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六祖下第十二世
關燈
小
中
大
師呵斥洪準。
洪準說:“和尚即使厭棄人世,可是慈明的道法靠誰傳揚呢?”這才整理衣服起身,此時火已燒到了床上。
禅師因這次火災受牽連入獄,被獄吏百般拷問毒打,禅師都平靜地把過錯引到自己身上,不連累别人,隻是不吃東西而已。
兩個月後得到釋放,胡須頭發都沒剪,隻剩下皮包骨了。
真點胸到中途接他,看了不禁流下眼淚,說:“師兄,怎麼弄成這個樣子?”禅師呵斥他說:“這個俗漢!”真點胸不禁向禅師下拜。
原典 師風度凝遠,叢林中有終身未嘗見其破顔者。
居積翠①時,一夕燕坐,間光燭室,戒侍者令勿言。
熙甯二年②三月十六日,四祖演長老③通法嗣書,上堂:“山僧才輕德薄,豈堪人師?蓋不昧本心,不欺諸聖,未免生死;今免生死,未出輪回;今出輪回,未得解脫;今得解脫,未得自在;今得自在,所以大覺世尊于燃燈佛所無一法可得,六祖夜半于黃梅又傳個什麼?”乃說偈曰: 得不得,傳不傳,歸根得旨複何言? 憶得首山曾漏洩,新婦騎驢阿家牽④。
翌日午時,端坐示寂。
阇維⑤得五色舍利。
塔于前山。
注釋 ①?積翠:寺名,位于黃檗山(在今江西省内)。
②?熙甯二年:宋神宗年号,公元一〇六九年。
③?四祖演長老:指四祖山演長老。
四祖山,位于湖北黃梅縣西北,又稱破頭山、破額山。
唐武德七年(公元六二四年),禅宗四祖道信住于此,改名雙峰山,并就地築庵,稱正覺寺、四祖寺。
④?新婦騎驢阿家牽:婆婆為新媳婦牽驢,比喻事理颠倒。
⑤?阇維:荼毗,指僧死後火化。
譯文 慧南禅師風度閑凝淡遠,禅林中有人一生沒有看他笑過。
居住在積翠寺時,有一天晚上,多種光同時照亮屋室,禅師告誡侍者不要說。
宋神宗熙甯二年(公元一〇六九年)三月十六日,四祖山演長老寄來傳承法嗣的書信,禅師上堂說:“我才輕德薄,怎能做别人的導師?一般來說不隐瞞自己本心,不欺騙諸位聖明,還是不能免除生死之念;如今免除生死之念,還是超不出輪回;如今超出輪回,還是沒能解脫;如今得到解脫,還沒有得到自在;如今得到自在,所以才大為覺悟世尊在燃燈佛那裡沒有一法可以得到,六祖半夜在黃梅大師那裡又得到個什麼?”于是說偈道:“得不得之得,傳不傳之傳,歸根到頭得知禅旨還用什麼語言?記得在首山之上曾經洩漏,新媳婦騎驢婆婆為她拉牽。
”第二天午時,端坐圓寂。
火化得五色舍利。
在山前建塔。
袁州楊岐方會禅師 原典 袁州①楊岐②方會禅師,袁州宜春③冷氏子。
少警敏,不事筆研,及出家閱經典,辄自神會。
折節④參老宿慈明,自南源徙道吾、石霜,師皆佐之,總院事。
依之雖久,然未有省發。
每咨參,明曰:“庫司⑤事繁,且去。
”他日又問,明曰:“監寺異日兒孫遍天下在,何用忙為?” 一日明适出,雨忽作,師偵之小徑,既見遂住曰:“這老漢,今日須與我說,不說打你去!”明曰:“監寺知是般事便休。
”語未卒,師大悟,即拜于泥塗。
注釋 ①?袁州:在今江西省萍鄉市和新渝以西的袁水流域。
治所在宜春。
②?楊岐:山名,也叫岐山。
世傳為楊朱泣岐處,故名。
有普通院,唐甄叔禅師創置,後方會禅師入居,名聲才大了起來。
③?宜春:今江西省宜春市。
④?折節:原為改變平日的志節行為,而此處指轉而去參禮德高望重的禅師。
⑤?庫司:為禅林六知事之一。
又稱都寺、都總、都監寺、都管。
即統轄事務的最高職位。
譯文 袁州楊岐方會禅師,是袁州宜春冷家之子。
少年時機靈敏銳,不太在筆研文字上用心,等到出家後閱讀經典,自己就能心領神會。
轉而去參禮德高望重的慈明禅師,慈明從南源遷徙到道吾、石霜山,方會禅師都一直幫助出力,總管寺院事務。
可是跟随這麼長時間,卻沒有省悟發現。
每次咨詢參問,慈明都說:“庫司事務繁多,先去吧。
”有
洪準說:“和尚即使厭棄人世,可是慈明的道法靠誰傳揚呢?”這才整理衣服起身,此時火已燒到了床上。
禅師因這次火災受牽連入獄,被獄吏百般拷問毒打,禅師都平靜地把過錯引到自己身上,不連累别人,隻是不吃東西而已。
兩個月後得到釋放,胡須頭發都沒剪,隻剩下皮包骨了。
真點胸到中途接他,看了不禁流下眼淚,說:“師兄,怎麼弄成這個樣子?”禅師呵斥他說:“這個俗漢!”真點胸不禁向禅師下拜。
原典 師風度凝遠,叢林中有終身未嘗見其破顔者。
居積翠①時,一夕燕坐,間光燭室,戒侍者令勿言。
熙甯二年②三月十六日,四祖演長老③通法嗣書,上堂:“山僧才輕德薄,豈堪人師?蓋不昧本心,不欺諸聖,未免生死;今免生死,未出輪回;今出輪回,未得解脫;今得解脫,未得自在;今得自在,所以大覺世尊于燃燈佛所無一法可得,六祖夜半于黃梅又傳個什麼?”乃說偈曰: 得不得,傳不傳,歸根得旨複何言? 憶得首山曾漏洩,新婦騎驢阿家牽④。
翌日午時,端坐示寂。
阇維⑤得五色舍利。
塔于前山。
注釋 ①?積翠:寺名,位于黃檗山(在今江西省内)。
②?熙甯二年:宋神宗年号,公元一〇六九年。
③?四祖演長老:指四祖山演長老。
四祖山,位于湖北黃梅縣西北,又稱破頭山、破額山。
唐武德七年(公元六二四年),禅宗四祖道信住于此,改名雙峰山,并就地築庵,稱正覺寺、四祖寺。
④?新婦騎驢阿家牽:婆婆為新媳婦牽驢,比喻事理颠倒。
⑤?阇維:荼毗,指僧死後火化。
譯文 慧南禅師風度閑凝淡遠,禅林中有人一生沒有看他笑過。
居住在積翠寺時,有一天晚上,多種光同時照亮屋室,禅師告誡侍者不要說。
宋神宗熙甯二年(公元一〇六九年)三月十六日,四祖山演長老寄來傳承法嗣的書信,禅師上堂說:“我才輕德薄,怎能做别人的導師?一般來說不隐瞞自己本心,不欺騙諸位聖明,還是不能免除生死之念;如今免除生死之念,還是超不出輪回;如今超出輪回,還是沒能解脫;如今得到解脫,還沒有得到自在;如今得到自在,所以才大為覺悟世尊在燃燈佛那裡沒有一法可以得到,六祖半夜在黃梅大師那裡又得到個什麼?”于是說偈道:“得不得之得,傳不傳之傳,歸根到頭得知禅旨還用什麼語言?記得在首山之上曾經洩漏,新媳婦騎驢婆婆為她拉牽。
”第二天午時,端坐圓寂。
火化得五色舍利。
在山前建塔。
袁州楊岐方會禅師 原典 袁州①楊岐②方會禅師,袁州宜春③冷氏子。
少警敏,不事筆研,及出家閱經典,辄自神會。
折節④參老宿慈明,自南源徙道吾、石霜,師皆佐之,總院事。
依之雖久,然未有省發。
每咨參,明曰:“庫司⑤事繁,且去。
”他日又問,明曰:“監寺異日兒孫遍天下在,何用忙為?” 一日明适出,雨忽作,師偵之小徑,既見遂住曰:“這老漢,今日須與我說,不說打你去!”明曰:“監寺知是般事便休。
”語未卒,師大悟,即拜于泥塗。
注釋 ①?袁州:在今江西省萍鄉市和新渝以西的袁水流域。
治所在宜春。
②?楊岐:山名,也叫岐山。
世傳為楊朱泣岐處,故名。
有普通院,唐甄叔禅師創置,後方會禅師入居,名聲才大了起來。
③?宜春:今江西省宜春市。
④?折節:原為改變平日的志節行為,而此處指轉而去參禮德高望重的禅師。
⑤?庫司:為禅林六知事之一。
又稱都寺、都總、都監寺、都管。
即統轄事務的最高職位。
譯文 袁州楊岐方會禅師,是袁州宜春冷家之子。
少年時機靈敏銳,不太在筆研文字上用心,等到出家後閱讀經典,自己就能心領神會。
轉而去參禮德高望重的慈明禅師,慈明從南源遷徙到道吾、石霜山,方會禅師都一直幫助出力,總管寺院事務。
可是跟随這麼長時間,卻沒有省悟發現。
每次咨詢參問,慈明都說:“庫司事務繁多,先去吧。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