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

關燈
《指月錄》與其他經論不同,主要是由一則一則的公案組成,相對于它的源頭,即各種燈錄、語錄,并不存在思想精神上的發展變化,所以隻能在書的編集方面溯其源,就書的影響方面述其流。

     說到《指月錄》之流,則有清代聶先的《續指月錄》,較為簡單,而說到《指月錄》之源,則是非常複雜的。

    瞿氏在《指月錄》的序中說:“予垂髫則好讀竺墳,尤好宗門家言。

    ……意适處,辄手錄之。

    ”可見《指月錄》是從這些“宗門家言”中摘錄出來的。

     這些“宗門家言”到底有哪些書籍?我們從書中以夾注形式出現的附錄中提到的書名,大緻可以判定有如下著作:北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契嵩《傳法正宗記》,南宋宗杲《正法眼藏》,普濟《五燈會元》,明居頂《續傳燈錄》,唐道宣《高僧傳》,智炬《寶林傳》,北宋贊甯《續高僧傳》,惠洪《禅林僧寶傳》,《智證傳》,《林間錄》,延壽《宗鏡錄》,克勤《碧岩集》,南宋赜藏主《古尊宿語錄》,道謙《大慧普覺禅師宗門武庫》,曉瑩《羅湖野錄》,南宋法應(集)、元普會(續集)《禅宗頌古聯珠通集》,南宋宗永《宗門統要》,以及《大慧語錄》《龐居士語錄》《壇經》《雪堂和尚拾遺錄》《臨濟語錄》《聖胄集》等。

     此外正文中也明确标出了所引的一些經論。

    可見《指月錄》抄錄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辨析起來也是相當複雜的。

    下面拟從内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對《指月錄》的淵源進行辨析。

     《指月錄》内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正文,一部分是附錄。

    下面首先考察一下正文的情況。

     《指月錄》雖然沒有取名燈錄,而“指月”的意思是要人們因此書而見道,但它實際上是一種燈錄。

    其源頭就是前面流傳的各種燈錄。

    最早的燈錄應該是南唐保大十年(公元九五二年)泉州招慶寺靜禅師和筠禅師編的《祖堂集》。

    但《指月錄》當中并沒有提到這部書,内容上也沒有引用過。

     據陳士強先生考證:“《祖堂集》初刊後不久,留在國内的印本由于戰亂等原因,大多散佚。

    除北宋尚有人看過它以外,南宋以後極少有人提到過它。

    以至後人幾乎不知道有這部書。

    又由于以‘傳燈錄’為書名的,以北宋道原的《景德傳燈錄》為最早,故一般都認為《傳燈錄》是禅宗燈錄體著作的始祖。

    這從對後世的直接影響而言,是完全對的。

    ”(《佛典精解》,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版,第五五九頁至五六一頁) 所以《指月錄》所取的燈錄應該是北宋道原的《景德傳燈錄》(簡稱《傳燈錄》)、李遵勖的《天聖廣燈錄》(簡稱《廣燈錄》)、惟白的《建中靖國續燈錄》(簡稱《續燈錄》)、南宋悟(《續藏經》作“悔”)明的《聯燈會要》(簡稱《聯燈》)、正受的《嘉泰普燈錄》(簡稱《普燈錄》)、普濟的《五燈會元》(簡稱《會元》)、明居頂的《續傳燈錄》。

     應該取自這些燈錄,實際是不是真的取自這些燈錄呢?從書中附錄看,《傳燈錄》《會元》《續傳燈錄》是肯定的,其他燈錄則沒有明确說明。

    附錄中有時隻說“燈錄”二字,到底是指哪一部燈錄,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不光是指《傳燈錄》。

    因為《傳燈錄》隻收到南嶽下第九世、青原下第十一世,而《指月錄》在此後的世系中仍然出現“《燈錄》雲”之類字樣。

     例如六祖下第十五世《丞相張商英居士章》便有“《燈錄》《武庫》皆不載其頌”語,六祖下第十六世《安吉州道場明辨禅師章》附錄中有“與《燈錄》小異,附志于此”語。

    這兩處說的《燈錄》肯定不是《傳燈錄》。

    書中六祖下第十三世之前的附錄中也常常出現“燈錄”的字樣,這些《燈錄》具體指哪一部燈錄,隻能具體考察了。

     在衆多的燈錄當中,對于《指月錄》來說,《五燈會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義。

    隻要對照一下兩部書就會發現,《指月錄》在摘抄過程中盡管參照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