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令不怠。
謂此美行,鈴可常為,叉可報複。
會通其人,又令至於喜悅者也。
以他人之庶引驗以結往,明疑疑而去之。
言既稱行厲志,令其喜悅,然後以他人庶幾於此者引之以為成驗,以結已往之心,又明已疑疑至誠。
如是而去之,鈴思已#33而不忘也#34。
卻語者,察伺短也。
言卻語之道,鈴察伺彼短也。
故言#35多必有數短之處,識其短驗之。
言多不能無短,既察知其短,鈴記識之,以取驗之相也#36。
動以忌諱,示以時禁。
既有其短,則以忌諱動之,時禁示之,其人因以懷懼。
然後結以安其心,收語蓋藏而卻之。
其人既以懷懼,叉有求服之情,然後結以誠信,以安其懼心。
其向語蓋利而卻之,則其人之恩威固以深矣。
無見己之所不能於多方之人。
既藏向語,又戒之日:勿於多方人前,見其所不能也。
攝心者,謂逢好學仗術者,則為之稱遠。
欲将攝取彼心,見其好學使衛,則為作聲譽,令#37遠近知之也。
方驗之道#38,驚以奇怪,人系其心於己。
既為作聲譽,方且以道驗其仗衍,又以奇怪從而驚動之。
如此,則彼人心系於己也。
效之於人#39,驗去亂其前,吾歸誠於己。
人既系心於己,又效之於時人,驗之於往賢,然後更理其前所為,謂之日:吾所以然者,歸誠於彼人之己。
如此,則賢人之心可得,而攝亂者理也。
遭淫色酒者為之術,音樂動之,以為必死,生日少之憂。
言将欲攝#40愚人之心,見淫酒色者為之衍,音樂之可說。
又以過於酒色,秘之死地,生日喊少。
以此可憂之事,以感動之也。
喜以自所不見之事,終可以觀漫瀾之命,使有後會。
又以音樂之事彼所不見者,以喜悅之言終以可觀,何叉淫於酒色。
若能好此,則性命漫瀾而無極,終會於永年。
愚人非可以道勝說,故推音樂可以攝其心。
守義者謂守以人義,探心在内以合也。
義,宜也。
宜探其内心,随其人所宜,遂人所欲以合之也。
探心深得其主也,從外制内,事有系曲#41而随也。
既探知其心,所以得主深也。
得心既深,故能從外制内。
内由我制,則何事不行。
故事有所屬,莫不由随之也。
故小人比人,則左道而用之,至能敗家奪國。
小人,以探心之衛來比於君子,鈴以左道用權。
凡事非公正者,皆日小人。
反道亂常,害賢伐善,所用者左,所違者公,百慶昏亡,萬機曠紊,家破國奪,不亦宜乎。
非賢智不能守家以義,不能守國以道。
聖人所貴道微妙者,誠以其可以轉危為安,救亡使存也。
道,謂中經之道也。
鬼谷子卷下竟 #1『邪』嘉慶本作『禦』。
#2『人』嘉慶本作『大』。
#3『然養事之』嘉慶本作『然則養神之所一。
#4『衛之有道由舍』嘉慶本作『衛者,道之由舍』。
#5『神』原缺,據嘉慶本補。
#6『則』原缺,據嘉慶本補。
#7『有』原缺,據嘉慶本補。
#8此句嘉慶本作『故心之所行不錯』。
#9『不審着』嘉慶本作『故總不審矣』。
#10『故計謀之慮,務在實意。
實意必從心術始』,據嘉慶本考證為正文,下注為:實意,則計謀得。
故日務在實意。
實意由於心安。
故日必在心衛始也。
#11『定』嘉慶本作『宅』。
#12『矣』原缺,據嘉慶本補。
#13『職』嘉慶本作『威』。
#14『其』原缺,據嘉慶本補。
#15『敬』嘉慶本作『勢』。
#16『失』嘉慶本作『衰』。
#17『齊』原作『變』,據嘉慶本改。
#18『義』嘉慶本無。
#19『彰』嘉慶本作『動』。
#20『覆』原缺,據嘉慶本補。
#21『法』嘉慶本作『懷』。
#22『理』嘉慶本作『兆』。
#23『兆動』嘉慶本作『動理』。
#24『失事』嘉慶本作『夫事變』。
#25『追』嘉慶本作『沮』。
#26自『而能』至此,原缺,據嘉慶本補。
#27『故』原缺,據嘉慶本補。
#28『道非義』嘉慶本作『逆非衰』。
#29『禍』嘉慶本作『過』。
#30『厭後昌盛』嘉慶本作『浸昌浸盛』。
#31『不悲不是』嘉慶本作『悲是』。
#32『解』嘉慶本作『執』。
#33『已』原缺,據嘉慶本補。
#34『忘也』原缺,據嘉慶本補。
#35『言』原缺,據嘉慶本補。
#36『以取驗之相也』嘉慶本作『取驗以明也』。
#37『令』原為『合』,據嘉慶本改。
#38『道』原缺,據嘉慶本補。
#39『人』原為『驗』,據嘉慶本改。
#40『攝』嘉慶本作『探』。
#41『曲』原為『由』,據嘉慶本改。
謂此美行,鈴可常為,叉可報複。
會通其人,又令至於喜悅者也。
以他人之庶引驗以結往,明疑疑而去之。
言既稱行厲志,令其喜悅,然後以他人庶幾於此者引之以為成驗,以結已往之心,又明已疑疑至誠。
如是而去之,鈴思已#33而不忘也#34。
卻語者,察伺短也。
言卻語之道,鈴察伺彼短也。
故言#35多必有數短之處,識其短驗之。
言多不能無短,既察知其短,鈴記識之,以取驗之相也#36。
動以忌諱,示以時禁。
既有其短,則以忌諱動之,時禁示之,其人因以懷懼。
然後結以安其心,收語蓋藏而卻之。
其人既以懷懼,叉有求服之情,然後結以誠信,以安其懼心。
其向語蓋利而卻之,則其人之恩威固以深矣。
無見己之所不能於多方之人。
既藏向語,又戒之日:勿於多方人前,見其所不能也。
攝心者,謂逢好學仗術者,則為之稱遠。
欲将攝取彼心,見其好學使衛,則為作聲譽,令#37遠近知之也。
方驗之道#38,驚以奇怪,人系其心於己。
既為作聲譽,方且以道驗其仗衍,又以奇怪從而驚動之。
如此,則彼人心系於己也。
效之於人#39,驗去亂其前,吾歸誠於己。
人既系心於己,又效之於時人,驗之於往賢,然後更理其前所為,謂之日:吾所以然者,歸誠於彼人之己。
如此,則賢人之心可得,而攝亂者理也。
遭淫色酒者為之術,音樂動之,以為必死,生日少之憂。
言将欲攝#40愚人之心,見淫酒色者為之衍,音樂之可說。
又以過於酒色,秘之死地,生日喊少。
以此可憂之事,以感動之也。
喜以自所不見之事,終可以觀漫瀾之命,使有後會。
又以音樂之事彼所不見者,以喜悅之言終以可觀,何叉淫於酒色。
若能好此,則性命漫瀾而無極,終會於永年。
愚人非可以道勝說,故推音樂可以攝其心。
守義者謂守以人義,探心在内以合也。
義,宜也。
宜探其内心,随其人所宜,遂人所欲以合之也。
探心深得其主也,從外制内,事有系曲#41而随也。
既探知其心,所以得主深也。
得心既深,故能從外制内。
内由我制,則何事不行。
故事有所屬,莫不由随之也。
故小人比人,則左道而用之,至能敗家奪國。
小人,以探心之衛來比於君子,鈴以左道用權。
凡事非公正者,皆日小人。
反道亂常,害賢伐善,所用者左,所違者公,百慶昏亡,萬機曠紊,家破國奪,不亦宜乎。
非賢智不能守家以義,不能守國以道。
聖人所貴道微妙者,誠以其可以轉危為安,救亡使存也。
道,謂中經之道也。
鬼谷子卷下竟 #1『邪』嘉慶本作『禦』。
#2『人』嘉慶本作『大』。
#3『然養事之』嘉慶本作『然則養神之所一。
#4『衛之有道由舍』嘉慶本作『衛者,道之由舍』。
#5『神』原缺,據嘉慶本補。
#6『則』原缺,據嘉慶本補。
#7『有』原缺,據嘉慶本補。
#8此句嘉慶本作『故心之所行不錯』。
#9『不審着』嘉慶本作『故總不審矣』。
#10『故計謀之慮,務在實意。
實意必從心術始』,據嘉慶本考證為正文,下注為:實意,則計謀得。
故日務在實意。
實意由於心安。
故日必在心衛始也。
#11『定』嘉慶本作『宅』。
#12『矣』原缺,據嘉慶本補。
#13『職』嘉慶本作『威』。
#14『其』原缺,據嘉慶本補。
#15『敬』嘉慶本作『勢』。
#16『失』嘉慶本作『衰』。
#17『齊』原作『變』,據嘉慶本改。
#18『義』嘉慶本無。
#19『彰』嘉慶本作『動』。
#20『覆』原缺,據嘉慶本補。
#21『法』嘉慶本作『懷』。
#22『理』嘉慶本作『兆』。
#23『兆動』嘉慶本作『動理』。
#24『失事』嘉慶本作『夫事變』。
#25『追』嘉慶本作『沮』。
#26自『而能』至此,原缺,據嘉慶本補。
#27『故』原缺,據嘉慶本補。
#28『道非義』嘉慶本作『逆非衰』。
#29『禍』嘉慶本作『過』。
#30『厭後昌盛』嘉慶本作『浸昌浸盛』。
#31『不悲不是』嘉慶本作『悲是』。
#32『解』嘉慶本作『執』。
#33『已』原缺,據嘉慶本補。
#34『忘也』原缺,據嘉慶本補。
#35『言』原缺,據嘉慶本補。
#36『以取驗之相也』嘉慶本作『取驗以明也』。
#37『令』原為『合』,據嘉慶本改。
#38『道』原缺,據嘉慶本補。
#39『人』原為『驗』,據嘉慶本改。
#40『攝』嘉慶本作『探』。
#41『曲』原為『由』,據嘉慶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