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防諸侯請含使之襲
成公【谥法安民立政曰成】
【名負刍宣公庻子成十三年殺大子嗣立明年改元二年晉執之三年歸至襄十八年卒在位二十三年】
成公經十有五年春三月癸醜公防晉侯衛侯鄭伯曹伯宋世子成齊國佐邾人同盟于戚晉侯執曹伯歸于京師
傳十五年春防于戚讨曹成公也執而歸諸京師書曰晉侯執曹伯不及其民也君不道于其民諸侯讨而執之則曰某人執某侯不然則否
劉敞權衡曰負刍殺大子而簒之國人不義舉欲随公子欣時而亡此非不道而何且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有人殺其君反輕于不道其民乎有忍其君而非不道其民乎
諸侯将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逹節次守節下失節為君非吾節也雖不能聖敢失守乎遂逃奔宋
經十有六年秋曹伯歸自京師
傳十六年秋曹人請于晉曰自我先君宣公即世國人曰若之何憂猶未弭而又讨我寡君【前年晉侯執曹伯】以亡曹國社稷之鎮公子【子臧奔宋】是大泯曹也【泯滅】先君無乃有罪乎若有罪則君列諸防矣君唯不遺德刑以霸諸侯豈獨遺諸敝邑敢私布之七月曹人複請于晉晉侯謂子臧反吾歸而君子臧反曹伯歸子臧盡緻其邑與卿而不出
襄公經十有七年夏衛石買帥師伐曹
傳十七年春衛孫蒯田于曹隧【林父子越境而獵】飲馬于重丘【曹邑】毀其瓶重丘人閉門而訽之曰親逐而君爾父為厲【厲惡鬼林父逐君在十四年】是之不憂而何以田為夏衛石買孫蒯伐曹取重丘曹人愬于晉
經十有八年冬十月公防曹伯同圍齊曹伯負刍卒于師
武公【諡法克定禍亂曰武】
【名滕成公子襄十八年嗣立明年改元至昭十四年卒在位二十七年】
襄公經十有九年春葬曹成公【無傳】
經二十有一年冬曹伯來朝
傳二十一年冬曹武公來朝始見也【即位三年始來見公】
昭公經十有四年春三月曹伯滕卒秋葬曹武公【無傳】
平公【谥法布綱持紀曰平】
【名須武公子昭十四年嗣立明年改元十八年卒在位四年】
昭公經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曹伯須卒秋葬曹平公傳十八年春三月曹平公卒秋葬曹平公
悼公【谥法肆行無禮曰悼】
【名午平公子昭十八年嗣立明年改元至二十七年卒在位九年】
昭公經二十年夏曹公孫防自鄸出奔宋【無傳】
經二十有七年冬十月曹伯午卒【無傳】
聲公【諡法不生其國曰聲】
【名野平公子悼公弟昭二十七年嗣立明年改元三十二年遇弑在位五年】
昭公經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無傳六月而葬緩】
隠公
【名通平公弟案史記年表雲通弑聲公代立昭三十二年嗣立定元年改元至四年被弑在位四年】
右聲公隠公不志于春秋然吏記外紀所載者故存之
靖公【谥法恭仁鮮言曰靖】
【名露史記雲聲公弟弑隠公而代之定四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八年卒在位四年】
定公經八年春三月曹伯露卒秋七月葬曹靖公【無傳】
伯陽
【靖公子定八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哀八年宋執而殺之在位十五年】
定公經十有二年夏衛公孟彄帥師伐曹
傳十二年夏衛公孟彄伐曹克郊【曹邑】
經十有三年夏衛公孟彄帥師伐曹【無傳】
哀公經三年夏五月宋樂髠帥師伐曹【無傳】
經六年冬宋向巢帥師伐曹【無傳】
經七年秋宋人圍曹 冬鄭驷?帥師救曹
傳七年秋宋人圍曹鄭桓子思曰宋人有曹鄭之患也不可以不救冬鄭師救曹侵宋 初曹人或夢衆君子立于社宮而謀亡曹曹叔振铎【曹始祖】請待公孫彊許之旦而求之曹無之戒其子曰我死爾聞公孫彊為政必去之及曹伯陽即位好田弋曹鄙人公孫彊好弋獲白鴈獻之且言田弋之說說之因訪政事大說之有寵使為司城以聴政夢者之子乃行彊言霸説于曹伯曹伯從之乃背晉而奸宋宋人伐之晉人不救築五邑于其郊曰黍丘揖丘大城鐘邘
經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
傳八年春宋公伐曹将還褚師子肥殿【宋大夫】曹人诟之不行【殿兵止】師待之公聞之怒命反之遂滅曹執曹伯及司城彊以歸殺之
右曹始終春秋凡十五公書卒者十一不書卒者三有故者一聲公隠公之弑不見于春秋哀八年宋滅之
論曰春秋志用兵輕重淺深各有不同而其甚莫極于滅滅者亡國之重辭曰上下同力也宋景公入曹以曹伯陽歸春秋止書入而左氏傳其事謂曹伯陽好田弋曹之鄙人公孫彊因進田弋之說陽好之彊因言霸說陽乃背晉而奸宋宋伐之晉不救而遂滅且曹實滅矣而書入者言其自滅也故削其見滅之迹猶虞之亡書晉人執虞公而不言滅也是罪在曹伯陽而惡不在宋也春秋筆削之法輕重抑揚厥有深防後之有國有家者聽辯言以亂舊政好遊田以廢民事将自取滅亡而不之悟觀春秋書曹伯陽之事可以鑒矣
春秋分記卷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