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關燈
耏水也音而春秋齊晉盟于耏者也京相璠曰今淄惟有澅水西北入泲即地理志曰如水也耏如聲相似然則澅水即耏水也蓋以澅與時合得通稱矣 泗【襄十九年】 地理志雲出濟隂乗氏縣東南至臨淮睢陵縣入淮過郡六行一千一百一十裡今襲慶府泗水縣陪尾山源有四泉俱導因以為名在桃虛西北迳泗水縣故城南即襄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是也南有姑蔑城水出二邑之間西至徐州有沛水睢水入又西南至淮陽軍沂水入與淮水合自此東至楚州山陽縣入淮謂之泗口沂至泗口百餘裡 洙【莊九年】 出襲慶府臨樂山至縣西南合入泗 漷【襄十九年】 出沂州費縣西南連青山下東北流又折而西南流入徐州滕縣界至單州魚台縣入泗 汶【僖元年】 地理志雲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入泲又雲出琅邪朱虛縣東泰山東至安丘入濰師古曰或有二汶水乎述征記曰泰山郡水皆曰汶今襲慶府幹封縣有五汶瀛汶柴汶之屬源别流同則汶不止一源明矣朱虛之汶出沂州沂水縣小泰山至濰州北海縣入濰此水不逹于濟與經不合惟原山在淄川幹封二邑間淄水出其東北東流入海汶水出其西南西流至東平府中都縣接濟州钜野界入濟 淄【昭二十六年】 地理志雲出泰山萊蕪縣原山東北至千乗博昌縣入濟淮南子雲出饴山亦是原山在淄州淄川縣東南古萊蕪城在焉流至青州夀光縣與渑水合至博興縣入海本博昌縣後唐避諱改焉溝洫志雲自禹後齊通淄濟之間志雲淄入濟非古也 渑【昭十二年】 出青州臨淄縣北經夀光縣南界入時水 姑【昭二十年下同】 出登州黃縣山西北經萊州即墨縣至密州膠西縣東南入海 尤 出密州膠西縣姑水東南入海姑尤以東即此 沙水【昭二十七年】 水經自新溝東北經牛首東北渠即沙水也楚東有沙水謂此水東南迳扶溝東又南與蔡陂合又東南迳淮寜府城東曰百尺溝又東南流注颍謂之交口自溝東南迳城父西南入淮謂之沙汭京相璠曰楚東地也子常以舟師及沙汭而還杜預曰沙水名也 溠【莊四年】 出随州随縣西北黃山南東南迳隋縣西又南流注于鄖 漳【宣四年】 出襄陽府南漳縣東荊山東南又南至枝江縣北至荊門軍當陽縣東南入沮 睢【定四年下同】 出新城經襄陽府至江陵府枝江縣入江 清發 呉敗楚柏舉從之及于清發水經涢水過江夏安陸縣西注雲晉太安二年劉?遣皮初與張昌戰于清水昌敗追斬于江涘即春秋清發在今德安府界 雍澨 禹貢過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孔氏雲在江夏竟陵縣入漢三澨之别不可複知今澨水出郢州長夀縣磨石山名澨水東南流至複州景陵縣名汊川至漢陽軍漢川縣入漢傳言濟漢而陳自小别至于大别呉敗楚于雍澨五戰及郢在今景陵漢川間也 湧【莊十八年】 水經江水當華容縣南湧水出焉又東湧水注之注雲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謂之湧口春秋所謂閻敖遊湧而逸于二水之間者也華容今監利石首縣地 桐【哀十五年】 出廣德軍西南桐源山西北入丹陽湖 洹【成十七年】 出相州林慮縣東北至北京成安縣又東過内黃縣北東入于白溝説文洹水出晉魯之間 成臼【定五年】 水經注水出竟陵縣東北耶屈山一名盧屈山西流注于沔昭王奔随濟于成臼謂是水也 濡【昭七年】 出順安軍髙陽縣東北至莫州任丘縣入易水任丘漢莫縣也莫州出順安軍七十一裡 東海【僖四年】 左傳以齊竟東至于海按禹貢海岱惟青州孔安國曰東北據海又曰海濵廣斥濵言涯也故海環中國而禹貢獨以言青州之境青州跨海故也 南河【僖二十八年】 自河南濟從衛州南渡出衛南而東曹國在今廣濟定陶縣在衛之東故晉侯侵曹假道于衛衛人不許還自南河濟即此 水阙名七 滑【宣八年】  洮【昭元年】   羅【五年】 彭【二十年】  鬷【二十九年】   ?【哀十三年】 水釋異 洛入于渭者秦地之洛入于河者雒地之雒而北地故歸德縣亦有洛水入于河 沣在永興入河而南陽有沣水東入汝 泾在永興入渭而宣城有泾水出蕪湖 淮出桐柏東入海而房陵有淮水東入漢故丹陽陵陽縣有淮水北入江 沂水有大沂水小沂水 汶魯水也而茂州有汶水 漢出嶓冢山而蜀漢州有漢水入延 蒲出故曲逆縣蒲陽山東入濡祁州蒲隂亦有蒲水東入河 浍出翼城晉水也而鄭之秦水故浍國居之亦曰浍水彭出故新城昌魏入江而豫章有彭水東入湖 濮衛水也郦元雲過韋城分為二渎北濮出焉又陳地亦有濮又建寜濮夷亦因水命名 春秋分記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