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馬彪郡國志鞏有坎欿聚京相璠曰鞏東地名坎欿今河南府鞏縣晉大康地記晉書地道并言在鞏西非也
翟泉【二十九年】
成周城中有翟泉敬王避子朝之難居之釋例河南洛陽新城縣北大倉南池今西京城内有翟泉即大倉西南池水
邥垂【文十七年】
釋例新城縣北有邥垂亭新城今省入河南府伊陽縣
鄇田【成十一年】
武陟縣西南鄇田
轘轅【襄二十一年】
河南府永安縣有轘轅山
景亳【昭四年下同】
帝喾所都亦古亳邑商有三亳成湯居西亳此其一也至盤庚又自河北徙治此亳商家從此改号殷武王伐纣還欲示休戎之意名為偃師二漢屬河南郡晉省故杜預誤釋以河内鞏縣西南有陽亭為即景亳隋開皇十六年複置國朝因之今河南府偃師縣
歧陽
大王去邠逾梁山邑扵岐山之下詩謂居歧之陽即此文王始以治焉春秋為秦都二漢為美陽縣地屬右扶風今鳳翔府扶風縣歧陽鎮【大音太】
閻田【九年】
周甘人與晉閻嘉争閻田今河陽縣有閻坎
前城【三十二年下同】
服防雲前讀為泉洛陽西南五十裡伊阙前亭
皇
釋例河内鞏縣南有黃亭今鞏縣
荥锜
寰宇記鞏縣西有荥锜澗
東圉
釋例洛陽縣東南有圉鄉今洛陽縣
谿泉
鞏縣西南有明谿泉
解
釋例洛陽縣西南有大解小解今洛陽縣
鄩【二十三年下同】
鞏縣西南地名鄩中京相璠曰今鞏洛渡北有鄩谷水東入洛謂之下鄩故有上鄩下鄩之名亦曰北鄩扵是有南鄩北鄩之稱也
平隂
漢因之置平隂縣義本此魏文帝改為河隂今洛陽縣北五十裡有漢平隂縣故城
訾
釋例河南鞏縣西南訾城今鞏縣
蒯
釋例河南縣西南有蒯鄉今河南縣
屍氏【二十六年下同】
釋例鞏縣西南偃師城今鞏縣
褚氏
釋例河南洛陽縣南有褚氏亭今洛陽縣
阙塞
禹防鑿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阙伊水歴其間北流故曰伊阙釋例河南洛陽縣西南伊阙按伊阙在伊陽縣伊陽扵洛陽爲西南而伊阙在其北阙塞當洛陽伊陽之間
鞏
今鞏縣及求安縣地也永安蓋割鞏縣地所置
彘
周厲王流于彘即此有彘水西南流入汾因曰彘縣釋例晉平陽永安縣東北彘今平陽府霍邑縣
魯縣【二十九年】
在夏爲魯縣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為禦龍氏以事夏孔甲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扵魯縣漢為魯陽今汝州魯山縣
負黍【定六年】
京相璠曰負黍在颍川陽城縣西南二十七裡世謂之黃城也今河南府登封縣
谷城【八年】
河南縣西北有漢谷城縣
梁【哀四年下同】
周南鄙邑王畿地後爲戎蠻子邑屬楚鄭之境戰國曰南梁以别大梁少梁焉在漠承休西南四十五裡武帝元鼎四年行幸至洛陽诏封姬嘉為周子南君以奉周祀初元五年以周子南君爲承休侯改為承休邑至唐貞觀元年省梁入承休而更名承休曰梁故今汝州梁縣本承休邑而梁則在梁縣西南
霍
汝州西南四十五裡故梁縣地有霍陽聚
地名疑者一
唐【昭二十三年】
釋例或曰河南洛陽縣東南有唐亭疑
阙地四十有六
瓦屋【隐八年】 陉【十一年】 單【莊十四年】
夷【十六年】 酒泉【二十一年】 鄄【成十一年邑名】
成【十三年】 平畤【襄三十年】 颍【昭九年】
甘鹿【十七年】 郊【二十二年】 要【二十二年下同】
餞 楊 領
京 圃車 社
陰 侯氏 汜
任人 澤邑【二十三年下同】 牆人
直人 尹【尹氏之邑】 阪道
西闱 左巷 幹祭【二十四年下同】
瑕 杏 施谷【二十六年下同】
渠 荏谷 莒
圉澤 隄上 攜
鄻【二十九年】 馮【定六年下同】 狐人
姑猶 儀栗【七年】 簡城【定八年下同】盂
春秋分記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