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能和樂相親慕也 妻子好合如鼔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隔句韻】賦也 毛傳翕合也 許氏曰雖妻子好合如瑟琴必兄弟皆翕合然後和樂可久也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家音姑】賦也 毛傳帑子亶信也 朱注宜爾室家者兄弟具而後樂且孺也樂爾妻孥者兄弟翕而後樂且湛也兄弟之於人其重如此試以是究而圖之豈不信其然乎 蘇氏曰凡人思慮不能及遠常以為兄弟之於我無所損益不知兄弟之相親乃所以宜室家而樂妻帑者患其淺陋而不信故使之深思而遠圖之以信其然否也 呂氏曰告人以兄弟之當親未有不以為然者也苟非是究是圖實從事於此則亦未有誠知其然者也不誠知其然則所知者特名焉而已矣 朱注此詩首章略言至親莫如兄弟之意次章乃以意外不測之事言之以明兄弟之情其切如此三章但言急難則淺於死喪矣四章則又以情義之甚薄而猶有所不能已者言之其序若曰不待死喪然後相求但有急難即當相助不幸至於或有小忿猶必共禦外侮其所以責之者雖若益輕以約而所以着夫兄弟之義者益深且切矣五章遂言安甯之後乃謂兄弟不如友生則是至親反為路人而人道或幾乎息矣故下兩章乃複極言兄弟之恩異形同氣死生苦樂無适而不相須之意卒章又申告之使反複窮極而驗其信然可謂委曲漸次極盡人情矣讀者宜深味之 棠棣八章章四句 虞惇按鄭箋解鄂不韡韡謂不當作拊原隰裒矣謂原隰以聚居之故能定高下之名不如友生謂禮義琢磨則友生急飲酒之饫謂圖非常之事議大疑於堂皆衍說也今多取朱注而以諸家參之 伐木燕朋友故舊也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親親以睦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 伐木丁丁鳥鳴嘤嘤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嘤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興也 毛傳丁丁伐木聲 鄭箋嘤嘤兩鳥聲也毛傳幽深也 鄭箋遷徙相視也 毛傳矧況也朱注以伐木之丁丁興鳥鳴之嘤嘤而言鳥之求友遂以鳥之求友喻人之不可無友也 鄭箋其鳴之志似於有友道然求其友聲求其尚在深谷者 毛傳君子雖遷高位不可以忘其朋友鄭箋鳥尚知居高木呼其友況是人乎可不求之 蘇氏曰先王不遺朋友故舊以為非特有人助也鬼神亦将佑之以和平矣 程氏曰朋友之信恒久不渝可質於神明邱氏曰伐木者其聲丁丁然空谷響應出於自然 朋友故舊氣類之相從亦如此也故下章以伐木起興焉 呂氏曰此興之兼賦比者也 伐木許許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甯适不來微我弗顧於粲灑埽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甯适不來微我有咎【簋音九上去通韻】 興也 朱注許許衆人共力聲也淮南子舉大木者呼邪許 孔疏酾酒者或以筐或以草 朱注泲之而去其糟也 毛傳藇美貌羜未成羊也 鄭箋速召也 朱注諸父朋友之同姓而尊者 毛傳微無也 鄭箋顧念也 朱注於歎辭 毛傳粲鮮明貌孔疏簋盛黍稷之器也 毛傳天子八簋 朱注 諸舅朋友之異姓而尊者 毛傳咎過也 蘇氏曰伐木至小矣而猶須友故君子於閑暇酒食以燕樂之所以求其驩心也 朱注具酒食以樂朋友甯使彼适有故而不來無使我恩意之不至也李氏曰常人怨生於相責責己而不責人此所以和平也 孔疏陳饋八簋謂食禮肥羜酾酒謂燕禮燕言諸父食言諸舅互文也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暇古音豫後并同平上平去通韻】興也 蘇氏曰衍多也 鄭箋踐陳列貌 朱注兄弟朋友之同侪者無遠皆在也 毛傳餱食也以筐曰酾以薮曰湑 鄭箋酤買也 朱注坎坎擊鼓聲毛傳蹲蹲舞貌 蘇氏曰民之失德也有以乾餱薄物相譴責故君子於其朋友故舊無所愛者有則湑之無則酤之不以有無為辭也奏之以鼓重之以舞盡其所以樂之也謝氏曰湑我我湑之也酤我我酤之也舞我我舞 之也鼓我我鼓之也 毛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父異姓則稱舅國君友其賢臣大夫士友其宗族之仁者兄弟謂父之黨母之黨 邱氏曰古者人君以嘉禮賓臣者有四焉宗族兄弟也朋友故舊也孤鄉大夫士也公侯伯子男也其禮之行也有飨焉有食焉有燕焉飨者烹太牢以飲賓幾設而不倚爵盈而不飲訓恭儉也食者飨禮之中舉樂以薦牲體焉燕則異於飨食之禮所以示慈惠其樂無算也取其驩而已其爵無算也取其醉而已然燕或因祭而餕或因勞而勞或閑暇而會中庸曰燕毛所以序齒坊記曰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睦則是祭畢而燕四牡皇華所歌則是因勞而勞伐木之亂所謂迨我暇矣飲此湑矣則是因閑暇而時會也 伐木三章章十二句 虞惇按蔡邕正交論周德始衰頌聲既寝伐木有鳥鳴之刺蓋關雎鹿鳴伐木諸篇漢儒皆以為刺詩矣伐木丁丁鄭箋雲昔日未居位在農之時與友生於山岩伐木孔氏申之雲此章追本文王幼少之時結友之事其說穿鑿不足據也有酒湑我以下鄭雲此族人陳王之恩按此乃燕朋友故舊之樂歌宜但陳已之待臣不宜述臣之感已故今亦不取舊分六章章六句集注從劉氏以每章首辄雲伐木凡三雲伐木知當為三章今仍之 天保下報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歸美以報其上焉 鄭箋下下謂鹿鳴至伐木皆君所以下臣也臣亦宜歸美以崇君之尊而福祿之以答其歌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上去通韻】 賦也 鄭箋保安也 朱注爾指君也 虞惇曰爾其君者稱天以臨之 毛傳單信除開也何福而不開皆開出以予之 朱注除除舊而生新也 毛傳庶衆也 嚴氏曰使爾每事盡厚則何福不消受也使爾多行利益則何物不蕃庶也損上益下謂之益曰厚曰益曰谷皆以俾爾言之祝君之德也曰除曰庶曰宜曰興曰增皆以莫不言之祝君之福也天下無德外之福歸美之中有責難焉 朱注言天安定我君使之獲福如此也 天保定爾俾爾戬谷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降爾遐福維日不足【顧氏曰福字不入韻】 賦也 朱注戬盡谷善也 毛傳罄盡也 鄭箋遐遠也 顧氏曰罄無不宜者宜室家宜兄弟宜子孫宜民人也 朱注爾既有以受天之祿矣天又降爾以悠遠之福天人之際交相與也書曰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意正如此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賦也 鄭箋興盛也 毛傳大陸曰阜大阜曰陵鄭箋言福祿委積高大也川之方至謂水縱長之時 吉蠲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嘗于公先王君曰蔔爾萬夀無疆【平上通韻】 賦也 毛傳吉善蠲潔也 王氏曰吉言诹曰擇士之善蠲言齋戒滌濯之潔 毛傳饎酒食也享獻也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 鄭箋公先公也謂後稷至諸盩 朱注先王太王以下也君先公先王也 毛傳蔔予也 鄭箋君曰蔔爾者屍嘏主人傳神辭也 孔疏少牢皇屍命工祝承緻多福無疆于汝孝孫是也 歐陽氏曰非惟天之福我君如此至於四時豐潔酒食祀其先王先公而神亦降之福也朱注文王時周未有曰先王者此詩亦武王以後 作也 神之吊矣诒爾多福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羣黎百姓徧為爾德【福古方墨反後并同】 賦也 毛傳吊至也 鄭箋神至者宗廟緻敬鬼神着矣 毛傳诒遺也 程氏曰質實也 朱注質實無僞日用飲食而已黎黑也黎民猶秦言黔首 毛傳百姓百官族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