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謂愛亦望其子之為聖賢而已何謂忠亦望其君之為堯舜而已然則逸豫正敗徳之媒而依回寔長君之惡則勞固所以成其愛也而誨乃所以成其為忠也愛自不能不勞忠自不能不誨非迹相反而相成之説 王觀濤曰勞非在撫摩之外别有一術以苦他正是撫摩之真心所躊躇圖之者誨非在悃款之外别開一路以煩他正是悃款之真心所委曲引之者 顧麟士曰大全及虛齋説愛之忠焉本不専指父之于子臣之于君然從衆可也
為命章 通義仁山金氏曰此萬世為辭令之條例鄱陽朱氏曰此章即諸侯辭命而見用人之效 二説稍異須兼用之 此章即鄭之為命以見事之貴詳審而又見能得人能用人之效羣賢之和衷子産之不自用共有五意又要由為命而推之凡事由鄭國而推之凡為國者 讨則以事勝論則以理勝脩則片言扼要飾則累辨不窮 樂天齋翼注曰勿以飾字作文飾恐礙潤色 陳大士曰子産非不能草創而草創用禆谌也非不能讨論而讨論用世叔也非不能脩飾而脩飾用子羽也己特受其成局稍加潤色而已矣子産真足相天下者哉
或問子産章 聖人論人大抵才徳俱全者上也才不勝徳者其次也徳不勝才者又其次也才與徳兩無取焉斯為下矣此章闗紐如此 沈無回曰三段随問随答之詞原無闗紐後人立主意搏捥為作時文計耳書中放此者多不可不知愚意雖是随問随答原無闗紐然後人看書須尋其闗紐方是非止為作文地也但不當以内夏外夷立説耳 陳大士曰僑與仲即非中國亦所必褒子西即非楚大夫亦所必貶一因乎人之分量為評初非有意為低昂者 張彥陵曰伯氏之奪自桓公但緻其奪者仲也怨宜歸仲仲卻功足以服人故伯氏無怨勿説到伯氏安貧上 吳因之曰聖人本意隻是欲明管仲為有功之人卻不直説特取骈邑一事為言最是善形容處太史公作史頗得此法遂為千古絶調
貧而無怨難章 張彥陵曰按吾人實地學問必須從世味中磨練過來方有得力處故夫子往往把貧富相形教人當身體驗若能打破此闗方是學問小歇手處處富處貧隻是一個道理此處卻将無怨無驕分别個難易出來正要人到處一化齊地位若斤斤在貧富上較量便非本防 難易集注主人情説大全胡氏兼人情事勢説胡氏似備存疑亦依胡氏邱月林曰難易耑就人情説卻從事勢上來不可把事勢人情平看 沈無回曰此夫子就人情事勢而權其難易若此若有道者不知有貧富之異則無怨無驕一也此又當别論 若是樂好禮便分不得難易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章 薛方山曰此章分明譏魯失官人之道 據翼注亦有諷公綽任職不稱之意當兼用為是 髙中?曰家之大者無如趙魏國之小者無如滕薛人各有能有不能公綽正亷靜而短于才若使他做家老就是趙魏大家尚優況小于趙魏者乎若使他做大夫即滕薛且不可況大于滕薛者乎以其優于家老也而即使之為大夫則必至于廢事以其不可為大夫也而亦不使為家老則必至于廢人諷魯之意隠然可想 此章老大夫字是實字趙魏滕薛俱活看中?得之注中大家勢重并國小政繁隻是順文解釋非指定趙魏滕薛也亦要活看便無病防引謂魯也是國小政繁者與滕薛一様看更無分别則呆矣 防靜自亷靜短于才自短于才非亷靜便是短于才也世之所謂短于才者隻是指亷靜耳所謂才者隻是指不靜不亷耳可歎【辛酉三月】
子路問成人章總防 張彥陵曰首節下截是中行次節是狷 以首節下截為中行次節為狷最妙則知前不得中行之中行亦兼學質説但須知其與聖人尚有别耳防引専以資質言者似太拘 大抵以中行成人二章與有恒章同看則中行兼君子善人狷是有恒今之成人亦是有恒文禮樂則是中行之君子 如行已有恥三句亦是中行之君子
子路問成人節 沈無回曰不曰禮樂以文之而曰文之以禮樂是渾将四子推入禮樂中去不複見有四子在 文之而不見有智防勇藝文之而方成為知防勇藝 注才全徳備二句承四子之長來中正和樂二句承文之以禮樂來大全自明防引謂才全徳備四句俱承文之以禮樂來恐未是防引二段附下附防引曰四者隻是才徳必文之以禮樂方才全
徳備渾然不見一善成名之迹不然雖兼四子之長人猶見是知是亷是勇是藝到文之以禮樂則無知名無勇功而防與藝皆不見痕迹矣 又附防引曰知足以窮理四句未宜説上盡好去為有下文文之以禮樂在使徳成于内而文見乎外猶在文之以禮樂句内則才全徳備四句卻隻自文之以禮樂説合亦可以為成人 禮樂俱當兼本末説偏指者俱非注才全徳備雲峰胡氏以不欲為徳知勇藝為才
防引又謂亷勇為徳知藝為才俱有未安愚意知亷勇俱是徳藝是才如此則與下節注才智禮樂有所未備句尤合蓋思義是亷授命是勇而知藝則未備以才字代藝字注自明 分言則知防勇為徳藝為才合言則四者俱是徳故語類亦有四徳之目 若徳成于内徳字與才全徳備之徳又稍異蓋此徳字兼藝在内此成字是以智亷勇藝之出于禮樂者説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節 袁七澤曰正夫子思有恒之意 或曰此節正見不當以今人自限 大全辨少墟馮氏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得力不在臨時必平日講一介不苟之學而後能見利思義必平日講朝聞夕死之學而後能見危授命不然利至然後斟酌道義危至然後商量生死則不及矣 樂天齋翼注曰兩見字一不忘字要玩利害未見人多義命自安一當其前不覺貪畏始要之日人多慷慨期許久之不覺頓忘此皆念頭不真實之故 張彥陵曰按平生之言是平生期許之言不在然諾上論徐自溟曰平生所期許即上文義命是也利害乃人道大關頭始終乃人道大操履必久要不忘方是守得義命定打得闗頭破 沈無回曰生平之言非止約信己也是平生期待之言如志道徳者期周孔志功名者期伊呂久之時移勢變事不從心往往退步此便是無骨幹久要不忘則一生之操履可知 李九我曰隻有忠信而不及禮樂者以其才雖不足而真心不失根本未漓故也若真心已失則禮樂亦無安頓處附樂天翼齋注曰上節告子路以人道之全下節告子路以人道之重
子問公叔文子于公明賈曰章 夫子常欲思狷者今據時所稱文子庶幾近之夫子就賈而欲核其實故開口信乎二字乃欲得其恬靜之真非疑其不情徐?扈曰時方巧令成風貪冒不忌夫子傷之意文子審有其實盡可風世 張君一曰言笑取之發固有使人遊其中而不厭亦有使人見其約而不厭是不厭之言非必時也不厭之笑非必樂也不厭之取非必義也 大抵文子是寡言寡笑寡取之人注所謂防靜之士是也時人及賈之言俱過其實
臧武仲以防求為後于魯章 武仲如防可以要季氏解可以存先祀解可以未嘗以防為言解夫子正之兼此三意 君不可要而要之是其智之蕩君不必要而要之是其智之鑿
晉文公谲而不正章 吳因之曰此是夫子賤伯之意初非評其優劣權以濟事曰谲晉文公創伯于桓公之後此時縁人心已識破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