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香嚴禅師語錄
關燈
小
中
大
嗣法門人明耀等編錄
上堂
康熙十六年戊午冬,師于普明守龛制滿。
本郡護法紳衿同山主及衆檀信,複請師繼席。
于十二月十一日入院,至山門,師雲:“山門豁達開,行人自往來。
還識彌勒麼?”顧左右雲:“鑒。
” 韋馱雲:“驅邪輔正,護法安僧。
有煩神用,功德彌增。
”蓦豎拂子雲:“且道這個又作麼生?須是桂上座拈出。
” 伽藍雲:“以大圓覺為我伽藍,更要護持個甚麼?雖然,山門振肅,災橫消除,也少不得。
”舉手雲:“一任威靈顯赫。
” 祖堂雲:“跨竈之子,觸破煙樓。
超佛越祖,好立上頭。
”以手指雲:“這一隊呵,師個個好與一錐。
”何故?乃拈香雲:“一時勘破。
”便禮拜。
大殿雲:“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
既充滿法界,未舉足前已相見了也,又來這裡作甚麼?”乃顧視雲:“見相作福。
”便拜。
方丈據座雲:“千年田,八百主。
露堂堂,好自處。
今朝正令當行,驅卻三蛇九鼠。
”拈拄杖雲:“倚天長劍逼人寒。
”當日本山勤舊設齋請上堂,師至座前,拈書雲:“言言錦繡,字字珠玑。
嚴饬梵儀,弘揚正法,總從這裡為始。
煩維那對衆表白。
”宣畢,指座雲:“寶華王座,人天護持。
闡揚本分,晝夜無時。
今日錦上鋪花去也。
”便升座,拈香雲:“此一瓣香,根盤劫外,葉蔭寰中。
不同生滅,鎮長存。
天地壞時渠不朽。
爇向爐中,端為祝延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伏願堯風永扇,舜日恒新。
四海升平,萬方樂德。
”次拈香雲:“此一瓣香,栽培既久,貴重無倫。
熏之遍界氤氲,觸之通身和暢。
奉為護法宰官、信心檀施,莊嚴福果,頓悟真常。
”次拈香雲:“此一瓣香,大圓覺海藏根,自性源頭流出。
奉為本山耆宿、贊輔諸師,共證法雲,同圓種智。
”次拈香雲:“此一瓣香,曾于觸不得、背不得處到手,未能運用,韬藏十載。
遇個本色作家,一椎打破,直得八面玲珑。
特為拈出,供養本山堂上傳臨濟三十二世石關先老和尚,用酬法乳之恩。
”撩衣就座,蓮溪新元和尚白椎雲:“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
”師雲:“第一義谛,非色非形,作麼生觀?伶俐漢聞舉,掉臂而去。
其或未然,請出激揚看。
”問:“一番提起一番新,續焰挑燈千古明。
今請法王登寶座,寒梅馥郁滿乾坤。
教外别傳則不問,續佛慧命一句,作麼生道?”師雲:“日輪當午。
”進雲:“今日普明上堂,弘揚法道,振起家風,與昔日世尊于靈山會上轉大法輪,是同是别?”師雲:“也要你會取好。
”進雲:“今日四衆臨筵,還有功德也無?”師雲:“并無功德。
”進雲:“和尚大闡宗風,為甚麼?”師卓拄杖雲:“會麼?”僧拜雲:“知恩方解報恩。
”師雲:“莫詐明頭。
”乃雲:“具大根,發大信,得大機,顯大用。
掀翻目前窠臼,斬斷從上葛藤。
建法幢,立宗旨。
呵佛祖,棒人天。
直得須彌岌峇,海水騰波。
釋迦彌勒,暗地喝彩。
臨濟德山,望空仰贊。
于是皇風浩蕩,佛日騰輝。
人人鼻孔撩天,個個腳跟着地。
且繼席開法一句,作麼生道?擘開華嶽連天色,放出黃河倒海聲。
”蓮溪和尚結座雲:“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 歲旦祝 聖上堂雲:“開辟乾坤,執持世界。
”打圓相雲:“莫不從者裡發揚。
所以日月由之而明,山河由之而固,人民由之而生,禮義由之出。
是聖是凡,若草若木,種種品類,種種名相,種種平險,種種奇特,亦皆承此恩力而能變現。
帝王以之而治,國土以之而平,君子以之而教,小人以之而化。
三綱正,五常尊,六合廣,四維張,上下和同,相需為樂。
則風雨時,禾黍熟,禮義興,人民育,共享無為之化,均陶不治之天。
而我衲僧家得以安坐禅床,頓忘人世,參究本來,弘揚道法,實賴太平之治,全憑富庶之康。
豈得不祝延聖壽,慶賀良時?且慶賀一句,作麼生道?皇風浩蕩乾坤廓,野老讴歌春盡長。
”下座。
啟萬佛忏期 上堂雲:“獅子吼時芳草綠,象王行處落花紅。
獅象交參,人天普集,還有出格者麼?”問:“觀音降誕則不問,祖師公案請師宣。
”師雲:“道來道來。
”進雲:“牛頭未見四祖,因甚百鳥銜花?”師雲:“一爐香透碧雲間。
”進雲:“見後因甚不銜花?”師雲:“萬丈深潭徹底清。
”進雲:“銜與不銜又作麼生?”師雲:“突出難辨。
”進雲:“公案已從師指示,當陽一句是如何?”師打雲:“棒下薦取。
”進雲:“棒頭有眼明如日。
”師雲:“會取這棒好。
”乃雲:“先師在日,智行兩立,福慧雙修。
冬夏則結制安禅,春秋則開期禮誦。
不惟僧衆參修,抑使檀那植福。
如永明之萬善同歸,與宗鏡并行;覺範之根基成熟,而佛眼開明。
是以住持十載,饒益良多。
今日不肖繼席,艱苦異常,德業難方舊日訓儀,願得無改。
所以于此春光明媚之際,啟建萬佛忏期。
壇雖草率,意實精勤。
欲使人人于千紅萬紫之間,識取自家春色;個個于一月三旬之内,了明諸佛心光。
今則道場初建,佛事方陳,普賢菩薩為忏主,觀音大士作護持,衆居士各修供養,桂上座特為舉揚。
大衆還會麼?”以拂子畫卍字圍卻雲:“象王牙上展歌音,楊柳枝頭灑刹塵。
萬号千名俱自口,福資四境一時新。
”下座。
上堂 雲:“蛟龍騰躍于天,鲲鵬運化于海。
蝸牛角上展家風,蟭螟眼裡放鬧市。
多般俊俏,未免之繞。
若論佛法,一切現成,言诠莫及,機教非真。
窮諸玄辯,一毫投于太虛;竭世樞機,一滴投于巨壑。
三世諸佛,口挂壁上;山河全露,法王機;九類異生,心同實際;草木盡成師子吼。
雖然如是,更須具摩醯眼睛,用白拈手段,擊塗毒鼓,揮金剛劍,自在縱橫,弘通法忍。
且即今一句又作麼生?牢關把斷無凡聖,隻要男兒自點頭。
”下座。
結制知浴領衆設齋請上堂 問:“龍袖拂開全體現,象王行處絕狐蹤。
應時一句是如何?”師雲:“一拂千條。
”進雲:“既開爐冶,煆聖煉凡,倘遇不假鉗錘底來,又作麼生?”師雲:“管取百雜碎。
”進雲:“猶是那邊事,這邊事又如何?”師便喝。
進雲:“打面還他州土麥,唱歌須是帝鄉人。
”師雲:“不消得。
”問:“諸方大開爐韝,普明新設鉗錘。
祖席重開即不問,五家宗旨請師宣。
”師雲:“問将來。
”進雲:“如何是臨濟宗?”師雲:“一棒一條紅。
”“如何是雲門宗?”師雲:“青山高聳白雲中。
”“如何是曹洞宗?”師雲:“金針玉線暗彌縫。
”“如何是沩仰宗?”師雲:“父慈子孝顯家風。
”“如何是法眼宗?”師雲:“步步絕行蹤。
”進雲:“五家宗旨承師指,今日開爐是若何?”師雲:“隻要尋個不受煆煉底。
”乃雲:“前三三,後三三,獨露古今面目;南鬥七,北鬥六,突出摩醯眼睛。
抛出金剛圈,要使俊猊翻踯;放開栗棘蓬,驗他於菟行藏。
兔角杖敲破虛空百雜碎,龜毛拂建立大地囫囵頭。
佛祖門風,一時掃蕩;衲僧巴鼻,不必牽連。
展開新世界,打疊舊乾坤。
一任佛來魔來,旋風打散,倒退三千。
且道具何手眼?橫按莫邪全正令,太平寰宇斬癡頑。
”舉臨濟初住院時,謂普化克符二上座雲:“我欲于此建立黃檗宗旨,汝二人可成褫我。
”明日,普化上來問:“和尚昨日道甚麼?”濟便打。
又明日,克符上來問:“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麼?”濟便打。
師雲:“可謂千鈞之弩,應時而發。
”至晚小參雲:“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
”師雲:“為人太切,剖腹剜心。
普明今日雖則始初開法,宗旨料揀,從上相承,不敢妄加增減。
隻有個緊箍咒兒,若念起來,管教個個腦門迸裂,轉動不得。
内中有個銅頭鐵額、八面玲珑底出來,雲:‘請和尚念看。
’桂上座則向他道:‘今日衆信設齋,堂中大好供養。
’”便下座。
當湖尼慧燈求戒請上堂 問:“戒居慧本,最上宗乘,因甚高沙彌不受戒?”師雲:“橫吞八極。
”進雲:“如何是比丘戒?”師雲:“渾身泥水。
”“如何是菩薩戒?”師雲:“驢事未去,馬事到來。
”進雲:“三壇大戒蒙師指,應時及節是如何?”師便打。
進雲:“動容揚古路,不堕悄然機。
”師雲:“未是你境界。
”進雲:“昆侖跳上須彌。
”師便喝。
僧禮拜。
乃雲:“菩提種發,智慧燈明,戒光自口中出,毗尼從心上來。
放收無礙,持守分明。
觑破祖師巴鼻,頭頭是用;發揚自己家珍,物物成機。
牟尼珠,光明燦爛;如意寶,色相圓融。
毛吞巨海,芥納須彌。
大用現前,不存規則。
證那舍身,踏毗盧頂。
玲珑八面,運轉微塵。
總從今日顯揚去也。
”良久雲:“會麼?臘月花開無影樹,妙明心顯沒弦琴。
”揮拂子下座。
臘八圓戒上堂 雲:“突出眼睛,大地何曾有物;豁開心地,河沙總是微塵。
學戒學禅,空花亂墜;說迷說悟,寐語多端。
今日乃釋迦老子悟明本性之時,求戒大德圓滿木叉之際,山僧因齋慶贊,兩彩一賽。
所以跳入這場子裡,掀翻底掀翻,扶起底扶起,大家須着眼始得。
”以手打圓相拂卻雲:“會麼?眼中有翳須撩撥,定慧無門莫妄修。
德相人人從本有,眉橫鼻直更何求。
”擊拂子下座。
歲旦 雲:“乾坤永固,日月齊明。
律回鬥柄,揮開遍界陽春;節換桃符,發育漫空淑氣。
觸不得,背不得,擊壤讴歌,靈明自現;心不是,佛不是,棒喝交馳,機鋒不讓。
若論衲僧本分,隻宜土面灰頭;看來世俗生涯,須要攢花簇錦。
各若自守,殊見偏枯;交互融通,真風沕穆。
是以僧伽雲集,慶祝韶華,用祈天下太平,人民樂業。
且道山僧自祝一句又作麼生?”卓拄杖雲:“棒頭點出金剛眼,鑒地輝天耀古今。
”下座。
解制上堂 問:“昨朝城市歸來晚,今日升堂唱古風。
如何是古風?”師雲:“棒頭有眼明如日。
”進雲:“人天交接聞真谛,更有尖新事也無?”師雲:“棒棒打着。
”進雲:“風送好雲歸碧洞,水歸滄海作波濤。
”師雲:“為甚幹爆爆地?”問:“牢關固閉,不容走漏,今日放開,向甚麼處去?”師打雲:“隻在者裡。
”進雲:“有門無路是如何?”師打雲:“隻在者裡。
”進雲:“有路無門是如何?”師打雲:“隻在者裡。
”進雲:“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師雲:“将謂将謂。
”問:“萬裡不挂片雲,虛空突出一竅。
且道是觸是背?”師雲:“淑氣催黃鳥,睛光轉綠蘋。
”進雲:“有佛處不得住,又如何?”師雲:“梅花似玉柳如金。
”進雲:“無佛處急走過,又作麼生?”師雲:“雲在青天水在瓶。
”進雲:“坐斷兩頭,畢竟如何是他行履處?”師雲:“三十棒少你不得。
”進雲:“緊峭草鞋獰似虎,橫肩拄杖活如龍。
”師雲:“五色索未斷。
”乃雲:“普明疏曠勝山林,兇歲開罏煉自心。
薪桂米珠璎珞粥,棒雲喝月沒弦琴。
結原無拘泥,牛走解亦非行,石虎吟。
會得個中端的意,不妨随處唱玄音。
且如何是端的意?”展兩手喝一喝,下座。
萬佛期上堂 雲:“清明佳節,桃李芬芳,普利壇場,存亡獲益。
應時應節,物我同情。
禮佛禮僧,人天胥晤。
要得智行兩足,須宜事理雙修。
向此普明,參究本來;于冬制,專明其理,莊嚴福果;于春期,共修其事,理如根本,事若枝條。
根本深而枝葉盛,信心固而道場開。
自利利他,普同解脫。
求佛佛現,了悟真常。
今則集同缁素,頂禮佛名,用祈滅罪除愆,遐齡集福。
然則古德雲:‘佛之一字,我不喜聞;念佛一句,漱口三日。
’又作麼生?”舉拂子雲:“會麼?縱奪是非俱在我,超然獨立錦乾坤。
” 結制上堂 雲:“棒喝交馳,抛擲大千刹土;風雲相會,激揚向上鉗錘。
眼中無翳,不用金針撩撥;皮下有血,還須寶劍橫揮。
于是移高就下,别立門風。
拈出膠盆子,放開栗棘蓬。
一任孟八郎不顧危亡,全身拶入;待他王小二才露生涯,和贓捉敗。
顯出自家寶藏,頭頭應現;高提輪王正令,在在弘揚。
然雖如是,猶是門庭邊事,未是衲僧本分。
且如何是衲僧本分?眉毛卻在眼睛上,鼻孔依然搭上唇。
”舉先和尚于康熙九年水淹結制雲:“山僧一味放憨,撞入普明寺裡。
堪笑沒米沒柴,也要安禅打七。
”桂上座今年結制,遇此亢陽之餘,非惟柴米應用俱無,然則為生死事,大衣食因緣,不妨淡泊。
顧衆雲:“且莫憂,待落堂時,拈出古人所用之物供養去也。
”以手畫一畫雲:“謀道不謀食,參禅須着急。
打破祖師關,身心當下息。
”卓拄杖下座。
臘八上堂 問:“如何是十方同聚會?”師雲:“你從那裡來?”“如何是個個學無為?”師雲:“與你三十棒。
”“如何是此是選佛場?”師雲:“你且立半邊。
”“如何是心空及第歸?”師雲:“未到你在。
”僧拜,師便喝。
乃雲:“天空水寂鳥飛絕,月冷風高人正寒。
謾道奇哉臘八夜,誰家竈裡火無煙。
正覺山前悟卻迷,普明寺裡迷還悟。
迷悟掀翻見本真,是非脫略離窠臼。
揚眉吐舌有端由,揭地掀天憑本據。
鬼面神頭是阿誰,長來短去更由渠。
三三五五眼中花,古古今今隙中馬。
若肯從頭放下休,大家跳在粥鍋裡。
”良久雲:“會麼?果子多般任我尋,香甜滿碗從君飽。
”顧左右雲:“莫相孤負好。
”喝一喝下座。
歲旦上堂 雲:“爆竹數聲催臘去,梅花幾點送春來。
有不落去來底,請出相見。
”問:“鴛湖畔鼓角喧天,花村裡竹聲振地。
祖師家未審作何景象?”師雲:“梅花枝上日将斜。
”進雲:“師登寶座,豎拂拈椎,祝聖一句又作麼生?”師雲:“天長地久,日月齊明。
”進雲:“皇圖永固,地久天長,萬民樂業又且如何?”師雲:“家家燒柏子,處處插梅花。
”進雲:“皇安民樂從師指,本分一句是如何?”師雲:“三十棒。
”乃拈拄杖雲:“見麼?新春造化盡從者裡發生。
且道者裡又作麼生?”卓拄杖雲:“會麼?張公吃酒李公醉。
”倚杖吟雲:“萬緣放下任枯榮,應節随時物外情。
梅玉吐香呈祖意,柳金含色示無生。
村歌社舞嬌紅紫,鼓響啰鳴鬧市城。
拄杖動人春一點,拈來何處不分明。
”複卓拄杖下座。
解制紹升師領衆設齋請上堂 法隆問:“今日解制即不問,秪如方丈對聯雲‘有燈可傳,無法可說’,未審傳個甚麼燈?”師雲:“今宵正好看。
”進雲:“除卻看燈,親切請問一句。
”師雲:“切忌眼瞎。
”紹升問:“祖意西來則不問,庭前柏子意如何?”師雲:“殘雪滿枝頭。
”進雲:“卻被境轉了也。
”師雲:“你作境會麼?”進,喝一喝。
師雲:“落境了也。
”乃雲:“天上月正圓,人間燈正好。
燈月兩交輝,四衢鬧浩▆。
我家一盞祖師燈,光明遍界能長久。
不惟元夜展芬芳,▆見随時即便有。
卧官街,吃官酒,會得三三原是九。
解開布袋任縱橫,花街柳陌揚家醜。
”舉古人雲:“有一人終日吃飯,不道飽;有一人長不吃飯,不道饑;有一人論劫在途中,不離家舍;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
”今日普明則不然,“有齋時大家要飽,無飯吃束取肚皮。
要住底在堂中,東語西話;要去底不妨路上,北走南奔。
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别?”喝一喝雲:“鶴有九臯難翥翼,馬無千裡謾追風。
”下座。
法侄法隆領衆請師于湧卍禅院圓萬佛忏期上堂 問:“樊道橋邊,香雲缭繞,如何是第一要?”師雲:“大家在者裡。
”進雲:“湧卍庵中,萬佛鹹臻,如何是第二要?”師雲:“因緣湊集。
”進雲:“今日施主恭請和尚上堂,如何是第三要?”師雲:“個個眉橫鼻直。
”僧禮拜,師便打。
問:“十方聚會,禮萬功成,如何是功成一句?”師雲:“今日為衆上堂。
”進雲:“恁麼則問處分明,答處親。
”師雲:“如何是你親切處?”僧議拟,師便喝,僧亦喝。
師雲:“喝後作麼生?”進雲:“當陽一箭收功後,天下何愁不太平。
”師雲:“非君境界。
”乃雲:“天高群象正,梅柳争芬;海闊百川朝,缁素并集。
于一毫端現寶王刹,不離樊道橋邊;坐微塵裡轉大法輪,隻在湧卍庵裡。
是以于此春光明媚之際,四衆雲集,興顯道場。
福源慧海,各自滋培。
禮一佛而萬德骈臻,舉一名而千祥輻湊。
和風浩蕩,淑氣跹翩,無非妙用莊嚴,莫不玄機活潑。
獅子吼時芳草綠,象玉行處落花紅,皆我隆公法侄真實中流出。
乃至無量香雲、無量花雲、幔雲、璎珞雲、種種佛刹供養海雲,行布圓融,重重無盡。
今日圓滿之次,山僧到來,因齋慶贊,證明而已。
”以拂打○相中安土字雲:“會麼?”複擊雲:“從斯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下座。
說戒上堂 問:“昨夜雪飛千裡白,今朝迸出一輪紅。
定慧雙彰即不問,如何是沙彌得力處?”師雲:“是事如是持。
”進雲:“如何是比丘轉身處?”師雲:“堂中應缽去。
”進雲:“如何是菩薩行履處?”師雲:“拖泥帶水。
”進雲:“秪如向上一句又作麼生?”師雲:“打你腦門破。
”乃雲:“本源清淨,生死不相幹;面目現成,是非都坐斷。
堅修梵行,嚴淨毗尼,是泥裡洗土塊;參尋祖意,徹透禅關,是門外打之繞。
浮雲遮日,日體原明;物象從心,心源本淨。
非戒非禅,何持何犯?優波離無繩自縛,金頭陀有眼如盲。
好與一坑埋卻,方能自性圓融。
有個傍不肯底出來,道:‘即今和尚說戒說禅,又作麼生?’山僧好與劈頭一棒。
”雲:“會麼?明珠剖出光淩亂,換卻時人眼裡睛。
”下座。
臘八圓戒上堂 雲:“心佛衆生,三無差别;瑜伽禅教,一戒全收。
毛端現寶王刹,華台轉大法輪。
放開匝地普天,運轉冰清玉潔。
塵塵三昧,法法圓融。
不落思惟,不存規式。
觌體光明,了無挂礙。
且道圓菩薩戒普利一句作麼生道?奇哉德相人皆具,帶水拖泥要發明。
”舉世尊成道頌雲:“擡頭誰信眼生睛,堪笑瞿昙诳百靈。
若謂衆生鹹具足,如何又要睹明星。
”下座。
解制上堂 雲:“亘古亘今,空勞勞地,向甚磨處結,向甚麼處解?然則古人雲:‘無著力處正好着力,無下手處正好下手。
’不妨于結不得處打結,解不得處解散。
今則制期圓滿,理宜解散。
于是打開布袋,抛向階前。
黃金瓦礫,魚目明珠,是鐵是銅,若真若俗,一任諸人自取。
何故?分金爐既镕成色,貴賤從他自品論。
”下座。
華嚴忏期上堂 雲:“透向上乘,踏毗盧頂。
收佛刹于毫端,布真空于法界。
頭頭應現,物物全機。
象王回顧,百花林裡肆盤桓;獅子颦呻,萬卉叢中舒妙用。
到這裡,佛魔并掃,空有俱拟。
掀翻海嶽三千,踢倒須彌百億,總是當人自家受用。
不妨者裡直下承當,其或未然,山僧向第二頭舉唱去也。
”同音異口共宣揚,字字毗盧法界場。
瞻禮不妨勤忏悔,眼橫鼻直不囊藏。
下座。
圓華嚴忏期上堂 雲:“時歲艱難際,荒山勉啟期。
齋稀惟供粥,道惬共舒眉。
事理塵俱忏,身心潔自知。
今朝圓滿日,相慶喜孜孜。
”顧衆雲:“疋上不足,疋下有餘。
清苦修持,是真功德。
且道者個功德落在甚麼處?”卓拄杖雲:“會麼?雨洗淡紅花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
”下座。
結制上堂 問:“大展洪爐即不問,雪覆千山事若何?”師雲:“不消一輪日。
”進雲:“恁麼則龍得水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師雲:“非君境界。
”問:“今日結制,雪冷風高,挂卻缽囊,真機獨露,如何是真機獨露?”師雲:“滴水成冰。
”進雲:“為甚麼星分溪澗白,露灑竹松清?”師雲:“刺人眼睛。
”進雲:“一言包括乾坤外,佛祖齊教立下風。
”師雲:“學語之流。
”乃雲:“一團綿密,八面玲珑。
放收自在,縱奪自由。
毫端佛刹,左右逢原;惡辣鉗錘,自他共利。
直得興龍橋楊眉吐舌,翥鳳洲舞手蹈足。
激揚本分宗猷,振起祖翁舊業。
其奈時艱歲歉,米鮮柴稀,職事不堪酬應,無計安排。
佛法正好商量,貴乎枯寂。
是以把定牢關,不容走作。
以金剛劍斬斷命根,用肘後符驅絕生死。
管甚廚無煙,庫無粒,直是行有棒,用有喝。
一任銅頭鐵額禅和子來,個個與他腦門迸裂。
莫怪從前多意氣,已曾踏破上頭關。
”卓拄杖下座。
師誕日請上堂 問:“雪覆千山,高低普遍,奇特相逢,未審如何開導?”師雲:“頂門迸出一輪紅。
”進雲:“恁麼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去也。
”師雲:“足下未生雲。
”僧喝,師打。
問:“今日和尚大誕之辰,未審還有佛法也無?”師豎拂子雲:“會麼?”進雲:“恁麼則龍得水時添意氣,虎逢山色長威獰。
”師雲:“是誰境界?”進雲:“龍生金鳳子,沖破碧琉璃。
”師雲:“一棒打落。
”問:“花開一萬歲,桃熟九千年,如何是長生不老句?”師良久雲:“會麼?”進雲:“世界壞而不朽,山河變而不遷,莫是者個麼?”師雲:“切忌蔔度。
”乃雲:“不生不滅,觌體現前;無古無今,光明烜赫。
皓皓乎臘月蓮花,落落兮嚴冬頑石。
無眼耳鼻舌,通身八面玲珑;有色香味觸,遍體一團綿密。
洪鐘有叩則鳴,古本逢春便發。
奇特甚奇特,平常實平常。
今日因齋慶贊,不妨對衆拈出。
”喝一喝雲:“檀林精潔超群象,衍數圓僧海屋籌。
”下座。
圓比丘戒尼靜觀寶明等請上堂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師雲:“雪花遍布。
”進雲:“既是清淨法身,因何更說淨戒?”師雲:“為汝不唧溜。
”進雲:“作麼生是和尚唧溜處?”師雲:“三十棒少你不得。
”僧便喝,師雲:“你再喝看。
”僧便作禮。
問:“鐘鼓交參,請師速道。
”師雲:“今日不答話。
”進雲:“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雲:“打你三十棒。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雲:“放你三十棒。
”“如何是人境俱奪?”師雲:“速退,連退。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雲:“道來道來。
”進雲:“臨濟宗乘蒙師指,虎逢山勢事如何?”師便打,僧便喝。
問:“喚作戒則觸,不喚作戒則背,且道今日說個甚麼?”師雲:“無須鎖子。
”進雲:“動容揚古路,不堕悄然機。
”師雲:“非汝境界。
”僧便喝,師雲:“好喝,再喝,喝看。
”進雲:“不必錦上添花。
”便出。
乃雲:“梵行原無墜,分明在目前。
”如何是目前梵行?豎拂子雲:“見麼?于此見得,無邊刹海,自他不隔絲毫;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
釋迦不先,彌勒不後;不增不減,不是不非。
大千總攝,三際俱收。
如日麗中天,纖塵不昧;月臨霄漢,遍界清涼。
其或未然,今日優波離尊者從山僧口門而出,為諸戒德說三聚淨戒雲:‘清淨莫放逸,是事如是持。
’既是梵行無墜,如何又說淨戒?”顧衆雲:“會麼?雖然本有靈光在,也要工夫▆用他。
”下座。
祈嗣請上堂 問:“窮子一衣證四果,貧婆一飯感三天。
今日王俊生居士設齋請法,有何功德?”師雲:“突出難辨。
”進雲:“恁麼則有意氣時添意氣。
”師打一棒雲:“不鳳流處也風流。
”問:“打鳳羅龍即不問,法身無相是如何?”師打雲:“者個是智慧之男。
”進雲:“法眼無瑕又作麼生?”師打雲:“者個是端正之女。
”問:“普明家風即不問,請法求嗣事若何?”師豎拂雲:“者裡種取。
”進雲:“冰霜堆裡通陽氣,占斷春風花滿枝。
”師雲:“喜添眉睫。
”乃雲:“火不待日而熱,水不待月而涼。
西來妙旨,豈待披發而後顯?蓋自威音已前,直至今生,以及盡未來際,不曾少間隐沒。
上至諸佛,下及三途,情與非情,共成一體。
無佛無衆生,無人亦無
本郡護法紳衿同山主及衆檀信,複請師繼席。
于十二月十一日入院,至山門,師雲:“山門豁達開,行人自往來。
還識彌勒麼?”顧左右雲:“鑒。
” 韋馱雲:“驅邪輔正,護法安僧。
有煩神用,功德彌增。
”蓦豎拂子雲:“且道這個又作麼生?須是桂上座拈出。
” 伽藍雲:“以大圓覺為我伽藍,更要護持個甚麼?雖然,山門振肅,災橫消除,也少不得。
”舉手雲:“一任威靈顯赫。
” 祖堂雲:“跨竈之子,觸破煙樓。
超佛越祖,好立上頭。
”以手指雲:“這一隊呵,師個個好與一錐。
”何故?乃拈香雲:“一時勘破。
”便禮拜。
大殿雲:“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
既充滿法界,未舉足前已相見了也,又來這裡作甚麼?”乃顧視雲:“見相作福。
”便拜。
方丈據座雲:“千年田,八百主。
露堂堂,好自處。
今朝正令當行,驅卻三蛇九鼠。
”拈拄杖雲:“倚天長劍逼人寒。
”當日本山勤舊設齋請上堂,師至座前,拈書雲:“言言錦繡,字字珠玑。
嚴饬梵儀,弘揚正法,總從這裡為始。
煩維那對衆表白。
”宣畢,指座雲:“寶華王座,人天護持。
闡揚本分,晝夜無時。
今日錦上鋪花去也。
”便升座,拈香雲:“此一瓣香,根盤劫外,葉蔭寰中。
不同生滅,鎮長存。
天地壞時渠不朽。
爇向爐中,端為祝延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伏願堯風永扇,舜日恒新。
四海升平,萬方樂德。
”次拈香雲:“此一瓣香,栽培既久,貴重無倫。
熏之遍界氤氲,觸之通身和暢。
奉為護法宰官、信心檀施,莊嚴福果,頓悟真常。
”次拈香雲:“此一瓣香,大圓覺海藏根,自性源頭流出。
奉為本山耆宿、贊輔諸師,共證法雲,同圓種智。
”次拈香雲:“此一瓣香,曾于觸不得、背不得處到手,未能運用,韬藏十載。
遇個本色作家,一椎打破,直得八面玲珑。
特為拈出,供養本山堂上傳臨濟三十二世石關先老和尚,用酬法乳之恩。
”撩衣就座,蓮溪新元和尚白椎雲:“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
”師雲:“第一義谛,非色非形,作麼生觀?伶俐漢聞舉,掉臂而去。
其或未然,請出激揚看。
”問:“一番提起一番新,續焰挑燈千古明。
今請法王登寶座,寒梅馥郁滿乾坤。
教外别傳則不問,續佛慧命一句,作麼生道?”師雲:“日輪當午。
”進雲:“今日普明上堂,弘揚法道,振起家風,與昔日世尊于靈山會上轉大法輪,是同是别?”師雲:“也要你會取好。
”進雲:“今日四衆臨筵,還有功德也無?”師雲:“并無功德。
”進雲:“和尚大闡宗風,為甚麼?”師卓拄杖雲:“會麼?”僧拜雲:“知恩方解報恩。
”師雲:“莫詐明頭。
”乃雲:“具大根,發大信,得大機,顯大用。
掀翻目前窠臼,斬斷從上葛藤。
建法幢,立宗旨。
呵佛祖,棒人天。
直得須彌岌峇,海水騰波。
釋迦彌勒,暗地喝彩。
臨濟德山,望空仰贊。
于是皇風浩蕩,佛日騰輝。
人人鼻孔撩天,個個腳跟着地。
且繼席開法一句,作麼生道?擘開華嶽連天色,放出黃河倒海聲。
”蓮溪和尚結座雲:“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 歲旦祝 聖上堂雲:“開辟乾坤,執持世界。
”打圓相雲:“莫不從者裡發揚。
所以日月由之而明,山河由之而固,人民由之而生,禮義由之出。
是聖是凡,若草若木,種種品類,種種名相,種種平險,種種奇特,亦皆承此恩力而能變現。
帝王以之而治,國土以之而平,君子以之而教,小人以之而化。
三綱正,五常尊,六合廣,四維張,上下和同,相需為樂。
則風雨時,禾黍熟,禮義興,人民育,共享無為之化,均陶不治之天。
而我衲僧家得以安坐禅床,頓忘人世,參究本來,弘揚道法,實賴太平之治,全憑富庶之康。
豈得不祝延聖壽,慶賀良時?且慶賀一句,作麼生道?皇風浩蕩乾坤廓,野老讴歌春盡長。
”下座。
啟萬佛忏期 上堂雲:“獅子吼時芳草綠,象王行處落花紅。
獅象交參,人天普集,還有出格者麼?”問:“觀音降誕則不問,祖師公案請師宣。
”師雲:“道來道來。
”進雲:“牛頭未見四祖,因甚百鳥銜花?”師雲:“一爐香透碧雲間。
”進雲:“見後因甚不銜花?”師雲:“萬丈深潭徹底清。
”進雲:“銜與不銜又作麼生?”師雲:“突出難辨。
”進雲:“公案已從師指示,當陽一句是如何?”師打雲:“棒下薦取。
”進雲:“棒頭有眼明如日。
”師雲:“會取這棒好。
”乃雲:“先師在日,智行兩立,福慧雙修。
冬夏則結制安禅,春秋則開期禮誦。
不惟僧衆參修,抑使檀那植福。
如永明之萬善同歸,與宗鏡并行;覺範之根基成熟,而佛眼開明。
是以住持十載,饒益良多。
今日不肖繼席,艱苦異常,德業難方舊日訓儀,願得無改。
所以于此春光明媚之際,啟建萬佛忏期。
壇雖草率,意實精勤。
欲使人人于千紅萬紫之間,識取自家春色;個個于一月三旬之内,了明諸佛心光。
今則道場初建,佛事方陳,普賢菩薩為忏主,觀音大士作護持,衆居士各修供養,桂上座特為舉揚。
大衆還會麼?”以拂子畫卍字圍卻雲:“象王牙上展歌音,楊柳枝頭灑刹塵。
萬号千名俱自口,福資四境一時新。
”下座。
上堂 雲:“蛟龍騰躍于天,鲲鵬運化于海。
蝸牛角上展家風,蟭螟眼裡放鬧市。
多般俊俏,未免之繞。
若論佛法,一切現成,言诠莫及,機教非真。
窮諸玄辯,一毫投于太虛;竭世樞機,一滴投于巨壑。
三世諸佛,口挂壁上;山河全露,法王機;九類異生,心同實際;草木盡成師子吼。
雖然如是,更須具摩醯眼睛,用白拈手段,擊塗毒鼓,揮金剛劍,自在縱橫,弘通法忍。
且即今一句又作麼生?牢關把斷無凡聖,隻要男兒自點頭。
”下座。
結制知浴領衆設齋請上堂 問:“龍袖拂開全體現,象王行處絕狐蹤。
應時一句是如何?”師雲:“一拂千條。
”進雲:“既開爐冶,煆聖煉凡,倘遇不假鉗錘底來,又作麼生?”師雲:“管取百雜碎。
”進雲:“猶是那邊事,這邊事又如何?”師便喝。
進雲:“打面還他州土麥,唱歌須是帝鄉人。
”師雲:“不消得。
”問:“諸方大開爐韝,普明新設鉗錘。
祖席重開即不問,五家宗旨請師宣。
”師雲:“問将來。
”進雲:“如何是臨濟宗?”師雲:“一棒一條紅。
”“如何是雲門宗?”師雲:“青山高聳白雲中。
”“如何是曹洞宗?”師雲:“金針玉線暗彌縫。
”“如何是沩仰宗?”師雲:“父慈子孝顯家風。
”“如何是法眼宗?”師雲:“步步絕行蹤。
”進雲:“五家宗旨承師指,今日開爐是若何?”師雲:“隻要尋個不受煆煉底。
”乃雲:“前三三,後三三,獨露古今面目;南鬥七,北鬥六,突出摩醯眼睛。
抛出金剛圈,要使俊猊翻踯;放開栗棘蓬,驗他於菟行藏。
兔角杖敲破虛空百雜碎,龜毛拂建立大地囫囵頭。
佛祖門風,一時掃蕩;衲僧巴鼻,不必牽連。
展開新世界,打疊舊乾坤。
一任佛來魔來,旋風打散,倒退三千。
且道具何手眼?橫按莫邪全正令,太平寰宇斬癡頑。
”舉臨濟初住院時,謂普化克符二上座雲:“我欲于此建立黃檗宗旨,汝二人可成褫我。
”明日,普化上來問:“和尚昨日道甚麼?”濟便打。
又明日,克符上來問:“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麼?”濟便打。
師雲:“可謂千鈞之弩,應時而發。
”至晚小參雲:“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
”師雲:“為人太切,剖腹剜心。
普明今日雖則始初開法,宗旨料揀,從上相承,不敢妄加增減。
隻有個緊箍咒兒,若念起來,管教個個腦門迸裂,轉動不得。
内中有個銅頭鐵額、八面玲珑底出來,雲:‘請和尚念看。
’桂上座則向他道:‘今日衆信設齋,堂中大好供養。
’”便下座。
當湖尼慧燈求戒請上堂 問:“戒居慧本,最上宗乘,因甚高沙彌不受戒?”師雲:“橫吞八極。
”進雲:“如何是比丘戒?”師雲:“渾身泥水。
”“如何是菩薩戒?”師雲:“驢事未去,馬事到來。
”進雲:“三壇大戒蒙師指,應時及節是如何?”師便打。
進雲:“動容揚古路,不堕悄然機。
”師雲:“未是你境界。
”進雲:“昆侖跳上須彌。
”師便喝。
僧禮拜。
乃雲:“菩提種發,智慧燈明,戒光自口中出,毗尼從心上來。
放收無礙,持守分明。
觑破祖師巴鼻,頭頭是用;發揚自己家珍,物物成機。
牟尼珠,光明燦爛;如意寶,色相圓融。
毛吞巨海,芥納須彌。
大用現前,不存規則。
證那舍身,踏毗盧頂。
玲珑八面,運轉微塵。
總從今日顯揚去也。
”良久雲:“會麼?臘月花開無影樹,妙明心顯沒弦琴。
”揮拂子下座。
臘八圓戒上堂 雲:“突出眼睛,大地何曾有物;豁開心地,河沙總是微塵。
學戒學禅,空花亂墜;說迷說悟,寐語多端。
今日乃釋迦老子悟明本性之時,求戒大德圓滿木叉之際,山僧因齋慶贊,兩彩一賽。
所以跳入這場子裡,掀翻底掀翻,扶起底扶起,大家須着眼始得。
”以手打圓相拂卻雲:“會麼?眼中有翳須撩撥,定慧無門莫妄修。
德相人人從本有,眉橫鼻直更何求。
”擊拂子下座。
歲旦 雲:“乾坤永固,日月齊明。
律回鬥柄,揮開遍界陽春;節換桃符,發育漫空淑氣。
觸不得,背不得,擊壤讴歌,靈明自現;心不是,佛不是,棒喝交馳,機鋒不讓。
若論衲僧本分,隻宜土面灰頭;看來世俗生涯,須要攢花簇錦。
各若自守,殊見偏枯;交互融通,真風沕穆。
是以僧伽雲集,慶祝韶華,用祈天下太平,人民樂業。
且道山僧自祝一句又作麼生?”卓拄杖雲:“棒頭點出金剛眼,鑒地輝天耀古今。
”下座。
解制上堂 問:“昨朝城市歸來晚,今日升堂唱古風。
如何是古風?”師雲:“棒頭有眼明如日。
”進雲:“人天交接聞真谛,更有尖新事也無?”師雲:“棒棒打着。
”進雲:“風送好雲歸碧洞,水歸滄海作波濤。
”師雲:“為甚幹爆爆地?”問:“牢關固閉,不容走漏,今日放開,向甚麼處去?”師打雲:“隻在者裡。
”進雲:“有門無路是如何?”師打雲:“隻在者裡。
”進雲:“有路無門是如何?”師打雲:“隻在者裡。
”進雲:“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師雲:“将謂将謂。
”問:“萬裡不挂片雲,虛空突出一竅。
且道是觸是背?”師雲:“淑氣催黃鳥,睛光轉綠蘋。
”進雲:“有佛處不得住,又如何?”師雲:“梅花似玉柳如金。
”進雲:“無佛處急走過,又作麼生?”師雲:“雲在青天水在瓶。
”進雲:“坐斷兩頭,畢竟如何是他行履處?”師雲:“三十棒少你不得。
”進雲:“緊峭草鞋獰似虎,橫肩拄杖活如龍。
”師雲:“五色索未斷。
”乃雲:“普明疏曠勝山林,兇歲開罏煉自心。
薪桂米珠璎珞粥,棒雲喝月沒弦琴。
結原無拘泥,牛走解亦非行,石虎吟。
會得個中端的意,不妨随處唱玄音。
且如何是端的意?”展兩手喝一喝,下座。
萬佛期上堂 雲:“清明佳節,桃李芬芳,普利壇場,存亡獲益。
應時應節,物我同情。
禮佛禮僧,人天胥晤。
要得智行兩足,須宜事理雙修。
向此普明,參究本來;于冬制,專明其理,莊嚴福果;于春期,共修其事,理如根本,事若枝條。
根本深而枝葉盛,信心固而道場開。
自利利他,普同解脫。
求佛佛現,了悟真常。
今則集同缁素,頂禮佛名,用祈滅罪除愆,遐齡集福。
然則古德雲:‘佛之一字,我不喜聞;念佛一句,漱口三日。
’又作麼生?”舉拂子雲:“會麼?縱奪是非俱在我,超然獨立錦乾坤。
” 結制上堂 雲:“棒喝交馳,抛擲大千刹土;風雲相會,激揚向上鉗錘。
眼中無翳,不用金針撩撥;皮下有血,還須寶劍橫揮。
于是移高就下,别立門風。
拈出膠盆子,放開栗棘蓬。
一任孟八郎不顧危亡,全身拶入;待他王小二才露生涯,和贓捉敗。
顯出自家寶藏,頭頭應現;高提輪王正令,在在弘揚。
然雖如是,猶是門庭邊事,未是衲僧本分。
且如何是衲僧本分?眉毛卻在眼睛上,鼻孔依然搭上唇。
”舉先和尚于康熙九年水淹結制雲:“山僧一味放憨,撞入普明寺裡。
堪笑沒米沒柴,也要安禅打七。
”桂上座今年結制,遇此亢陽之餘,非惟柴米應用俱無,然則為生死事,大衣食因緣,不妨淡泊。
顧衆雲:“且莫憂,待落堂時,拈出古人所用之物供養去也。
”以手畫一畫雲:“謀道不謀食,參禅須着急。
打破祖師關,身心當下息。
”卓拄杖下座。
臘八上堂 問:“如何是十方同聚會?”師雲:“你從那裡來?”“如何是個個學無為?”師雲:“與你三十棒。
”“如何是此是選佛場?”師雲:“你且立半邊。
”“如何是心空及第歸?”師雲:“未到你在。
”僧拜,師便喝。
乃雲:“天空水寂鳥飛絕,月冷風高人正寒。
謾道奇哉臘八夜,誰家竈裡火無煙。
正覺山前悟卻迷,普明寺裡迷還悟。
迷悟掀翻見本真,是非脫略離窠臼。
揚眉吐舌有端由,揭地掀天憑本據。
鬼面神頭是阿誰,長來短去更由渠。
三三五五眼中花,古古今今隙中馬。
若肯從頭放下休,大家跳在粥鍋裡。
”良久雲:“會麼?果子多般任我尋,香甜滿碗從君飽。
”顧左右雲:“莫相孤負好。
”喝一喝下座。
歲旦上堂 雲:“爆竹數聲催臘去,梅花幾點送春來。
有不落去來底,請出相見。
”問:“鴛湖畔鼓角喧天,花村裡竹聲振地。
祖師家未審作何景象?”師雲:“梅花枝上日将斜。
”進雲:“師登寶座,豎拂拈椎,祝聖一句又作麼生?”師雲:“天長地久,日月齊明。
”進雲:“皇圖永固,地久天長,萬民樂業又且如何?”師雲:“家家燒柏子,處處插梅花。
”進雲:“皇安民樂從師指,本分一句是如何?”師雲:“三十棒。
”乃拈拄杖雲:“見麼?新春造化盡從者裡發生。
且道者裡又作麼生?”卓拄杖雲:“會麼?張公吃酒李公醉。
”倚杖吟雲:“萬緣放下任枯榮,應節随時物外情。
梅玉吐香呈祖意,柳金含色示無生。
村歌社舞嬌紅紫,鼓響啰鳴鬧市城。
拄杖動人春一點,拈來何處不分明。
”複卓拄杖下座。
解制紹升師領衆設齋請上堂 法隆問:“今日解制即不問,秪如方丈對聯雲‘有燈可傳,無法可說’,未審傳個甚麼燈?”師雲:“今宵正好看。
”進雲:“除卻看燈,親切請問一句。
”師雲:“切忌眼瞎。
”紹升問:“祖意西來則不問,庭前柏子意如何?”師雲:“殘雪滿枝頭。
”進雲:“卻被境轉了也。
”師雲:“你作境會麼?”進,喝一喝。
師雲:“落境了也。
”乃雲:“天上月正圓,人間燈正好。
燈月兩交輝,四衢鬧浩▆。
我家一盞祖師燈,光明遍界能長久。
不惟元夜展芬芳,▆見随時即便有。
卧官街,吃官酒,會得三三原是九。
解開布袋任縱橫,花街柳陌揚家醜。
”舉古人雲:“有一人終日吃飯,不道飽;有一人長不吃飯,不道饑;有一人論劫在途中,不離家舍;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
”今日普明則不然,“有齋時大家要飽,無飯吃束取肚皮。
要住底在堂中,東語西話;要去底不妨路上,北走南奔。
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别?”喝一喝雲:“鶴有九臯難翥翼,馬無千裡謾追風。
”下座。
法侄法隆領衆請師于湧卍禅院圓萬佛忏期上堂 問:“樊道橋邊,香雲缭繞,如何是第一要?”師雲:“大家在者裡。
”進雲:“湧卍庵中,萬佛鹹臻,如何是第二要?”師雲:“因緣湊集。
”進雲:“今日施主恭請和尚上堂,如何是第三要?”師雲:“個個眉橫鼻直。
”僧禮拜,師便打。
問:“十方聚會,禮萬功成,如何是功成一句?”師雲:“今日為衆上堂。
”進雲:“恁麼則問處分明,答處親。
”師雲:“如何是你親切處?”僧議拟,師便喝,僧亦喝。
師雲:“喝後作麼生?”進雲:“當陽一箭收功後,天下何愁不太平。
”師雲:“非君境界。
”乃雲:“天高群象正,梅柳争芬;海闊百川朝,缁素并集。
于一毫端現寶王刹,不離樊道橋邊;坐微塵裡轉大法輪,隻在湧卍庵裡。
是以于此春光明媚之際,四衆雲集,興顯道場。
福源慧海,各自滋培。
禮一佛而萬德骈臻,舉一名而千祥輻湊。
和風浩蕩,淑氣跹翩,無非妙用莊嚴,莫不玄機活潑。
獅子吼時芳草綠,象玉行處落花紅,皆我隆公法侄真實中流出。
乃至無量香雲、無量花雲、幔雲、璎珞雲、種種佛刹供養海雲,行布圓融,重重無盡。
今日圓滿之次,山僧到來,因齋慶贊,證明而已。
”以拂打○相中安土字雲:“會麼?”複擊雲:“從斯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下座。
說戒上堂 問:“昨夜雪飛千裡白,今朝迸出一輪紅。
定慧雙彰即不問,如何是沙彌得力處?”師雲:“是事如是持。
”進雲:“如何是比丘轉身處?”師雲:“堂中應缽去。
”進雲:“如何是菩薩行履處?”師雲:“拖泥帶水。
”進雲:“秪如向上一句又作麼生?”師雲:“打你腦門破。
”乃雲:“本源清淨,生死不相幹;面目現成,是非都坐斷。
堅修梵行,嚴淨毗尼,是泥裡洗土塊;參尋祖意,徹透禅關,是門外打之繞。
浮雲遮日,日體原明;物象從心,心源本淨。
非戒非禅,何持何犯?優波離無繩自縛,金頭陀有眼如盲。
好與一坑埋卻,方能自性圓融。
有個傍不肯底出來,道:‘即今和尚說戒說禅,又作麼生?’山僧好與劈頭一棒。
”雲:“會麼?明珠剖出光淩亂,換卻時人眼裡睛。
”下座。
臘八圓戒上堂 雲:“心佛衆生,三無差别;瑜伽禅教,一戒全收。
毛端現寶王刹,華台轉大法輪。
放開匝地普天,運轉冰清玉潔。
塵塵三昧,法法圓融。
不落思惟,不存規式。
觌體光明,了無挂礙。
且道圓菩薩戒普利一句作麼生道?奇哉德相人皆具,帶水拖泥要發明。
”舉世尊成道頌雲:“擡頭誰信眼生睛,堪笑瞿昙诳百靈。
若謂衆生鹹具足,如何又要睹明星。
”下座。
解制上堂 雲:“亘古亘今,空勞勞地,向甚磨處結,向甚麼處解?然則古人雲:‘無著力處正好着力,無下手處正好下手。
’不妨于結不得處打結,解不得處解散。
今則制期圓滿,理宜解散。
于是打開布袋,抛向階前。
黃金瓦礫,魚目明珠,是鐵是銅,若真若俗,一任諸人自取。
何故?分金爐既镕成色,貴賤從他自品論。
”下座。
華嚴忏期上堂 雲:“透向上乘,踏毗盧頂。
收佛刹于毫端,布真空于法界。
頭頭應現,物物全機。
象王回顧,百花林裡肆盤桓;獅子颦呻,萬卉叢中舒妙用。
到這裡,佛魔并掃,空有俱拟。
掀翻海嶽三千,踢倒須彌百億,總是當人自家受用。
不妨者裡直下承當,其或未然,山僧向第二頭舉唱去也。
”同音異口共宣揚,字字毗盧法界場。
瞻禮不妨勤忏悔,眼橫鼻直不囊藏。
下座。
圓華嚴忏期上堂 雲:“時歲艱難際,荒山勉啟期。
齋稀惟供粥,道惬共舒眉。
事理塵俱忏,身心潔自知。
今朝圓滿日,相慶喜孜孜。
”顧衆雲:“疋上不足,疋下有餘。
清苦修持,是真功德。
且道者個功德落在甚麼處?”卓拄杖雲:“會麼?雨洗淡紅花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
”下座。
結制上堂 問:“大展洪爐即不問,雪覆千山事若何?”師雲:“不消一輪日。
”進雲:“恁麼則龍得水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師雲:“非君境界。
”問:“今日結制,雪冷風高,挂卻缽囊,真機獨露,如何是真機獨露?”師雲:“滴水成冰。
”進雲:“為甚麼星分溪澗白,露灑竹松清?”師雲:“刺人眼睛。
”進雲:“一言包括乾坤外,佛祖齊教立下風。
”師雲:“學語之流。
”乃雲:“一團綿密,八面玲珑。
放收自在,縱奪自由。
毫端佛刹,左右逢原;惡辣鉗錘,自他共利。
直得興龍橋楊眉吐舌,翥鳳洲舞手蹈足。
激揚本分宗猷,振起祖翁舊業。
其奈時艱歲歉,米鮮柴稀,職事不堪酬應,無計安排。
佛法正好商量,貴乎枯寂。
是以把定牢關,不容走作。
以金剛劍斬斷命根,用肘後符驅絕生死。
管甚廚無煙,庫無粒,直是行有棒,用有喝。
一任銅頭鐵額禅和子來,個個與他腦門迸裂。
莫怪從前多意氣,已曾踏破上頭關。
”卓拄杖下座。
師誕日請上堂 問:“雪覆千山,高低普遍,奇特相逢,未審如何開導?”師雲:“頂門迸出一輪紅。
”進雲:“恁麼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去也。
”師雲:“足下未生雲。
”僧喝,師打。
問:“今日和尚大誕之辰,未審還有佛法也無?”師豎拂子雲:“會麼?”進雲:“恁麼則龍得水時添意氣,虎逢山色長威獰。
”師雲:“是誰境界?”進雲:“龍生金鳳子,沖破碧琉璃。
”師雲:“一棒打落。
”問:“花開一萬歲,桃熟九千年,如何是長生不老句?”師良久雲:“會麼?”進雲:“世界壞而不朽,山河變而不遷,莫是者個麼?”師雲:“切忌蔔度。
”乃雲:“不生不滅,觌體現前;無古無今,光明烜赫。
皓皓乎臘月蓮花,落落兮嚴冬頑石。
無眼耳鼻舌,通身八面玲珑;有色香味觸,遍體一團綿密。
洪鐘有叩則鳴,古本逢春便發。
奇特甚奇特,平常實平常。
今日因齋慶贊,不妨對衆拈出。
”喝一喝雲:“檀林精潔超群象,衍數圓僧海屋籌。
”下座。
圓比丘戒尼靜觀寶明等請上堂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師雲:“雪花遍布。
”進雲:“既是清淨法身,因何更說淨戒?”師雲:“為汝不唧溜。
”進雲:“作麼生是和尚唧溜處?”師雲:“三十棒少你不得。
”僧便喝,師雲:“你再喝看。
”僧便作禮。
問:“鐘鼓交參,請師速道。
”師雲:“今日不答話。
”進雲:“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雲:“打你三十棒。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雲:“放你三十棒。
”“如何是人境俱奪?”師雲:“速退,連退。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雲:“道來道來。
”進雲:“臨濟宗乘蒙師指,虎逢山勢事如何?”師便打,僧便喝。
問:“喚作戒則觸,不喚作戒則背,且道今日說個甚麼?”師雲:“無須鎖子。
”進雲:“動容揚古路,不堕悄然機。
”師雲:“非汝境界。
”僧便喝,師雲:“好喝,再喝,喝看。
”進雲:“不必錦上添花。
”便出。
乃雲:“梵行原無墜,分明在目前。
”如何是目前梵行?豎拂子雲:“見麼?于此見得,無邊刹海,自他不隔絲毫;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
釋迦不先,彌勒不後;不增不減,不是不非。
大千總攝,三際俱收。
如日麗中天,纖塵不昧;月臨霄漢,遍界清涼。
其或未然,今日優波離尊者從山僧口門而出,為諸戒德說三聚淨戒雲:‘清淨莫放逸,是事如是持。
’既是梵行無墜,如何又說淨戒?”顧衆雲:“會麼?雖然本有靈光在,也要工夫▆用他。
”下座。
祈嗣請上堂 問:“窮子一衣證四果,貧婆一飯感三天。
今日王俊生居士設齋請法,有何功德?”師雲:“突出難辨。
”進雲:“恁麼則有意氣時添意氣。
”師打一棒雲:“不鳳流處也風流。
”問:“打鳳羅龍即不問,法身無相是如何?”師打雲:“者個是智慧之男。
”進雲:“法眼無瑕又作麼生?”師打雲:“者個是端正之女。
”問:“普明家風即不問,請法求嗣事若何?”師豎拂雲:“者裡種取。
”進雲:“冰霜堆裡通陽氣,占斷春風花滿枝。
”師雲:“喜添眉睫。
”乃雲:“火不待日而熱,水不待月而涼。
西來妙旨,豈待披發而後顯?蓋自威音已前,直至今生,以及盡未來際,不曾少間隐沒。
上至諸佛,下及三途,情與非情,共成一體。
無佛無衆生,無人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