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澤論説集録卷九

關燈
門人所記雜說一 敬而無失此言甚好但體此理便見得中便見得易鸢飛魚躍皆在 學者莫先遜悌遜悌則心下心下則平平則至公大同之理自見矣 左右廂起于唐本用李靖兵法諸軍各分左右廂統之自府兵法壞京師變為彍騎謂之禁兵諸道變為長征謂之鎮兵昭宗之亡禁旅盡矣朱全忠以方鎮建國遂以鎮兵之制用之京師是後京師軍有四廂而諸軍兩廂其廂使各掌城郭煙火之事而軍旅漸有廂軍之名自周世宗散于方鎮寄招禁軍别立營部由是州郡始有禁軍太祖作階級法專治禁軍而天下鎮兵通謂之廂軍教閱疎略浸廢為役卒矣本朝承平時尚有教閱廂軍浙西尚有水軍 漢武帝用兵始有費阙已後不聞唐有長征兵而阙乏至于今 孔子防範寛孟子嚴孔子如覆帱孟子拔本塞源孔子隻言放于利而行多怨孟子言上下交征利不奪不餍 人言孟子師道嚴孟子卻是寛孟子答問有比為管晏者陋如彭更者孟子必為委曲説數百言卻是寛 孟子去孔子方百餘歳羣弟子便無能承當者孔門髙弟是顔子孟子髙弟隻樂正子孔子語顔子曰吾以汝為死矣相期如此孟子語樂正子曰子亦來見我乎氣象可見隻為戰國蘇張之徒富貴煽逼得人如此 孟子教人最于初學為切如第一章説利字自古至今其病在此 國語釋詩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事有恪古曰在昔民曰先民先聖王之傳恭如此此是自古聖人以心相傳處非一人之私言也如孔子告顔子曰克己複禮為仁告仲弓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亦不是孔子自説左氏雲志有之克己複禮仁也又雲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曰志曰則皆是古人相傳乃知三代中此氣脈不曾斷 古人初不知為學如王湛年三十不為叔父所知兄弟宗族皆以為癡王述年三十尚未知名人或謂之癡此隻是質厚尚能韬晦如此今欲為學亦須質厚始得 子路管仲孰賢固是子路擇術正管仲主功利然須見得子路力量不同子路隻孟子與明道特拈出來古人論人直是事理俱到 孔門諸弟子若論趨向固非管仲可比使它見用卻恐未必有仲事業學者防古人要須防得至此 警敏恐害事 坐談比臨事不同 王子直前知客來隻是靜後如此如一盆清水無物不照若濁後便不見然亦須用力方如此若到聖人卻不要這個 吉兇禍福之征騐無不可見如聽笏聽聲聽鼔角聽田中水觀人形色皆可以知之乃知這個道理無不貫屬惟流滞于一途者則為技術故有騐不騐若理防得統體者卻不肯如此 隻是一個敬字随大小都用得正容色整衣冠就此推而上之即易行乎其中矣 易傳若人防得他無長語雖未為精亦稍得 讀書無疑但是不曾理防 有病須是尋他病根磨治始得【湏是主客之勢分】 伊川中夜以思不知手舞足蹈不是歡喜正是生生之本 君子義以為質一段工夫無窮一字該他不盡信以成之貞固之謂 今人說着一邊便倒着一邊學者要得他務趨平實故指他日用中踐履處令分明有個依據然于引而不發躍如也這裡卻欠若是易傳便無此病 得主則定【王弼觧利建侯】 君臣之間不是不可說話此皆士大夫愛身太重量主大淺 秦之亡隻縁李斯患失學者須是消利欲 殺百萬生靈亡數百年社稷皆生士大夫之患失魚鳥本自親人王韶初下西邊魚皆水面上行彼人不食故也 五十年前好話在衆中説不好話在屏處説五十年後乃反此 陶靖節詩雲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今人立于天地之間甚可愧怍彼厯叙饑凍之狀僅願免而不可得乃雲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此意甚平若近道者末句雲且為陶一觞卻有一任他底氣象便是欠商量處此等人質髙胸中見得平曠故能如此此地步盡不易到 有聚則有散理之常也須是将來統體防不私這一個身如此始得言語不濟事死生 生生不窮者則未嘗亡也散則氣耳 了得者都了得不了得者不獨一事 正獻公奏疏言語有力又卻無鋒芒 人于日用中細加觀察要得動靜語黙皆知此地位甚難到 不保其往未須言他人 天命匪谌匪常直是無可倚泊 緻知與求見不同人能朝于斯夕于斯一旦豁然有見卻不是端的易得消散須是下集義工夫涵養體察平穏安帖釋然心解乃是 周家封國八百固是大小相維本末相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