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篇第十五

關燈
儒者稱聖人之生,不因人氣,更禀精于天。

    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卨母吞燕卵而生卨,故殷姓曰子。

    後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後稷,故周姓曰姬。

    《詩》曰:“不坼不副”。

    是生後稷。

    說者又曰:“禹、卨逆生,闿母背而出;後稷順生,不坼不副。

    不感動母體,故曰“不坼不副”。

    逆生者子孫逆死,順生者子孫順亡。

    故桀、纣誅死,赧王奪邑”。

    言之有頭足,故人信其說;明事以驗證,故人然其文。

    谶書又言:“堯母慶都野出,赤龍感己,遂生堯”。

    《高祖本紀》言:劉媪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

    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見蛟龍于上。

    已而有身,遂生高祖。

    其言神驗,文又明着,世儒學者,莫謂不然。

    如實論之,虛妄言也。

     彼《詩》言“不坼不副”,言其不感動母體,可也;言其母背而出,妄也。

    夫蟬之生複育也,闿背而出。

    天之生聖子,與複育同道乎?兔吮毫而懷子,及其子生,從口而出。

    案禹母吞薏苡,卨母咽燕卵,與兔吮毫同實也。

    禹、卨之母生,宜皆從口,不當闿背。

    夫如是,闿背之說,竟虛妄也。

    世間血刃死者多,未必其先祖初為人者生時逆也。

    秦失天下,閻樂斬胡亥,項羽誅子嬰。

    秦之先祖伯翳,豈逆生乎?如是為順逆之說,以驗三家之祖,誤矣。

     且夫薏苡,草也;燕卵,鳥也;大人迹,土也,三者皆形,非氣也,安能生人?說聖者,以為禀天精微之氣,故其為有殊絕之知。

    今三家之生,以草、以鳥、以土,可謂精微乎?天地之性,唯人為貴,則物賤矣。

    今貴人之氣,更禀賤物之精,安能精微乎?夫令鸠雀施氣于雁鹄,終不成子者,何也?鸠雀之身小,雁鹄之形大也。

    今燕之身不過五寸,薏苡之莖不過數尺,二女吞其卵實,安能成七尺之形乎?爍一鼎之銅,以灌一錢之形,不能成一鼎,明矣。

    今謂大人天神,故其迹巨。

    巨迹之人,一鼎之爍銅也;姜原之身,一錢之形也。

    使大人施氣于姜原,姜原之身小,安能盡得其精?不能盡得其精,則後稷不能成人。

    堯、高祖審龍之子,子性類父,龍能乘雲,堯與高祖亦宜能焉。

    萬物生于土,各似本種;不類土者,生不出于土,土徒養育之也。

    母之懷子,猶土之育物也。

    堯、高祖之母,受龍之施,猶土受物之播也。

    物生自類本種,夫二帝宜似龍也。

    且夫含血之類,相與為牝牡;牝牡之會,皆見同類之物。

    精感欲動,乃能授施。

    若夫牡馬見雌牛,雄雀見牝雞,不相與合者,異類故也。

    今龍與人異類,何能感于人而施氣?或曰:夏之衰,二龍鬥于庭,吐漦于地。

    龍亡漦在,椟而藏之。

    至周幽王發出龍漦,化為玄鼋,入于後宮,與處女交,遂生褒姒。

    玄鼋與人異類,何以感于處女而施氣乎?夫玄鼋所交非正,故褒姒為禍,周國以亡。

    以非類妄交,則有非道妄亂之子。

    今堯、高祖之母,不以道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