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上

關燈
戒慎民萌何以勸勉蓋傷微子之事周而痛殷之亡也 孔疏宗廟之祭以祼為主於禮王正祼後亞祼則祼将主人之事而雲助行祼者天官小宰凡祭祀贊祼将之事注雲又從太宰助王是祼将之事有臣助之矣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于殷駿命不易 賦也 毛傳聿述永長也 鄭箋師衆也 毛傳駿大也 孔疏不易言難也 李氏曰成王欲念爾祖則在乎述修厥德而已能修德則可以長配天命而福祿自來矣 蘇氏曰既告之使修文王之德又告之以殷之未失衆也其君皆能配天及其末世違天以敗故今當以為鑒而不可忽於天命之難保也 呂氏曰命之去留視師之喪否大學所謂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也 命之不易無遏爾躬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萬邦作孚【躬字韻未詳孚古音浮後同問天臭孚俱平去通韻】 賦也 毛傳遏止義善也 孔疏問聞也 鄭箋有又也 毛傳虞度載事也 朱注儀象也 毛傳刑法孚信也 歐陽氏曰知天命之不易無使天命至爾躬而止當布明善聞常虞度殷之所以廢興者而折之於天也呂氏曰凡欲配天命者當法天然天無聲臭之可 求苟儀刑文王則天德全而萬邦於是作孚矣 朱氏曰文王與天為一法文王即所以法天也 真氏曰周至成王再世耳周公已憂其命之不延無遏爾躬猶堯之告舜曰天祿永終也古君臣更相告戒不諱危亡如此 朱注此詩於天人之際興亡之理丁甯反覆至深切矣故立之樂官因以為天子諸侯朝會之樂蓋将以戒後世之君臣而又以昭先王之德於天下國語所謂兩君相見之樂特舉一端而言耳文王七章章八句 虞惇按大雅三十一篇毛鄭與朱子大旨畧同所異者訓釋字句耳如文王在上宜從毛在民之上不當雲文王既沒其神在上也觀先言於昭于天而後言其命維新則可知矣陳錫哉周宜從鄭敷恩惠之施不當雲上帝敷錫也觀左傳國語兩引陳錫載周則可知矣思皇多士宜從朱毛鄭以皇為天雲願天多生賢人者非也駿命不易宜從朱鄭雲天之大命不可改易者亦非也惟緝熙敬止毛鄭與朱子皆以熙為光明止為語助愚意緝熙為光明則學有緝熙于光明複作何解止為語助則大學之敬止何以有止仁止孝之說故今采歐陽氏黃氏說正之侯于周服亦從鄭不從朱 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複命武王也 申公說周公述文武受命之功以訓嗣王也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适使不挾四方【平去通韻】 賦也 朱注明明德之明也赫赫命之顯也 毛傳忱信也殷适殷之正适也 朱氏曰挾挾而有之也朱注将陳文武受命故言在下者有明明之德則在上者有赫赫之命去就無常善則得之此天之所以難忱而為君之所以不易 鄭箋令纣居天位又殷之正适以其為惡乃棄絶之使不得有四方是天命靡常惟德是予耳言此者厚美周也 嚴氏曰此泛言天人之理以着殷亡之由為文武受命張本也 摰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賦也 毛傳摰國名仲中女也任姓也 朱注殷商殷商之諸侯也 毛傳嫔婦也 朱注京周京也鄭箋及與也 毛傳王季太王子文王父也身重也鄭箋重謂懷孕也 鄭箋摰國中女曰大任從殷商之畿内嫁為婦於周之京配王季而與之共行仁義之德同志意也 朱注将言文王之聖而本其所從來者如此蓋曰自其父母而已然矣 列女傳大任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聖君子謂大任為能胎教 孔疏成湯之初以商為号及盤庚後為殷曰殷商者取前後二号而言之 虞惇曰此章言大任生文王之事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賦也 鄭箋翼翼恭慎貌昭明也 蘇氏曰懷來也毛傳回違也 鄭箋方國四方來附之國也 李氏曰文王小心恭慎明事上帝遂能懷來百福蓋惟其德不回邪所以朝諸侯受方國也 朱氏曰聖人之德敬為大聖人之敬上與天心合下與人心合故事天則多福集之治人則方國附之 朱注此章言文王之德 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賦也 毛傳集就也 朱注載年也 毛傳合配也洽水名 呂氏曰谷梁傳水北曰陽 毛傳涘厓也嘉美也 朱注大邦莘國也 朱注将陳武王伐商之事故又推其本 蘇氏曰天監視文王之德大命既集於周故於文王之始載為之作配於洽渭之間 王氏曰洽之陽渭之涘莘國所在也 孔疏名山大川皆有靈氣 鄭箋天為文王生配於氣勢之處使必有賢才謂生太姒文王聞太姒之賢則美之曰大邦有子可以為妃乃求昏虞惇曰此下三章言太姒配文王生武王之事 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子妹渭上去通韻】 賦也 毛傳俔磬也 孔疏磬譬也 鄭箋太姒之賢尊之如天之有女弟也 朱注文禮祥吉也 鄭箋問名之後蔔而得吉則以禮定其吉祥謂納币也朱注造作梁橋也 孔疏作船於水比之而加版 於上以通行者即今之浮橋也 毛傳不顯顯也鄭箋賢女配聖人得其宜故備禮也迎太姒而更為梁者欲其昭着示後世敬昏禮也 毛傳賢聖之配王基始於是造舟然後可以顯其光輝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 孔疏六禮親迎為重公羊說天子至庶人娶皆當親迎造舟周制也文王敬重昏事始作而用之後世以文王所用遂制為天子之法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維莘長子維行笃生武王保右命爾爕伐大商【天與莘韻上六句三句一截】賦也 毛傳缵繼也莘太姒國也長子長女也右助爕和也 鄭箋天将命文王君天下於周之京則使莘國之長女太姒繼太任之女事配文王維德之行 蘇氏曰其德積厚遂生武王天複保佑而命之使爕和伐商之事 嚴氏曰保安之佑助之而命之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