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關燈
郓城縣 中城【九年】 釋例東海廪丘縣西南中城鄉今海州沭陽縣 聊【襄十年】 釋例魯國魯縣東南莝城今仙源縣 五父衢【十一年】 仙源縣東南二裡 台【十二年】 釋例琅邪費縣南有台亭今費縣 桃【十七年下同】 泗水縣東南有桃虛 陽關 釋例泰山钜平縣東陽闗城今奉符縣 武城【十九年】 即子遊為宰弦歌之邑在漢為南城縣晉改為南武城今省入費縣故城在焉有澹台子羽冢 鹿門【二十三年】 臧纥斬鹿門之關古魯城西五門第一曰鹿門 髙魚【二十六年】 晉東郡廪丘縣東北有髙魚城今濮州雷澤縣 郈【昭二十五年】 魯大夫郈昭伯邑今東平府須城縣東南郈鄉亭 隂田【定十年】 魯頌謂奄有蒙今襲慶府奉符縣龜山即其地 蛇淵囿【十三年】 水經注蛇水西南迳下讙城南蛇水即讙水也漢有蛇丘縣其地今省入龔丘縣城下有水即魯蛇淵囿 唘陽【哀三年】 沂州沂水縣南在漢晉為開陽縣陸德明雲開者為漢景帝諱 邾瑕【六年下同】 濟州任城縣南有邾瑕故城 萊門 陽生請與南郭且于乘出萊門注魯郭門 負瑕【七年】 魯邑故城在襲慶府治瑕丘縣西南昔衛公叔文子升之蘧伯玉從文子曰樂哉斯丘死則我欲焉伯玉曰吾子欲之則瑗請前 闡【八年】 漢剛縣本魯闡鄉即春秋齊人取讙及闡也故城在龔丘縣東北 大野【十四年下同】 濟州钜野縣東東西百裡南北三百裡 丘輿 釋例泰山南城縣西北有輿亭縣故城在今費縣 平陽【二十七年】 西平陽也漢爲南平陽縣今省入襲慶府鄒縣 地名疑者四 笙【宣十八年】 釋例魯地阙或四境外疑 紅【昭八年下同】 釋例沛國蕭縣西有紅亭迂逺疑 商衛 釋例泰山奉髙縣西北有衛亭或曰魯衛西界商宋疑 東陽【哀八年】 釋例泰山南城縣西東安城是也疑 阙地四十有九 潛【隐二年】    許田【八年近許之田】 鄧【十年】 社圃【十一年】   向【桓十六年】    趡【十七年下同】 奚      生窦【莊九年】  長勺【十年定四年分魯公以殷民七族有長勺氏】  鄑【十一年】   洮【二十七年】 郿【二十八年】    薛【三十一年】   夷【闵二年】 郦【僖元年】    升陉【二十二年】  鹹【文十一年】 句鼆【十五年下同】  戾丘    巢丘【成二年下同】 陽橋     壞隤【十六年】  鹿囿【十八年】蒲圃【襄四年埸名阙】  劉【十五年下同孔穎達曰魯城外也】 遇      海陉【十六年】  旅松【十七年】 禦【二十二年】    陽州【三十一年】  庚宗【昭四年下同】 丘莸     蚡泉【五年下同】  塞關 比蒲【十一年下同】  泉丘    清丘 昌間【二十二年】   炊鼻【二十六年】  且知【二十七年】東野【定五年】   棘下【八年城内地名】 莒父【十四年下同】 霄      毗【哀五年】   蠶室【八年】 稷曲【十一年】   輸【十五年】   陵阪【二十七年】 晉地緫説 晉故曰唐唐者帝堯舊都堯始居此複遷河東平陽周成王既滅唐以封母弟叔虞扵堯之故墟曰唐侯子變改唐為晉穆侯自晉陽徙都绛孝侯改绛為翼至武公自曲沃徙都複謂之绛成六年景公又遷扵新田蓋古并冀州地也禹貢冀州既載壺口雷首至扵大嶽既修太原至扵嶽陽覃懷厎績至扵衡漳厥土惟白壤舜以冀州南北闊大分衛水為并州周禮職方正北曰并州髙辛氏子實沈及金天氏子台骀所居焉在天文實沈之次觜參之分辰居申宮曰隂陽其封域東控齊魯南瞰汴滑西接秦雍北負燕代大行掎之首陽起之黃河迤之大陸靡之扼懷衛浦绛之阻脅天下之肩兼相魏瀛德之廣折天下之脊包祁定深冀之強拊天下之背故自晉獻公以下累世主盟中夏稱霸諸侯非有他也山河之險地勢便利晉無出則已出則可以橫行扵中原其俗剛強多豪傑矜功名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二十六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二十六 晉地釋名 晉【隐六年】 故唐國堯舊都地南有晉水叔虞子燮改爲晉亦曰晉陽漢因置晉陽縣皇朝建隆四年以為平晉軍太平興國四年廢為平晉縣熙寜三年省入太原府治陽曲縣 曲沃【五年下同】 文侯封弟成師扵此今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