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

關燈
時解釋?此庸人之行,而君子不由也。

     恕人有六:或彼識見有不到處,或彼聽聞有未真處,或彼力量有不及處,或彼心事有所苦處,或彼精神有所忽處,或彼微意有所在處。

    先此六恕而命之不從,教之不改,然後可罪也已。

    是以君子教人而後責人,體人而後怒人。

     直友難得,而吾又拒以諱過之聲色;佞人不少,而吾又接以喜谀之意态。

    嗚呼!欲不日入于惡也難矣。

     笞、杖、徒、流、死,此五者小人之律今也;禮、義、廉、恥,此四者君子之律令也。

    小人犯津令刑于有司,君子犯律令刑于公論。

    雖然,刑罰濫及,小人不懼,何也?非至當之刑也;毀謗交攻,君子不懼,何也?非至公之論也。

     情不足而文之以言,其言不可親也;誠不足而文之以貌,其貌不足信也。

    是以天下之事貴真,真不容掩,而見之言貌,其可親可信也夫! 勢、利、術、言,此四者公道之敵也。

    炙手可熱則公道為屈,賄賂潛通則公道為屈,智巧陰投則公道為屈,毀譽肆行則公道為屈。

    世之冀幸受誣者,不啻十五也,可慨夫! 聖人處世隻于人情上做工夫,其于人情又隻于未言之先、不言之表上做工夫。

     美生愛,愛生狎,狎生玩,玩生驕,驕生悍,悍生死。

     禮是聖人制底,情不是聖人制底。

    聖人緣情而生禮,君子見禮而得情。

    衆人以禮視禮,而不知其情,由是禮為天下虛文,而崇真者思棄之矣。

     人到無所顧惜時,君父之尊不能使之嚴,鼎镬之威不能使之懼,千言萬語不能使之喻,雖聖人亦無如之何也已。

    聖人知其然也,每養其體面,體其情私,而不使至于無所顧惜。

     稱人以顔子,無不悅者,忘其貧賤而夭;稱人以桀、纣、盜跖,無不怒者,忘其富貴而壽。

    好善惡惡之同然如此,而作人卻與桀、纣、盜跖同歸,何惡其名而好其實耶? 今人骨肉之好不終,隻為看得爾我二字太分曉。

     聖人制禮本以體人情,非以拂之也。

    聖人之心非不因人情之所便而各順之,然順一時便一人,而後天下之大不順便者因之矣。

    故聖人不敢恤小便拂大順,徇一時弊萬世,其拂人情者,乃所以宜人情也。

     好人之善,惡人之惡,不難于過甚。

    隻是好己之善,惡己之惡,便不如此痛切。

     誠則無心,無心則無迹,無迹則人不疑,即疑,久将自消。

     我一着意,自然着迹,着迹則兩相疑,兩相疑則似者皆真,故着意之害大。

    三五歲之男女終日談笑于市,男女不相嫌,見者亦無疑于男女,兩誠故也。

    繼母之慈,嫡妻之惠,不能脫然自忘,人未必脫然相信,則着意之故耳。

     一人運一甓,其行疾,一人運三甓,其行遲,又二人共輿十甓,其行又遲,比暮而較之,此四人者其數均。

    天下之事苟從其所便,而足以濟事,不必律之使一也,一則人情必有所苦。

     先王不苦人所便以就吾之一而又病于事。

     人之情,有言然而意未必然,有事然而意未必然者,非勉強于事勢,則束縛于體面。

    善體人者要在識其難言之情,而不使其為言與事所苦。

    此聖人之所以感人心,而人樂為之死也。

     人情愈體悉愈有趣味,物理愈玩索愈有入頭。

     不怕多感,隻怕愛感。

    世之逐逐戀戀,皆愛感者也。

     人情之險也,極矣。

    一令貪,上官欲論之而事洩,彼陽以他事得罪,上官避嫌,遂不敢論,世謂之箝口計。

     “有二三道義之友,數日别便相思,以為世俗之念,一别便生親厚之情,一别便疏。

    ”餘曰:“君此語甚有趣向,與淫朋狎友滋味迥然不同,但真味未深耳。

    孔、孟、顔、思,我輩平生何嘗一接?隻今誦讀體認間如朝夕同堂對語,如家人父子相依,何者?心交神契,千載一時,萬裡一身也。

    久之,彼我且無,孰離孰合,孰親孰疏哉?若相與而善念生,相違而欲心長,即旦暮一生,濟得甚事?” 受病于平日,而歸咎于一旦。

    發源于髒腑,而求效于皮毛。

    太倉之竭也,責窮于囤底。

    大廈之傾也,歸罪于一霖。

     世之人,聞稱人之善辄有妒心,聞稱人之惡辄有喜心,此天理忘而人欲肆者也。

    孔子所惡,惡稱人之惡;孔子所樂,樂道人之善。

    吾人豈可另有一副心腸。

     人欲之動,初念最熾,須要遲遲,就做便差了。

    天理之動,初念最勇,須要就做,遲遲便歇了。

     凡人為不善,其初皆不忍也,其後忍不忍半,其後忍之,其後安之,其後樂之。

    鳴呼!至于樂為不善而後良心死矣。

     聞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緻以誣其心;聞人之過而播揚之,或枝葉以多其罪。

    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黨戒之。

     恕之一字,是個好道理,看那惟心者是甚麼念頭。

    好色者恕人之淫,好貨者恕人之貪,好飲者恕人之醉,好安逸者恕人之惰慢,未嘗不以己度人,未嘗不視人猶己,而道之賊也。

    故行恕者,不可以不審也。

     心怕二三,情怕一。

     别個短長作己事,自家痛癢問他人。

     休将煩惱求恩愛,不得恩愛将煩惱。

     利算無餘處,禍防不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