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關燈
鎬遷居雒邑則東周之始王也其後敬王與子朝争立出奔晉定公使魏舒率諸侯之大夫會扵翟泉城成周而居敬王【今在洛陽城東三十餘裡故城則周下都也然成周是王城下都之緫号故左氏傳曰苌?雲西王天棄之東王必大克時子朝居王城故曰西王敬王居翟泉在王城東故曰東王】孝王封其弟桓公扵河南以續周公之官職至孫惠公乃封少子扵鞏号東周惠公王赧立東西周分治【又徙都西都則王城也】其俗雍州之地厥田上上鄠杜之饒号稱陸海民義而健荊河之間四方輻辏故周人善賈趨利而纎啬李巡雲豫者舒也言禀中和之氣性理安舒大抵宗周被山帶河四塞爲固可守可攻雒邑土中風雨所交四通八逹不恃隘害然皆非有德不王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二十五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二十五 王畿地釋名 酆【昭四年】 文王伐崇作豐今京兆府鄠縣是也傳言康有酆宮之朝即此酆宮在鄠縣之東長安縣之西北靈台鄉豐水上 鎬【昭元年宗周】 傳言宗周亦曰京周武王居鎬京在長安縣上林昆明池北鎬陂酆鎬二邑相去二十五裡 雒邑【隐元年周】 古郏鄏地成王命召公相宅是為王城公羊傳曰王城者何周也水經注其城方七百二十丈南系扵洛水北因扵郏山以為天下之湊平王東遷居之後為西周君所封今西京河南府河南縣 成周【隐三年】 周之下都周公營之遷殷頑民是為成周公羊傳曰成周者何東周也至敬王居成周晉合諸侯大夫城之今河南府洛陽縣 宗周成周辨 成王之世以豐為宗周文王宮廟對武王為尊周官以還歸在豐而作其序曰歸扵宗周董正治官是豐爲宗周也康王之世以鎬為宗周以世降殺則鎬爲尊故畢命言王歩自宗周至于豐是鎬為宗周也平王以後緫豐鎬為宗周黍離之詩闵宗周又曰赫赫宗周褒姒滅之是西土緫為宗周也洛邑之下都号為成周洛诰曰周公營成周畢命曰以成周之衆命畢公保厘東郊又曰毖殷頑民宻迩王室康王在鎬而曰密迩者迩王城也晉魏舒城成周亦以敬王自王城居成周也 洛邑成周辨 武王克殷遷九鼎于洛邑成王命召公先相宅在澗水東瀍水西而作召诰以洛邑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裡均焉亦曰王城周公往營成周蔔瀍水東亦惟洛食遷殷頑民而作洛诰平王東遷居洛邑王城之地更十三王敬王與子朝争立子朝據王城扵是晉魏舒合諸侯之大夫城成周以居敬王其後孝王仍封弟桓公扵王城号西周故今之河南縣爲雒邑則爲【于僞反下同】定都而作也洛陽縣為成周則爲遷頑民而作也統而言之皆屬河南郡分而言之則有異 溫【隐三年】 司寇蘇忿生所封之田隐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溫原絺樊隰郕櫕茅向盟州陉隤懷即蘇忿生十二邑也僖十年狄滅溫蘇子奔衛二十五年晉文公啟南陽遂有陽樊溫原櫕茅之田今孟州溫縣是也 原【十一年下同】 自原至懐皆蘇忿生之田隐十一年以與鄭僖二十五年以原與晉文公伐原即此二漢為轵縣地晉為沁水縣地釋例縣西北有原城【凡釋例所引皆晉地理下文同】俗以濟水重源所發因謂之濟源城隋開皇十六年置濟源縣唐屬孟州國朝因之沁水今屬澤州非原地也 櫕茅 始以與鄭後以與晉文公懷州修武縣北有櫕城 向 釋例轵縣西有地名向上隋大業初轵縣省入河内後複置唐貞觀元年省入濟源故城在今孟州濟源縣東南 盟 古孟津武王伐纣師渡孟津即此隐十一年以與鄭今孟州河陽縣南孟津 絺 隐十一年以與鄭釋例河内野王縣西南有絺城今懷州河内縣 樊 始與鄭人名曰樊後與晉文則名陽樊其實一也釋例河内野王縣西南有陽城今河内縣故野王縣也【上書懷州河内縣今不重出懷州字餘仿此】 隰 釋例河内懷縣西南有隰城唐貞觀元年懷縣省入武陟在今懷州武陟縣西隰又其西南雲 州 釋例河内州縣河内今孟州懷州地 隤 懷州修武縣北隤城 懷 禹貢覃懷之地後歸之晉傳謂赤狄圍懷是也二漢為懷縣屬河内郡唐貞觀元年省入武陟國朝因之故城在今縣西 召【僖二十四年下同】 故雍縣秦德公蔔居雍即此至孝公徙焉二漢屬右扶風釋例扶風雍縣東南有邵亭京相璠曰亭在周城南五十裡今鳳翔府天興縣 甘 河南縣西北有甘水 坎欿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