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關燈
小
中
大
楚人伐呉師于豫章呉人見舟于豫章而潛師于巢以軍楚師于豫章又柏舉之役【四年】呉人舍舟于淮汭自豫章與楚夾漢此皆當在江北淮水南蓋後徙在江南豫章杜又雲豫章漢東江北地名則春秋豫章蓋在江北而今豫章隆興府非春秋之豫章也漢地理志豫章郡髙帝置第年代闊逺文字殘阙無從考見所徙年月耳按宋武帝讨劉毅遣王鎮惡先襲至豫章口豫章口去江陵城二十裡信知春秋豫章去江陵甚近今隆興蓋不相幹
鄖【十四年】
使鬬辛居鄖以無忘舊勲廣記雲今複州治景陵縣
隂【十九年下同】
遷隂于下隂隂亦曰上隂釋例南鄉隂縣今光化軍幹德縣
下隂
水經注光化軍故下隂也則下隂去隂不逺矣
城父
大子建居于城父釋例襄城城父縣今汝州葉縣
雞父【二十三年】
釋例安豐縣南有雞備亭今安豐軍
卷【二十五年】
釋例南陽葉縣南有卷亭今汝州葉縣
潛【二十七年下同】
釋例廬江六縣西南潛城今安豐軍
窮
安豐窮谷沈尹戍與呉師遇于窮即此【詳見水門】
容城【定四年下同】
嶽州華容縣
大隧 直轅 冥阨
定四年呉師伐楚舎舟淮汭【吳乘舟從淮來過蔡而舍之】自豫章與楚夾漢【豫章漢東北地名後移扵江南置郡】左司馬戍謂子常曰子防漢而與之上下【遮使勿渡】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以方城外人毀吳所舎舟】還塞大隧直轅冥阨子濟漢而伐之我自後擊之必大敗之方城自唐州比陽縣界至方城縣又至汝州葉縣大隧直轅阨三者杜雲漢東險道疑在信陽軍羅山縣界其縣界石城山甚險峻史記謂之冥阨魏攻之又呂氏春秋九塞冥阨其一焉其地與淮蔡接境在信陽軍東北一百二十裡又東北至蔡州二百二十裡吳人自淮而來過蔡而舎舟楚司馬戍欲扵此塞之也
栢舉
水經注舉水迳齊安郡西又南東歴赤亭下又分為二水南流注于江謂之舉洲春秋左傳吳楚陳于栢舉京相璠曰漢東地也夏有洰水或作舉齊安今黃州
堂谿【五年】
颍昌府郾城縣
豐【哀四年下同】
鄧州内鄉縣南有酆鄉
三戶
内鄉縣丹水鎮有三戶亭
橐臯【十二年】
釋例淮南逡遒縣東南槀澤亭合肥志浚遒城在廬州梁縣南三十裡東南去橐臯六十裡
白【十六年下同】
釋例汝隂褒信縣西南有白亭今蔡州褒信縣西南
慎
漢爲慎縣故城在順昌府颍上縣西北
汝隂田【成十六年】
颍昌府
淮北之田【昭九年下同】
淮水北田宿亳蔡颍之地
夷濮西田【本陳地】
水經注沙水迳新陽縣北又東分為二水即春秋所謂夷濮之水也東南迳城父縣西南枝津出焉俗謂之夷水也一水東注即濮水也夷濮西田在二水之西矣
地名疑者一
柤【襄十年】
杜釋阙或曰彭城傳陽縣西北有柤水溝魯國薛縣西南有柤亭谯國攅縣治戯鄉皆去鐘離五百餘裡非諸侯六日再會所至也或曰汝南安城縣西南有鐘離亭西平縣北有柤亭去偪陽近千裡又非自會九日之所能滅國皆非也
阙地五十有三
沈鹿【桓八年】 郊郢【十一年】 夕室【莊十九年下同】
绖皇 睽【僖二十七年下同】 蔿
連谷【二十八年】 範【文十年】 大林【十六年下同】
陽丘 訾枝 選
阪髙 臨品 石谿
仞 轑陽【宣四年下同】 烝野
漳澨 臯浒 郔【十一年下同】
沂【楚邑】 新石【成十五年】 巢【十七年下同】
駕 厘 虺
庸浦【襄十三年】 瑣【昭五年下同】 南懷
汝清 中犫【十三年下同】 息舟
訾梁 棘闱 訾
宗丘【十四年】 長岸【十七年】 防澨【二十三年】圉陽【二十四年】 州屈【二十五年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