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二

關燈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分記卷七十二   宋 程公說 撰燕世本

    姬姓伯爵其先出自周同姓功臣曰君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為周太保食邑于召曰召康公相成王主自陜以西諸侯封其子為北燕伯國僻且逺不通諸夏自召公至簡公款二十九世始見于經案春秋又有南燕姞姓莊公二十年鄭執燕仲父是也司馬遷系之北燕誤矣在河北化外幽州薊縣

    缪侯       宣侯

    桓侯       莊公

    襄公       桓公

    宣公       昭公

    武公       文公

    懿公       簡公

    悼公       共公

    平公       惠公

    獻公

    缪侯【谥法名與實爽曰缪】

    【鄭侯子立七年魯隠元年至桓元年卒在位十八年】

    宣侯【諡法聖善周聞曰宣】

    【缪侯子桓元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十四年卒在位十五年】

    桓侯【諡法克敬勤民曰桓】

    【宣侯子徙都臨易桓十四年嗣立明年改元至莊三年卒在位七年】

    莊侯【諡法勝敵克亂曰莊】

    【桓侯子莊三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僖二年卒在位三十三年】

    莊公傳三十年冬遇于魯濟謀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魯莊公之三十年即燕莊侯之二十七年司馬遷史記及劉恕外紀蘇轍古史皆系之北燕又曰使修召公之法則是為北燕矣】

    襄公【谥法因事有功曰襄】

    【莊侯子僖二年嗣立明年改元至文九年卒在位四十年】

    桓公【諡法辟土服逺曰桓】

    【文九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宣七年卒在位十六年】

    宣公【諡法善問周逹曰宣】

    【宣七年嗣立明年改元至成四年卒在位十五年】

    昭公【諡法容儀恭美曰昭】

    【成四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十七年卒在位十三年】

    武公【諡法克定禍亂曰武】

    【成十七年嗣立明年改元至襄十八年卒在位十九年】

    文公【諡法慈惠愛民曰文】

    【襄十八年嗣立明年改元至二十四年卒在位六年】

    懿公【諡法愛民質淵曰懿】

    【襄二十四年嗣立明年改元至二十八年卒在位四年】

    襄公傳二十八年夏北燕伯朝于晉宋之盟故也【宋盟曰晉楚之從交相見故今朝晉】

    簡公【諡法一德不懈曰簡】

    【名款懿公子襄二十八年嗣立明年改元昭三年奔齊六年齊納之不克在位九年】

    襄公經二十九年秋九月齊高止出奔北燕

    昭公經三年冬北燕伯款出奔齊

    傳三年燕簡公多嬖寵欲去諸大夫而立其寵人冬燕大夫比以殺公之外嬖公懼奔齊書曰北燕伯款出奔齊罪之也

    經六年冬齊侯伐北燕

    傳六年冬齊侯如晉請伐北燕也晉侯許之十二月齊侯遂伐北燕将納簡公晏子曰不入燕有君矣民不貳吾君賄左右谄谀作大事不以信未嘗可也

    悼公【諡法中身早夭曰悼】

    【世本以昭七年齊師平而還國人立悼公改元至昭十三年卒在位七年】

    昭公傳七年春王正月癸已齊侯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聽命先君之敝器請以謝罪公孫晢曰受服而退俟釁而動可也二月戊子盟于濡上燕人歸燕姬賂以瑤甕玉椟斝耳不克而還

    經十有二年春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

    傳十二年春齊高偃納北燕伯款于唐因其衆也

    共公【諡法敬長事上曰共】

    【昭十三年嗣立明年改元十八年卒在位五年】

    平公【諡法内外賔服曰平】

    【昭十八年嗣立明年改元定五年卒在位十九年】

    惠公【諡法愛民好予曰惠】

    【定五年嗣立明年改元哀二年卒在位十二年】

    按春秋昭三年書北燕伯款奔齊傳曰燕簡公奔齊書曰北燕伯款出奔齊罪之也史記則以款為惠公而以惠公為簡公外紀又以前後皆為簡公則是有兩簡公矣今依左傳以伯款為簡公而以平公之後者為惠公雲

    獻公【諡法博聞多識曰獻】

    【哀二年嗣立明年改元十二年哀之十四年獲麟經終二十五年左氏之傳終矣悼三年卒在位二十八年】

    右燕始終春秋凡十七公春秋不書獻公以下後十三世而秦滅之

    論曰春秋中國諸侯霸彊代興至于起自逺方而通上國則惟江南楚吳越焉燕召公之後國于北陸其地距中國亦逺與江南大略相似而僻陋滋甚終春秋世玉帛不通其在襄公之二十八年傳言北燕伯朝于晉而名不書逮簡公以嬖寵出奔因之略見于經世次年紀之詳經傳皆亡之雖然惟其僻逺而不與中國通也故歴春秋戰國最為永世西都邵雍嘗言曰燕處北陸之地去中原特逺苟不随韓趙魏齊楚較利刃争虛名則足以養德待時觀諸侯之變秦雖虎狼亦未易加害延十五六年後天下事未可知也雍之言其有以審之矣餘因摭世本外紀古史等文參校異同緝其始終春秋傳國之序以補燕阙文雲

    春秋分記卷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