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燕縣東北有瓦亭今滑州胙城縣
垂葭【十三年】
釋例髙平钜野縣西有郥亭今濟州钜野縣西南郥亭
牽【十四年】
傳曰晉人圍朝歌公會齊侯衛侯于脾上梁之間杜注脾上梁間即牽在魏郡黎陽縣東北有牽城今衛縣東北
鐵【哀二年】
釋例戚城南有鐵丘今臨河縣地
黎【十一年】
衛大叔疾寘其妻娣于黎今黎陽縣昭四年傳謂商纣為黎之搜東夷叛之即此杜以為别是東夷國在魏郡加以疑辭析為二焉非也
平陽【十六年】
釋例東郡燕縣北平陽亭今滑州胙城縣
地名疑者二
五鹿【僖二十三年】
釋例濮陽縣南三十裡有五鹿城元城縣東亦有五鹿墟
羊角【襄二十六年】
釋例東郡廪丘縣治羊角城又滑州東南有羊角故城
阙地三十有一
牧【隐五年】 城濮【莊二十七年】 荥澤【闵二年下同戰而又反河則非河南荥澤阙也】 共滕【别邑】 菟圃【僖十八年】
斂盂【二十八年下同】 襄牛 酅
新築【成二年下同】 鞫居 鍼【六年】
近關【襄十四年下同】 丘宮 茅氏【二十六年下同戚東
鄙】 圉 平夀【昭二十年下同】
死鳥 有閻之土【定四年下同】
豚澤【六年】 曲濮【八年下同】 鄟澤
盂【十四年】 外州【哀十一年下同】 巢
鄖 少禘 借圃【十七年】
蒲【二十五年下同】 泠 城鉏
平莊之上【二十六年】
蔡陳地緫說
周武王賴阏父為陶正封其子嬀滿扵大昊之墟曰陳又封叔度扵蔡皆古豫州地也在天文則得鄭分野之交其封域居宋衛鄭許之間南境接楚春秋時晉楚兵争陳蔡鄭許當其沖無歳不被其害鄭之國疆視三國稍加又多賢大夫相與維持猶能植立而陳蔡與許則岌岌自保之不暇其後蔡平侯自上蔡遷都新蔡成公又自新蔡遷都州來二國地廣而平無名山大澤西望外方東不及孟豬故地名見扵經傳者無幾用是疆理之狹矣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二十八
蔡地釋名
蔡【隐四年】
蔡州上蔡縣州北五十五裡
新蔡
古呂國平侯自上蔡遷焉今蔡州新蔡縣
下蔡
故州來國楚滅之夫差時成公自新蔡遷焉今夀春府下蔡縣
鄧【桓二年】
釋例颍川召陵縣西南鄧城故城在今颍昌府郾城縣東
桑隧【成六年】
釋例汝南朗陵縣東北桑裡亭朗陵故城在今蔡州确山縣西南
阙地二
莘【莊十年】 郥陽【昭十九年】
陳地釋名
陳【隐三年】
包犧氏都曰大昊之墟周封舜後嬀滿扵此爲陳國在今淮寜府宛丘縣故陳州治也
焦【僖二十三年下同】
亳州谯縣
夷
亦曰夷父及城父今亳州城父縣
壺丘【文九年】
水經注汝水迳壺丘城北故陳也楚侵陳克壺丘是也
辰陵【宣十一年】
水經注京相璠曰颍川長平有故辰亭杜預曰長平縣東南有辰亭今此城在長平城西北長平城在東南或杜氏與傳書之誤長平今淮寜府西華縣則辰陵當在其西北
鳴鹿【成十六年】
亳州鹿邑縣州西二百二十裡廣記雲本曰鳴鹿東漢置武平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爲鹿邑
阙地一
大【哀公六年】
春秋分記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