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遺身

關燈
唐汾州僧藏

    原典

    釋僧藏者,西河①人也。弱齡拔俗,氣茂神清,允迪循良,恪居下位。迨沾戒善,密護根塵。見仁祠必禮之,逢碩德則盡禮。苟遇僧俗施拜,乃俯偻而走,如回避令長焉。若當衆務也,則同淨人②,屈己猶臧獲③焉。見他人故衣,則潛加浣濯,别事紐縫。至于炎暑,乃脫衣入草莽間,從蚊蚋蛭唼齧虿芥,血流忍而汗洽。而恒念彌陀佛号,雖巧曆者不能定算數矣。确志冥心,未嘗少缺。及預知報盡,謂瞻病者曰:“山僧多幸,得諸天人次第來迎。”藏又言:“吾瞑目聞往淨土,聚諸上善人散花,方回此耳。正當舍壽。”合掌念佛,安然而終矣。

    注釋

    ①西河:黃河上遊南北流向一帶。

    ②淨人:未剃度而在寺院中做種種淨務之人。

    ③臧獲:古代對奴役之賤稱。

    譯文

    釋僧藏,西河(今黃河上遊南北流向一帶)人。幼年時氣茂神清,有超塵離俗之氣概,但為人十分謙恭,甘居人下。每見祠堂,必定禮拜,若有僧俗向他緻敬,則低頭彎腰,如遇見長者一樣。做起事來,猶如在寺院裡做淨務的人一樣,既勤快又無所計較。若見他人衣服髒了,就偷偷幫人洗滌;别人衣裳破了,就主動幫人縫補。每到炎夏,乃脫衣入于草叢之中,讓蠅蚊蟲蟻吸血吃肉,他雖疼痛無比,但都忍住不走。口中常念阿彌陀佛聖号,從不間斷。當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時,對去看望他的人說:“貧僧有幸,得諸天前來迎接我。”……爾後合掌念佛,安然而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