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八
四書講義困勉録目録 四書類
巻一
大學
卷二
中庸上
巻三
中庸下
卷四【論語】
學而
卷五
為政
巻六
八佾
卷七
裡仁
卷八
公冶長
卷九
雍也
卷十
述而
巻十一
泰伯
卷十二
子罕
卷十三
鄉黨
卷十四
先進
卷十五
顔淵
巻十六
子路
卷十七
憲問
卷十八
衛靈公
卷十九
季氏
卷二十
陽貨
卷二十一
微子
卷二十二
子張
卷二十三
堯曰
巻二十四【孟子】
梁恵王上
卷二十五
梁惠王下
巻二十六
公孫醜上
卷二十七
公孫醜下
卷二十八
滕文公上
卷二十九
滕文公下
卷三十
離婁上
卷三十一
離婁下
卷三十二
萬章上
卷三十三
萬章下
卷三十四
告子上
卷三十五
告子下
卷三十六
盡心上
巻三十七
盡心下
【臣】等謹案四書講義困勉録三十七卷
國朝陸隴其撰是書因彥陵張氏所輯講義原本删剟精要複益以明季諸家之説而以己見折之始于順治戊戌越康熈癸夘而書成凡大學一卷中庸二卷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本隴其未定草稿隴其殁後其族人公镠始為繕寫編次以授其門人席永恂等梓行之其曰困勉録者則隴其所自署也自朱子集注出四書大指闡?始明其後宋元諸儒各有成編剖晣益無遺蘊明代諸儒所説如蒙存淺達之類雖經生所傳習要不能盡出其範圍然聖賢之書防趣深長其
理愈推而愈顯凡節目所在得後人為之融防貫通其足以羽翼集注者固亦不少隴其詳加别擇舉明末陽儒隂釋似是而非之説一舉廓淸之而獨取其純粹無疵可與集注相表裡者洵朱子之功臣固不徒為舉業家津梁之導矣乾隆四十五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四書講義困勉録目録 四書類
巻一
大學
卷二
中庸上
巻三
中庸下
卷四【論語】
學而
卷五
為政
巻六
八佾
卷七
裡仁
卷八
公冶長
卷九
雍也
卷十
述而
巻十一
泰伯
卷十二
子罕
卷十三
鄉黨
卷十四
先進
卷十五
顔淵
巻十六
子路
卷十七
憲問
卷十八
衛靈公
卷十九
季氏
卷二十
陽貨
卷二十一
微子
卷二十二
子張
卷二十三
堯曰
巻二十四【孟子】
梁恵王上
卷二十五
梁惠王下
巻二十六
公孫醜上
卷二十七
公孫醜下
卷二十八
滕文公上
卷二十九
滕文公下
卷三十
離婁上
卷三十一
離婁下
卷三十二
萬章上
卷三十三
萬章下
卷三十四
告子上
卷三十五
告子下
卷三十六
盡心上
巻三十七
盡心下
【臣】等謹案四書講義困勉録三十七卷
國朝陸隴其撰是書因彥陵張氏所輯講義原本删剟精要複益以明季諸家之説而以己見折之始于順治戊戌越康熈癸夘而書成凡大學一卷中庸二卷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本隴其未定草稿隴其殁後其族人公镠始為繕寫編次以授其門人席永恂等梓行之其曰困勉録者則隴其所自署也自朱子集注出四書大指闡?始明其後宋元諸儒各有成編剖晣益無遺蘊明代諸儒所説如蒙存淺達之類雖經生所傳習要不能盡出其範圍然聖賢之書防趣深長其
理愈推而愈顯凡節目所在得後人為之融防貫通其足以羽翼集注者固亦不少隴其詳加别擇舉明末陽儒隂釋似是而非之説一舉廓淸之而獨取其純粹無疵可與集注相表裡者洵朱子之功臣固不徒為舉業家津梁之導矣乾隆四十五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