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讀史彙

關燈
〔三十篇〕 ●陳靜誠 夫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此常理也。

    然世間固有謀其政而不在其位者,則常理之所未有,從古之所未有,而于靜誠陳公僅見之矣。

    後此若姚恭靖亦可謂能處身于遇主之際者,而戀戀一少師之榮,終身役役于殿陛而不肯去,則亦稍優于劉誠意而已,其視公不太遠乎! 嗚呼!胡惟庸之藥不待嘗也,天官之九級不待曆曆下上也,故吾以陳靜誠為我朝名臣之第一人也。

     ●劉伯溫 公中忌者之毒,以太直故;晚而上之顧薄,以太剛故。

    其不肯為子房之和光同塵,曲己藏身,明矣。

    此其人品識見實居留侯之前,而世人惑于聞見,反以公為不逮子房,非也。

     一進一退自有定數,一勝一負自有定時,而況于生死大事也!迷者俟命而行,達人知天已定。

    公既精曉天文,安有不知己之死日在洪武八年,而己死之年僅六十又五也?今觀公之封天文秘書以授子琏也,且責令琏亟上之矣;又為書以授次子仲璟,而曰必待惟庸敗後乃可密聞。

    至十三年,上竟誅惟庸,累坐夷滅者數萬,果思公言,召琏拜官,而琏遂卒,孫繼之襲封誠意伯,增祿五百石,且予世券。

    公一時剛直之所贻,不可以觀乎?而仲璟複奏公遺疏,拜閣門使。

    琏與鹹卒于洪武二十五年之前,而仲璟獨著節于靖難之後。

    公為開國功臣,仲為死難忠臣,世濟其直,剛終難屈,孰謂公之獨授書于仲也為無意?我故曰:“皆天也。

    ”公唯知天而已,不然,何貴于知天文! ●宋景濂 上問公何以不受乞文之,公對曰:“天朝侍從受小夷金,非所以崇國體。

    ”餘謂公失對矣,公亦不宜待問而後對也。

    方請文時,公即宜疏列其事,言:“屬國遣使求文,須奏請天朝,待皇上允許,敕令某臣撰作,乃敢作。

    臣等既奉而後撰文,則日本必不可以有所饋而得文也。

    若受其饋,即為私交。

    願聖上頒降撰文而令來使赍還所饋之金”。

    如此,則朝廷尊嚴,小國懷畏,聖上必且大喜矣,而公何不知也?餘觀上之曲宴公,嘗歎曰:“純臣哉爾濂!今四夷皆知卿名,卿自愛!”嗚呼,危哉斯歎!芒刺真若在背,而公又尚不知,何也? 已告老而歸,仍請歲歲入朝,欲以醉學士而奉魚水,此其意不過為子孫宗族世世光寵計耳,愛子孫之念太殷也。

    孫慎估勢作威,坐法自累,則公實累之矣;且并累公,則亦公之自累,非孫慎能累公也。

    使既歸而即杜門作浦江叟,不令一人隸于仕籍,孫輩亦何由而犯法乎?蓋公徒知溫室之樹不可對,而不知殺身之禍固隐于魚水而不在于溫樹也。

    俗儒亦知止足之戒,徒守古語以為法程,七十餘歲,死葬夔峽,哀哉! ●李善長 李善長安敢望蕭酂侯哉!特其一時同起豐沛,迹相類耳。

    漢祖百戰以取天下,年年遠征,乃令酂侯獨守關中。

    數千裡給饷增兵不絕,厥功大矣。

    且日夜惶惶,恐一言不合,一舉措不慎,卒無以當上心,保首領。

    最後僅僅為民請上林空地,片語稍拂上意,然亦有何罪而遂緻械系,略不念故人勳舊之情也!誰謂漢祖寬仁大度者?吾以為必如我太祖,乃可稱寬仁大度也。

     夫君逸臣勞,理也,亦勢也。

    我二祖之勤勞不敢自暇逸,三十一年如一日,二十二年如一年者也。

    昔之治天下于有天下之後者,曾有若是者耶?二祖之勤勞以治天下如此,故亦望人之輔之也,亦不顧家顧親戚而為之也。

    而善長諸臣無有一人能體其心者。

    今觀歐陽驸馬所尚者,太後親生公主也,一犯茶禁,即置極典,雖太後亦不敢勸。

    其不私親以為天下榜樣,亦大昭揭明白矣。

    善長等到此時,豈猶未知太祖之心耶?善長若猶未知太祖之心,而又何望于善長之弟,與善長之侄若孫若親戚奴仆等耶!今善長且已屢緻論列矣,猶眷戀崇貴顯要,不忍請老何也?年已七十有七,方且揚揚然借兵夫,起大第,以明得意。

    嗚呼!一介草茅,當四十一歲時救死且不暇,于今何如也,而猶以為未足耶?得自經死牖下,千幸且萬幸,何足憐! 或曰:“設身處地當如何?”曰:“當漢祖大封功臣之日,何乃三傑中人材,亦隻封文終侯,未嘗敢與韓彭等埒也。

    我又何人,偃然而徑據于中山王之上乎?百頓首力辭封,甘心退讓,自處于劉誠意之下,則帝必喜。

    且夫歲入祿米五千餘石,何人不贍了也,推其半以分給叔兄弟侄,宗黨友朋,毋使一人與職任事,得以怙勢作威福,則怨奚自生,禍從何至?是謂損福以滅禍,滅福以緻福,此天之道而人之事也。

    ”若王國用之疏,自妙;然以之陳于我太祖之前,總是隔靴搔癢。

     ●花将軍 花将軍既死,郜夫人安得獨完?然能知花将軍之不可無後,孫侍兒之決可托子,則其獨具隻眼為何如也!嗚呼!郜氏往矣,孫氏而後其苦可知也。

    付托在躬,雖明知生不如死,而有口亦難說矣。

    吾以為孫氏可敬也。

     嗚呼!在天為風雲,在地為雷雨;死則為雷老,生則為花雲。

    總則一人而已,而又何怪耶? ●韓成 紀信诳楚,楚滅漢興,天下既定,恤典何曾!嗚呼!此漢祖基業所以僅僅四百餘載也。

     韓成诳漢,照映今古,惟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