷時猗谷蘭。
灑然驚别鶴,清飲助瓢箪。
拂石 餘意在堅冷,逢君締勝緣。
近花添遠目,歸鳥合參前。
苔色掃還綠,松聲互入弦。
坐深幽興劇,詩思滿雲箋。
月夜泛舟 曠然天一色,疑泛入虛空。
激水弄明月,叩舷來好風。
宿鷗随掉出,淺草逐波同。
何處聞孤笛,深宵曲易工。
夜登岘山 攀緣高頂立,體弱欲乘風。
鳥靜藏松際,魚深隐澗中。
衆峰攢一霧,孤月動千楓。
别有懷人處,平雲四望同。
登飛英塔 孤标寄冥漠,超逸冠雲林。
笑指千峰裡,遙看萬壑陰。
殘陽擁秋色,幽鳥避清砧。
靜理從茲契,憑虛了夙心。
遊沈氏園林 積年遐慕意,今日始登臨。
複磴回深洞,長松冠碧岑。
石蹲疑猛獸,荷動駭幽禽。
交互尋花曲,香風共滿襟。
梅魂 一點悠悠何處尋,拟随淑氣伴幽琴。
倩寒擁雪留難定,結夢沖煙入更深。
永夜不忘孤寂意,明窗恐負苦吟心。
生平愛潔甘疏淡,曉月沉沉赴笛音。
聽雪 深夜貪吟坐擁衣,亂風聲碎擊柴扉。
試猜翠竹何因折,必定疏梅花已肥。
砌葉凍迎常淅淅,栖禽寒逼複飛飛。
爐頭撥火呼童問,恐有扁舟在釣矶。
留春 不識何鄉是舊邦,漸攜花事入清江。
且遲舞蝶催殘色,再讓啼莺伴曉窗。
送别新題猶未贈,滿懷癡興不曾降。
寄言莫便無情去,孤負鄰家酒一缸。
病鶴 聞道君齡最久長,何為行止強施張。
沖霄虛負淩霜翼,有病何曾為稻糧。
瘦骨似餘支水畔,看書因汝簡醫方。
尋思健日能鳴舞,相對殷殷意自傷。
落花 相慰相憐得意深,如何才盛便飄森。
紛紛影散成孤坐,寂寂香消感夙心。
天既晴和培豔色,雨何冷落妒芳林。
幽居多少尖新意,總向苔邊覓錦音。
僧鞋菊 騰竺東來漢土圓,籬邊菊亦有知禅。
半枝忽現西方迹,三徑還疑衲子懸。
清淨拟歸昙始足,馨香不異少林傳。
如今非複陶元亮,換質披缁見昔年。
登靈岩山 落紅亭畔話當時,指顧層巒理舊知。
十載林園多筆削,二春峰壑倍參差。
短筇趁日淩高頂,卻步攀藤探古碑。
相得幽尋甯畏晚,須知月有上山期。
重遊虎丘 昔年風雨訪林泉,今日重登話舊緣。
細讀碑題曾不異,還思人世宛如煙。
欲窮山外須登塔,長坐亭中懶下船。
分韻就聯期再叙,淋漓濃淡紀幽巅。
普明八景 古佛晨鐘 三聖重光古寺興,深潛九乳應時騰。
宣揚八表悲聲壯,開發千山爽氣澄。
曉月吼殘漁火亂,晨星敲斷客心兢。
乘風擊破村村夢,耳畔星星會未曾。
娑羅夜雨 蓮漏沉沉坐未興,交交翠葉勁聲騰。
三更慣識蒼煙點,竟夕凝神定水澄。
滴滿柔枝音亦冷,響回高樹靜宜兢。
連年自得栖昙萼,幾度幽清聽不曾。
芝根鎖翠 半園蒼翠映空庭,别館蕭疏賴有屏。
靜影掃歸窗外月,寒香傳出殿邊鈴。
菁菁覆檻誰能掇,肅肅倚欄似可聽。
欲覓芝根終自鎖,隆隆未肯世間形。
瑞竹連雲 掉尾沖霄絕徑庭,白雲幕幕結寒屏。
龍翻碧浪聞鼍鼓,鳳舞青冥唱雨鈴。
拔萃分天功莫論,和群合地曲宜聽。
臨風戛戛鳴空界,月映雙梢攪海形。
龍橋步月 偶因跬步出門前,堤上輕風石上涓。
斜立柳梢瞻皓月,倚筇欄曲眺寒煙。
村歌清唱深林末,野笛遙聞古路邊。
欲駕飛龍乘興杳,千山萬壑訪幽玄。
鳳洲撥棹 芳洲蘋蓼不勝前,罷楫随舟趁野涓。
欹樹半黃迷橘柚,垂藤合翠隐人煙。
遲遲牽荇哀湍畔,泛泛輕凫折葦邊。
鐵笛一聲驚彩鳳,尋幽常得寫真玄。
珠阜松風 皓魄松風漾水珠,杖藜獨往洵幽娛。
耳邊環佩臨仙子,眼底波濤寄玉壺。
拂石已深螢繞座,沖霄未久鶴歸梧。
浮塵頓豁何須洗,怪道巢由意自殊。
瑤圃桑陰 閑閑十畝愛如珠,興适幽行最所娛。
花蕊欲殘誰喚起,桑枝正綠有提壺。
龍孫遙護方成竹,鳳子先歸未放梧。
三徑野情随地足,一鋤自得與人殊。
小佛事 為悟如知客火師拈火炬雲 十年相守普明貧,兩世俱克司客身。
自己不知原是客,今朝方見舊時人。
悟未悟,如不如,總是毗盧界内塵。
從此光明燦爛去,秋雲黃葉勝三春。
以火打圓相雲:“會麼?”擲下炬雲:“鑒。
” 為明本嬰孩安葬雲 因緣會遇成親屬,夢幻空花不久存。
撒手分離真性在,去來不二涅槃門。
恭為明本嬰魂,生緣有據,宿習非虛。
出世便能信佛,父母許皈三寶。
生成不肯茹葷,獨自持齋六載。
本期超然塵世,引導迷途。
豈謂頓抛恩愛,早萎奇花。
然則幻身雖謝,法性猶存。
恐爾未明,堕于昏昧。
山僧為汝點出真源,以圓明本之實。
豎拂子雲:“會麼?”擲下雲:“秋風飄落霜黃葉,春日重開錦繡花。
” 為漢英侍者火雲 先師撫汝未成圓,四載殷勤在我邊。
今日一機能自捷,全身入定燦紅蓮。
便燒。
為密書記火雲 秋風起,秋葉卷,秋雲生,秋月掩。
密書記應時順節翻身轉。
舉火炬雲:“我将者個火柴頭,助汝行程如電閃。
直得根身器界空頭頭,物物光明殿。
” 擲火炬雲:“咦!看取優昙現。
” 為馨寶嬰魂安厝雲 因緣會遇相投托,緣盡翻然歸去來。
從此因緣更親密,再來相續笑顔開。
以杖叩棺雲:“馨寶會麼?依前原是舊時人,莫改舊時行履處。
” 卓柱杖雲:“安。
” 補遺 古澗嗣法門人明溶等請為先師文遠和尚封龛。
師卓拄杖雲:“九龍吐水,兩處分疆。
天大地大,不如今日事大。
我已抱病懸心,那知情深難卻。
現前嗣衆伸請精嚴,為我文兄和尚封龛。
且道如何封法?桃花紅,李花白,不是宮商雪曲,亦非世谛莊嚴。
畢竟是個甚麼?白雲籠嶽頂,終不露崔巍。
” 自題像贊(寶林侍者請) 癡鈍其生,瞞盰過日。
不落是非,管他黑白。
主法名藍,幾番狼籍。
急退幽閑,頹然頑石。
城市栖遲,賴無踧踖。
吞吐大藏,不存點畫。
隻此自知,阿誰識得。
寶林描邈欲何為?切忌他時做标格。
先師開法普明,次住太平湧卍,複主普明,請歸精嚴。
世壽七十八,僧臘六十二夏。
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初一日無疾說偈坐脫。
辭世偈 脫卻浮塵獨露身,日輪當午轉鮮新。
此時何必重拈偈,趺坐遺言警後人。
自掩龛 随時撒手,趺坐其中。
從無出入,不要人封。
自舉火 塵消緣盡,打破虛空。
一團猛火,遍界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