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地第五十七

關燈
苦惡。

    常以冬少事之時,令甲士以更次益薪,積之水旁,州大夫将之,唯毋後時。

    其積薪也,以事之已。

    其作土也,以事未起,天地和調,日有長久。

    以此觀之,其利百倍。

    故常以毋事具器,有事用之,水常可制,而使毋敗,此謂素有備而豫具者也。

    ”桓公曰:“當何時作之。

    ”管子曰:“春三月,天地乾燥,水糾列之時也,山川涸落,天氣下,地氣上,萬物交通,故事已,新事未起,草木荑,生可食,寒暑調,日夜分,分之後,夜日益短,晝日益長,利以作土功之事,土乃益剛,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

    地有不生草者,必為之囊,大者為之堤,小者為之防,夾水四道,禾稼不傷。

    歲埤增之,樹以荊棘,以固其地;雜之以柏楊,以備決水,民得其饒,是謂流膏。

    令下貧守之,往往而為界,可以毋敗。

    當夏三月,天地氣壯,大暑至,萬物榮華,利以疾薅,殺草蟉。

    使令不欲擾,命曰不長。

    不利作土功之事,放農焉。

    利皆耗十分之五,土功不成。

    當秋三月,山川百泉踴,雨下降,山水出,海路距,雨露屬,天地湊汐,利以疾作,收斂毋留,一日把,百日餔,民毋男女皆行于野,不利作土功之事,濡濕日生,土弱難成,利耗什分之六,土工之事亦不立。

    當冬三月,天地閉藏,暑雨止,大寒起,萬物實熟,利以填塞空郤,繕邊城,塗郭術,平度量,正權衡,虛牢獄,實廥倉,君修樂,與神明相望,凡一年之事畢矣,舉有功,賞賢,罰有罪,颉有司之吏而第之。

    不利作土工之事,利耗什分之七。

    土剛不立。

    晝日益短,而夜日益長,利以作室,不利以作堂。

    四時以得,四害皆服。

    ”桓公曰:“寡人悖,不知四害之服,奈何?”管仲對曰:“冬作土功,發地藏,則夏多暴雨,秋霖不止。

    春不收枯骨朽脊,伐枯木而去之,則夏旱至矣,夏有大露原煙,噎下百草,人采食之,傷人,人多疾病而不止,民乃恐殆;君令五官之吏與三老、裡有司、伍長、行裡順之,令之家起火為溫,其田及宮中皆蓋井,毋令毒下。

    及食器将飲傷人,有下蟲傷禾稼。

    凡天菑害之下也,君子謹避之,故不八九死也。

    大寒大暑,大風大雨,其至不時者,此謂四刑。

    或遇以死,或遇以生,君子避之,是亦傷人,故吏者所以教順也,三老、裡有司、伍長者,所以為率也。

    五者已具,民無願者,願其畢也。

    故常以冬日順三老、裡有司、伍長,以冬賞罰,使各應其賞而服其罰,五者不可害,則君之法犯矣,此示民而易見,故民不比也。

    ”桓公曰:“凡一年之中十二月,作土功,有時則為之,非其時而敗,将何以待之?”管仲對曰:“常令水官之吏,冬時行堤防,可治者。

    章而上之都,都以春少事作之,已作之後,常案行,堤有毀,作大雨,各葆其所可治者趣治,以徒隸給大雨,堤防可衣者衣之,沖水可據者據之,終歲以毋敗為固,此謂備之常時。

    禍何從來?所以然者,獨水蒙壤自塞而行者,江河之謂也。

    歲高其堤,所以不沒也。

    春冬取土于中,秋夏取土于外,瘘水入之,不能為敗。

    ”桓公曰:“善!仲父之語寡人畢矣;然則寡人何事乎哉?前為寡人教側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