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六祖下第二世

關燈
①問曰:“吃酒肉即是,不吃即是?”師曰:“若吃是中丞②祿,不吃是中丞福。

    ” 注釋 ①?廉使:唐景龍二年設置十道按察使,巡察各道吏治。

    開元二十二年又設置十道采訪處置使,後改為觀察處置使。

    省稱廉使。

     ②?中丞:唐時為禦史台之長官。

     譯文 洪州的廉使問:“吃酒肉對,還是不吃對?”道一禅師說:“如果吃是中丞的祿位,不吃則是中丞在造福。

    ” 南嶽石頭希遷禅師 原典 南嶽石頭希遷禅師,端州高要①陳氏子。

    母懷師則不能茹葷。

    幼而徇齊②。

    既冠③,然諾自許。

    鄉民多殺牛祀鬼神,師數毀祠奪牛歸,歲恒數十。

    後造曹溪得度,見青原得法。

     注釋 ①?高要:縣名,屬廣東省。

     ②?徇齊:敏慧。

     ③?冠:成人。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成人禮,結發戴冠。

     譯文 南嶽石頭希遷禅師,是端州高要陳家之子。

    母親懷他的時候就不能吃葷腥的東西。

    從小就非常聰明。

    長大以後,以堅決實踐諾言自許。

    當地的鄉民們常常殺牛祭祀鬼神,希遷經常毀掉祠堂奪牛回來,每年都有數十頭。

    後來到曹溪得以剃度為僧,參問青原行思禅師而得見佛法。

     原典 一日原問師曰:“有人道嶺南①有消息。

    ”師曰:“有人不道嶺南有消息。

    ”曰:“若恁麼,大藏小藏②從何而來?”師曰:“盡從這裡去。

    ”原然之。

     注釋 ①?嶺南:這裡指六祖惠能大師住地曹溪。

     ②?大藏小藏:禅林中以《華嚴經》《寶積經》《般若經》《涅槃經》等八四一卷為四大部經。

    若對一切經稱“大藏”,則此四大部經稱“小藏”。

     譯文 一天青原對希遷禅師說:“有人說嶺南有消息。

    ”禅師說:“有人不說嶺南有消息。

    ”青原說:“如果是那樣,大藏小藏是從哪兒來的?”禅師說:“都從這裡去。

    ”青原肯定了他的回答。

     原典 門人道悟問:“曹溪意旨誰人得?”師曰:“會佛法人得。

    ”曰:“師還得否?”師曰:“不得。

    ”曰:“為什麼不得?”曰:“我不會佛法。

    ” 僧問:“如何是解脫?”師曰:“誰縛汝?”問:“如何是淨土①?”師曰:“誰垢汝?”問:“如何是涅槃?”曰:“誰将生死與汝?” 注釋 ①?淨土:謂莊嚴潔淨,沒有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的世界。

     譯文 學生道悟問:“曹溪大師的意旨是什麼人得去了?”希遷禅師說:“會佛法的人得到了。

    ”道悟問:“師父您得到了嗎?”禅師說:“沒得。

    ”道悟說:“為什麼沒得?”禅師說:“我不會佛法。

    ” 僧人問:“什麼是解脫?”希遷禅師說:“誰束縛你了?”問:“什麼是淨土?”禅師說:“誰污垢你了?”問:“什麼是涅槃?”禅師說:“誰把生死給你了?” 原典 師問新到:“從什麼處來?”曰:“江西來。

    ”師曰:“見馬大師否?”曰:“見。

    ”師乃指一橛柴曰:“馬師何似這個?”僧無對。

    卻回舉似①馬祖。

    祖曰:“汝見橛柴大小?”曰:“沒量大。

    ”祖曰:“汝甚有力。

    ”曰:“何也?”祖曰:“汝從南嶽負一橛柴來,豈不是有力?” 注釋 ①?舉似:稱引似原來情形。

     譯文 希遷禅師問新來的僧人:“從什麼地方來?”回答說:“從江西來。

    ”禅師說:“見到馬大師了嗎?”回答說:“見到了。

    ”禅師便指着一截木柴說:“馬大師像不像這個?”僧人無言以對。

    回去以後學給馬祖聽。

    馬祖說:“你看到的那截木柴有多大?”僧人說:“沒有邊那麼大。

    ”馬祖說:“你很有力氣。

    ”僧人說:“為什麼?”馬祖說:“你從南嶽背一截木柴來,難道不是很有力氣嗎?” 原典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問取露柱①。

    ”曰:“學人不會。

    ”師曰:“我更不會。

    ” 注釋 ①?露柱:立于堂外正面的兩根柱子。

     譯文 有人問:“什麼是初祖達磨大師從西土來中國傳授的旨意?”希遷禅師說:“去問露柱吧。

    ”那人說:“學人不領會。

    ”禅師說:“我更不領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