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未詳法嗣

關燈
師子捉兔

    原典

    昔有一老宿①,因僧問:“師子②捉兔,亦全其力;捉象,亦全其力,未審全個什麼力?”老宿曰:“不欺之力。”

    注釋

    ①?老宿:高僧。

    ②?師子:獅子。

    譯文

    過去有一位高僧,因和尚問他:“獅子捉兔子,也使盡全身力氣;捉大象時,也盡他全身之力,不知道全的是什麼力?”回答說:“不欺之力。”

    婆子燒庵

    原典

    昔有婆子,供養一庵主①。經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麼時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女子舉似婆。婆曰:“我二十年隻供養得個俗漢!”遂遣出,燒卻庵。

    注釋

    ①?庵主:創建庵寺之人。原通于僧俗。近世之庵主,則多指尼僧。

    譯文

    過去有一位婆婆,供養一個庵主。過了二十年,常常派一個二八年華的女子送飯侍候。有一天命女子抱住庵主說:“正在那個時候怎樣?”庵主說:“枯木倚靠着寒冷的岩石,三冬裡沒有一絲暖氣。”女子回來學給婆婆聽。婆婆說:“我二十年來,隻供養一個俗漢!”于是将庵主趕出,燒了庵房。

    婆子到趙州

    原典

    昔有婆子臨齋①,入趙州②法堂,雲:“這一堂師僧,總是婆婆生得底,唯有大底孩兒五逆③不孝。”州才顧視,婆便出去。

    注釋

    ①?齋:過中午不食為齋。又素食曰齋。

    ②?趙州:趙州從谂禅師。

    ③?五逆:又叫五無間業。罪惡極逆于理,所以叫作逆。

    譯文

    過去有個婆婆臨齋時,進入趙州從谂禅師的法堂,說:“這一堂禅師僧人,都是婆婆生的,隻有大的孩子五逆不孝。”趙州才擡眼去看,婆婆已經出去了。

    跨驢人

    原典

    昔有跨驢人,問衆僧何往。僧曰:“道場①去。”其人曰:“何處不是道場?”僧毆之曰:“這漢沒道理,向道場裡跨驢不下。”

    注釋

    ①?道場:含義甚多,供佛祭祀之所、修行學道之處、某些法會,都可以稱為道場。

    譯文

    過去有一個騎驢的人,問一群和尚到什麼地方去。和尚說:“往道場去。”那個人說:“什麼地方不是道場?”衆和尚揍他說:“這個漢子好沒道理,到道場裡騎驢還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