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斯遠鄙倍其見於威儀動作之間者有常度矣豈故為是拘拘者哉蓋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由其威儀一於外而其心之如結於内者從可知也 說苑屍鸠之所以養七子者一心也君子之所以理萬物者一儀也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帶伊絲其帶伊絲其弁伊骐 興也 毛傳在梅飛在梅也 鄭箋帶大帶也大帶用素絲有雜色飾焉 毛傳弁皮弁也骐骐文也朱注言有常度不差忒也 孔疏鳲鸠在桑而子異木者子自飛去母常不移也蘇氏曰帶伊絲矣而弁不骐則為充於下而不充 於上上下有一不充則不一矣君子之行無不充足故周旋反複視之如一夫無一不然者一之至也德未充而求其一不可得也既充矣而求其有一不然亦不可得也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興也 朱注忒差也 朱氏曰由其身之修故化有以行於國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興也 鄭箋能長人則人欲其夀考 朱氏曰由其國之治故福有以裕於身 蘇氏曰鳲鸠在桑而已其子則不可常也以其愛之宜其無所不從然而從其在梅則失其在棘從其在棘則失其在榛是以居一以俟之而無不及者此得一之要也 鳲鸠四章章六句 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憂而思明王賢伯也 嚴氏曰鄭之褰裳思大國之見正齊桓未霸也曹共之時晉文霸矣襄王命之為侯伯而下泉顧思明王賢霸何耶文之於曹執其君分其田以私憾而欲甘心焉後乃僅以貨免文寜能帖曹乎下泉愧木瓜矣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歎念彼周京【隔句韻】虞惇曰比也 毛傳冽寒也下泉泉下流也 朱注苞叢生也 毛傳稂童梁也 許氏曰忾太息也孔疏周京周之京師也 朱注寒泉下浸苞稂見傷喻王室陵遲小國困弊也孔疏念周京者思古明王也有明王則無此困矣 冽彼下泉浸彼苞蕭忾我寤歎念彼京周 比也 毛傳蕭蒿也 朱注京周猶周京也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歎念彼京師 比也 朱注蓍筮草也 孔疏京大師衆也公羊傳天子之居必以大衆言之 芃芃黍苗隂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 興也 毛傳芃芃美貌 孔疏有王有從王之事也毛傳郇伯郇侯也 鄭箋文王之後為周伯治諸 侯有功 孔疏勞者以恩德勞來之傷今之不然也毛傳諸侯有事二伯述職 錢氏曰明王在上四國共禀一尊又有方伯以時廵省之隂雨之膏非下泉之冽也黍苗之芃非苞稂之浸也此周京之所以盛也 孔叢子孔子曰於下泉見亂世之思明君也 程氏易傳曰剝上九諸陽消剝已盡獨上九一爻尚存如碩大之果不見食将有複生之理上九亦變則純隂矣然陽無可盡之理變於上則生於下無間可容息也隂道極盛其亂可知亂極自當思治故衆心願戴於君子君子得輿也詩匪風下泉所以居變風之終也 陳氏曰亂極而不治變極而不正則天理滅人道絶矣聖人於變風之極系之以思治之詩以示循環之理言亂之可治變之可正也 呂氏曰匪風下泉雖皆思周道之詩然匪風作於東遷之前此一時也下泉作於齊桓之後此又一時也 王氏曰桧亡東遷之始也曹亡春秋之終也夫子删詩系曹桧於國風之後桧之卒章曰思周道也傷天下之無王也曹之卒章曰思治也傷天下之無伯也 下泉四章章四句 虞惇按苞稂之稂鄭改為涼正義雲草木見有名涼者未知鄭何據也四國有王朱雲四國既有王矣語意殊晦今從舊 曹國四篇十五章六十八句 讀詩質疑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