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行類
關燈
小
中
大
陰功,皆由心造。
常存此心,功德無量。
且如謙虛一節,并不費錢;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張自此感悟,折節好修,丁酉果中式。
袁了凡曰: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兇,斷然由我。
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
俗雲:「有志者事竟成。
」蓋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處處方便,自然感動天地鬼神而造福由我。
今之求登第者,初未嘗有真志,不過一時興到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予于舉業亦雲。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王文成公示子正憲曰:「今人病痛,大段是傲。
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
傲則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
象之不仁,丹朱之不肖,皆隻是一『傲』字,便結果了一生。
汝曹為學,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進。
傲字,反為謙,『謙』字便是對症之藥。
非但是外貌卑遜;須是中心恭敬,撙節退讓,常見自己不足,真能虛以受人。
堯舜之聖,隻是謙到至誠處,便是允恭克讓、溫恭允塞也。
汝曹勉之!」其毋若伯魯之簡哉! 弘治辛酉,山西和順縣一糧戶,上糧訖,去布政司取通關。
夜夢縣尹至省城南門,撤儀從,止一青衣控馬,謂糧戶曰:「爾且跟我入會議府。
」因随之。
一省府縣官皆在:太原、平陽、大同三知府上坐,澤、潞、汾、沁、遼五知州前席,其餘州縣以次列坐。
茶畢,俄有符使赍文書至案,曰:「山西新舉人榜也。
」一官開而唱名曰:「第一名李翰臣,大同府學生。
」大同府縣皆起,應曰:「其人孝友,多為人方便。
」至第六名陳桂,和順縣應曰:「其人遵父命,事繼母能孝。
」至三十四名,縣官應曰:「其人放重利私債,逼死二人命。
」中坐者遂打一叉。
至四十一名,縣官曰:「其人不孝,且逐其弟為人傭。
」中坐者又打一叉。
至五十九名,縣官曰:「其人捏寫呈詞,好唆人訟,害者凡幾家,死者凡幾人。
」中坐者打一大叉。
唱名畢,中坐者命衆各舉所知。
衆舉凡二十五人,中坐者擇九人。
命寫本者寫訖,複謂符使曰:「月内進場,快去,不可誤事。
」糧戶醒而記之。
次日領文回,路遇陳桂,曰:「公今年中第六名矣!」為述其事,揭榜果然。
姚若侯曰:嗟乎!天榜已定之後,縣官得以糾舉而除其名,衆官各舉所知而補其數,是陽間所中者文章,而陰間所中者德行矣!自隋唐以文章取士,而周漢以來鄉舉裡選之法,陽間不用而陰間用之。
蓋幽明二教,彼此相成,佐其不逮,如車兩輪,如鳥雙翼,可偏廢哉?且和順縣城隍,陰間豈少衙役,而必借陽世一糧戶,跟入會議府哉?亦是城隍一片婆心,指引讀書人一條取功名正路,特托糧戶口中說出,即是現身說法活城隍也。
此城隍何等苦心,何等真切,而世人隻洩洩不信,奈之何哉! 李登,年十八,為鄉貢首。
後年五十不第,詣葉靖法師,乞入冥勘之。
師為叩梓潼帝君,恍見一吏持籍示曰:「李登初生時,上帝賜以玉印。
十八歲魁鄉薦,十九作狀元,五十三位至右相。
緣得舉後,窺鄰女張燕娘;系其父澄于獄。
以此罪,展十年,降第二甲。
嗣後侵奪兄李豐屋基,至形于訟;以此又展十年,降第三甲。
長安邸淫良人婦鄭氏,成其夫白元之罪;又展十年,降第四甲。
複盜鄰居室女王慶娘,為惡不悛,已削其籍矣!」師以語登,登愧恨死。
顔光衷曰:「使李生不乞冥勘,則少年鄉舉,驕淫橫佚,自以為福分止此耳!旁觀者方且曰:『如此驕淫橫佚,且得少年鄉舉也。
』不反謂天道不足信哉?」 林茂先,少領鄰薦,家貧,閉戶讀書。
鄰家巨富,婦厭其夫不學,慕茂先才名,夜奔之。
茂先呵之曰:「男女有别,禮法不容,天地鬼神羅列森布,何得以此污我?」婦慚而退。
茂先次年登第。
男女之防,人易蔑之。
鬼神在旁,吾能不畏之哉?凜凜數言,可為闇室箴銘。
性行之類多端,所堪舉一以例其餘耳。
中惟淫最重,稍廣采以謹法戒雲。
高忠憲公曰:世間惟色最迷惑人、敗壞人。
故自妻妾而外,皆為非已之色。
淫人妻女,妻女淫人,皆有明驗顯報。
少年當竭力保守,視身如白玉,一失腳即成粉碎,視此事如鸩毒,入口即死。
須臾堅忍,終身受用;一念之差,萬劫莫贖。
可畏哉!可畏哉! 餘幹陳生善醫,有貧人病怯幾危,陳治之痊,不責其報。
後陳薄暮過之,因留之宿。
其姑與婦議,令伴宿以報恩。
婦唯唯,夜就陳曰:「君生妾夫,此姑意也。
」陳見婦少而美,亦心動。
随力制之曰:「不可!」婦強之,陳連曰:「不可!不可!」取筆連書「不可」二字于桌。
最後幾不能自持,又連呼曰:「『不可』二字最難。
」迄明乃去。
後陳子入試,考官棄其文,忽聞呼曰:「不可!」挑燈複閱,再棄之,又聞呼曰:「不可!不
常存此心,功德無量。
且如謙虛一節,并不費錢;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張自此感悟,折節好修,丁酉果中式。
袁了凡曰: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兇,斷然由我。
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
俗雲:「有志者事竟成。
」蓋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處處方便,自然感動天地鬼神而造福由我。
今之求登第者,初未嘗有真志,不過一時興到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予于舉業亦雲。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王文成公示子正憲曰:「今人病痛,大段是傲。
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
傲則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
象之不仁,丹朱之不肖,皆隻是一『傲』字,便結果了一生。
汝曹為學,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進。
傲字,反為謙,『謙』字便是對症之藥。
非但是外貌卑遜;須是中心恭敬,撙節退讓,常見自己不足,真能虛以受人。
堯舜之聖,隻是謙到至誠處,便是允恭克讓、溫恭允塞也。
汝曹勉之!」其毋若伯魯之簡哉! 弘治辛酉,山西和順縣一糧戶,上糧訖,去布政司取通關。
夜夢縣尹至省城南門,撤儀從,止一青衣控馬,謂糧戶曰:「爾且跟我入會議府。
」因随之。
一省府縣官皆在:太原、平陽、大同三知府上坐,澤、潞、汾、沁、遼五知州前席,其餘州縣以次列坐。
茶畢,俄有符使赍文書至案,曰:「山西新舉人榜也。
」一官開而唱名曰:「第一名李翰臣,大同府學生。
」大同府縣皆起,應曰:「其人孝友,多為人方便。
」至第六名陳桂,和順縣應曰:「其人遵父命,事繼母能孝。
」至三十四名,縣官應曰:「其人放重利私債,逼死二人命。
」中坐者遂打一叉。
至四十一名,縣官曰:「其人不孝,且逐其弟為人傭。
」中坐者又打一叉。
至五十九名,縣官曰:「其人捏寫呈詞,好唆人訟,害者凡幾家,死者凡幾人。
」中坐者打一大叉。
唱名畢,中坐者命衆各舉所知。
衆舉凡二十五人,中坐者擇九人。
命寫本者寫訖,複謂符使曰:「月内進場,快去,不可誤事。
」糧戶醒而記之。
次日領文回,路遇陳桂,曰:「公今年中第六名矣!」為述其事,揭榜果然。
姚若侯曰:嗟乎!天榜已定之後,縣官得以糾舉而除其名,衆官各舉所知而補其數,是陽間所中者文章,而陰間所中者德行矣!自隋唐以文章取士,而周漢以來鄉舉裡選之法,陽間不用而陰間用之。
蓋幽明二教,彼此相成,佐其不逮,如車兩輪,如鳥雙翼,可偏廢哉?且和順縣城隍,陰間豈少衙役,而必借陽世一糧戶,跟入會議府哉?亦是城隍一片婆心,指引讀書人一條取功名正路,特托糧戶口中說出,即是現身說法活城隍也。
此城隍何等苦心,何等真切,而世人隻洩洩不信,奈之何哉! 李登,年十八,為鄉貢首。
後年五十不第,詣葉靖法師,乞入冥勘之。
師為叩梓潼帝君,恍見一吏持籍示曰:「李登初生時,上帝賜以玉印。
十八歲魁鄉薦,十九作狀元,五十三位至右相。
緣得舉後,窺鄰女張燕娘;系其父澄于獄。
以此罪,展十年,降第二甲。
嗣後侵奪兄李豐屋基,至形于訟;以此又展十年,降第三甲。
長安邸淫良人婦鄭氏,成其夫白元之罪;又展十年,降第四甲。
複盜鄰居室女王慶娘,為惡不悛,已削其籍矣!」師以語登,登愧恨死。
顔光衷曰:「使李生不乞冥勘,則少年鄉舉,驕淫橫佚,自以為福分止此耳!旁觀者方且曰:『如此驕淫橫佚,且得少年鄉舉也。
』不反謂天道不足信哉?」 林茂先,少領鄰薦,家貧,閉戶讀書。
鄰家巨富,婦厭其夫不學,慕茂先才名,夜奔之。
茂先呵之曰:「男女有别,禮法不容,天地鬼神羅列森布,何得以此污我?」婦慚而退。
茂先次年登第。
男女之防,人易蔑之。
鬼神在旁,吾能不畏之哉?凜凜數言,可為闇室箴銘。
性行之類多端,所堪舉一以例其餘耳。
中惟淫最重,稍廣采以謹法戒雲。
高忠憲公曰:世間惟色最迷惑人、敗壞人。
故自妻妾而外,皆為非已之色。
淫人妻女,妻女淫人,皆有明驗顯報。
少年當竭力保守,視身如白玉,一失腳即成粉碎,視此事如鸩毒,入口即死。
須臾堅忍,終身受用;一念之差,萬劫莫贖。
可畏哉!可畏哉! 餘幹陳生善醫,有貧人病怯幾危,陳治之痊,不責其報。
後陳薄暮過之,因留之宿。
其姑與婦議,令伴宿以報恩。
婦唯唯,夜就陳曰:「君生妾夫,此姑意也。
」陳見婦少而美,亦心動。
随力制之曰:「不可!」婦強之,陳連曰:「不可!不可!」取筆連書「不可」二字于桌。
最後幾不能自持,又連呼曰:「『不可』二字最難。
」迄明乃去。
後陳子入試,考官棄其文,忽聞呼曰:「不可!」挑燈複閱,再棄之,又聞呼曰:「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