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語筆存
關燈
小
中
大
人皆可以為堯舜要體察我之可為堯舜者何在識得工夫自不容已
問喜怒哀樂未發曰當于人欲淨盡時驗之既而曰先儒教人看未發前氣象正是教人下手作工夫最親切處
問嶽生鸢飛魚躍如何是子思子吃緊為人處答曰鸢魚上下皆道之機也吾人體道不可須臾離亦是如此曰然滿前洋溢俱是發育峻極何處得個空閑容吾疏放耶然卻随處自有個恰好的道理一切将迎期必總用不着所以工夫正在勿忘勿助之間
學者讀書不務身體力行專為先儒辨同異亦是玩物喪志先儒之言都是自己用工夫體認過來無一句不是實話總之源頭澄澈随時立教不妨互異正當反求之身識其所以同者勿向話頭讨分曉始得
問仁之體可以一言盡否曰仁體極難形似如何一言可盡仁者得天地生物之心此言最宜體會近代學者皆以近溪為禅近溪蚤歲于釋典丹經無不探讨晚年語錄一本諸大學孝弟慈之旨絕口不及二氏其孫伯愚嘗私閱中峯廣錄近溪一見辄持去曰汝曹慎勿觀此禅宗之說最令人躲閃一入其中如落陷穽更能轉出頭來後歸聖學者百無一二惟究心大學孝弟慈之旨足矣近溪世所号為近禅者其言如此則沈溺诐淫者可不知所戒哉
夜坐嶽生閑問曰先儒有因人泛問辄曰汝輩是揀心中疑的問是揀難的問蓋非誠心切問先儒常不輕答
一日舉必有事焉勿忘勿助長以告曰助長非必着力緊促隻容些小私意便是
先儒嘗有言頓悟之非不知悟未有不頓者但必學問真積力久方有一旦豁然大悟處是頓因于漸也古人由悟而悔由悔而悟其實用功一日憬然醒悟渾身汗下透出本來面目從前誤亦有益若不痛不癢剽竊聖賢言語糟粕縱步趨無失究竟成一鄉原到對天質人處心中多少愧怍
時有以助長為患者曰心體原是天機動靜内外無不周流但時時體認天理不令昏散亦不可躁迫須知必有事焉工夫原極精密勿助長非松放之謂也稍松放便忘非必有事矣總之一涉有意便是私心人不患思慮不甯隻患心體未透
學者最怕是以實未了然之心含糊歸依以實未湊泊之身将就冒認
小人隻是不認得獨字
問事親從兄有許多儀節亦不可不知曰如何可不知但所謂儀節如問安視膳昏定晨省此念從何而起侍父母而問安視膳昏定晨省有時離父母則儀節于何處行須要透得孝弟根源則充之足以保四海矣
問何思何慮曰何思何慮非全無思慮也觀同歸殊途一緻百慮可見非無思慮惟得其所謂一緻者雖千變萬化而寂然者是在也
心中有趣纔得樂此趣從不愧不怍而生不愧不怍從戒慎恐懼而出學者先有用力處後有得力處
窦敏修為泌陽谕請問曰官無論尊卑各有當盡之職為一官即盡一職便是天地位萬物育氣象至于教之一事培養人材潛移世運關系特重
凡人為一善事則心安而體舒為一不善事則心不安而色愧可見人一身内渾是天理于此便見人性皆善人能随事體察勿虧此心本體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這便是盡心複性的真實工夫故格物是要緊事
事不論大小隻論是非學者須令事事合理一事不可忽略故曰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者
理流行于天地間不有此身虛而無着此身關系最重不可不敬其身
道在日用任人一步一趨無往不有天理流行之妙若舍卻子臣弟友更有何道故曰中庸不可能也曰惟中庸故難能惟難能故入其中愈尋味愈樂
為學工夫隻在當下作如今日作宰相便有宰相當下該作底推之他事皆然
或問孟子言性善陽明言無善無惡心之體何也曰此是對有善有惡意之動而言心之體不但惡非所有即善亦不得而名也善亦不得而名乃為至善孟子言性善究竟是于情上看出性之善如何可說下言知善知惡是良知這良知便是性緻良知便是擴充恻隐羞惡辭讓是非俱該在内故說智也該四端宋儒言主敬陽明恐學者過于執着呆守一敬字反是不敬故教人隻提醒良知便是其言無善無惡隻是教人涵養未發勿過執着而已
凡事功不從心性上發出于自己毫無幹涉若于心性上毫無虧欠顔子之蔬水箪瓢便是禹稷事業
聖賢學問隻在心性上用功譬如種樹日于根本上培養灌溉久之自然暢茂條達縱未暢茂條達根本自在今人隻于枝葉上用功外面縱極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