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紀事

關燈
《孝經》:十三經皆聖人教人之書也,而至德要道尤在《孝經》。

    其書最少,其義最顯。

    近年考試□(一)。

    功令增《孝經》論,蓋欲天下人人讀之。

    此所以順天下也。

    自□功令頒布以來,不知天下果人人讀之欤?其讀者視為聖人教人之書欤?抑但視為考試題目欤?而世俗之人方取浮屠道士之語寫刻傳布,以為可以勸善戒惡而不知求之聖人之書,非所謂好仁。

    不好學其蔽也愚欤?澧既刻《孝經》唐石台本,又刻開成石經本,乃抄十七史中論說《孝經》之事若幹條為一帙以綴後,将來有續抄者更當增入之,欲以此為讀《孝經》者勸,使知其不可不讀而[不]徒為考試題目而已也(二)。

    【『而』字下當脫『不』字——壽昌校。

    】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尚武城人(三),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

    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四)。

     《漢書藝文志》雲(五):漢興,長孫氏、博士江翁、少府後倉、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張禹傳之,各自名家。

    【《孝經》】 【要添『孝經』二字(六)。

    】 《漢書疏廣傳》雲(七):[廣徙]為太傅,[廣]兄子受……為少傅(八),……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

     《後漢書六十二葉荀爽傳》曰(九):[故]漢制使天下誦《孝經》。

     【采此條以見人人皆當讀《孝經》。

    】 《後漢書儒林傳》(十):明帝即位,……自期門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經章句》(十一)。

     《後漢書蓋勳傳》(十二):[涼州刺史]宗枭患多寇叛(十三),謂勳曰:『涼州寡于學術,故屢到反暴(十四),今欲多寫《孝經》,令家家習之,或使人知義(十五)。

    』 《晉書劉超傳》(十六):恭帝時年八歲,雖幽厄之中,超猶授《孝經》、《論語》。

     《晉書車允傳》(十七):孝武帝嘗講《孝經》,仆射謝安侍坐,尚書陸讷侍講(十八),侍中卞忱執讀(十九),黃門侍郎謝石、吏部郎袁宏執經,允與丹陽尹王混擿句(二十),時論榮之。

     《晉書皇甫谧傳》(二十一):[笃終制曰](二十二):平生之物皆無自随,唯赍《孝經》一卷(二十三),示不忘孝道。

     【采此條以見終身不可離《孝經》。

    】 《宋書何承天傳》(二十四):皇太子講《孝經》,承天與[中庶子]顔延之同為執經(二十五)。

     《南齊書張敬兒傳》(二十六):敬兒始不識書,晚既為方伯,乃習字讀《孝經》、《論語》(二十七)。

     【采此條亦見武人當讀《孝經》。

    】 《南齊書王儉傳》【八葉】(二十八):[後]上使陸澄誦《孝經》(二十九),自『仲尼居而還』(三十),儉曰:『澄所謂博而寡要,……』乃誦『君子之事上』章。

    上曰:『善。

    張子布更覺非奇也。

    』 《南齊書》(三十一):劉瓛答齊高帝曰:『政在《孝經》。

    』……帝咨嗟曰:『儒者之言可萬寶萬世。

    』 【采此條以見《孝經》即政事。

    】 《梁書儒林皇侃傳》(三十二):常日限誦《孝經》二十徧以拟觀世音經。

     《梁書庾子興傳》(三十三):五歲讀《孝經》,手不釋卷。

    或曰:『此書文句不多,何用自苦?』答曰:『孝德之本,何謂不多?』 【采此條亦見《孝經》雖少,所包實多。

    】 《梁書王僧孺傳》(三十四):[僧孺]年五歲讀《孝經》,問授者此書所載述。

    曰:『論忠孝二事。

    』僧孺曰:『若爾,常願讀之。

    』 《陳書徐陵傳》(三十五):皇太子入學,釋奠百司陪列,孝克發《孝經》題後主诏,皇太子北面緻敬。

    【孝克,陵子】(三十六)。

     【采此條以見賞者當讀《孝經》。

    】 《陳書徐陵傳【子份】》(三十七):陵嘗遇疾,甚笃。

    份燒香泣涕,跪誦《孝經》,日夜不息,如此者三日。

    陵疾豁然而愈。

     【《南史》同(三十八)。

    】 【采此條以誘俗人。

    下三條同。

    】 《南史文學岑之敬傳》(三十九):之敬始以經業進,而博涉文史,雅有詞筆,不為醇儒(四十),性謙謹(四十一),未嘗以才學矜物,接引後進恂恂如也。

     [每]忌日(四十二),營齋必躬自灑掃涕泣終日,士君子以笃行稱之。

     之敬年五歲讀《孝經》,每燒香正坐。

    (四十三)。

     《南史隐逸顧歡傳》(四十四):[又]有病邪者問歡(四十五)。

    歡曰:『家有何書?』答曰:『唯有《孝經》而已。

    』歡曰:『可取「仲尼居」置病人枕邊,恭敬之自差也(四十六)。

    』病者果愈。

    後人問其故。

    答曰:『善禳惡,正勝邪。

    此病[者]所以差也(四十七)。

    』 《南史隐逸沈麟士傳》(四十八):遺令棺中依皇甫(四十九),……[依]士安用《孝經》(五十)。

     《魏書逸士馮亮傳》(五十一):遺誡兄子綜,斂以衣幍(五十二),左手持闆,右手執《孝經》一卷。

     【古人屢有此事。

    】 《北齊書王纮傳》(五十三):年十三見揚州辭史[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