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毛以在天為十月在隅為十一月十二月在戶為正月皆陳昏姻之正時據詩刺昏姻之失時不必雲陳正時也故今亦從鄭惟綢缪之義從毛 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将為沃所并耳 申公說君子敎人孝友之詩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興也 毛傳杕特生貌杜赤棠也 王氏曰湑湑潤澤也 毛傳踽踽無所親也 範氏曰比親也 毛傳佽助也 嚴氏曰杜雖特生其葉湑然猶足以芘其本根今公室枝葉雕落曾杕杜之不如 鄭箋此豈無異姓之臣乎顧恩不如同姓親親也 呂氏曰苟他人可恃則行道之人胡不自相親比凡人無兄弟者胡不外求佽助蓋深曉晉君以行道之人必不相親苟非兄弟必不相助也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獨行睘睘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平去通韻】興也 毛傳菁菁葉盛也睘睘無所依也同姓同祖也杕杜二章章九句 虞惇按嗟行之人四句毛鄭以為異姓之臣當助君朱注雲此無兄弟者自傷?特而求助於人之辭俱不若讀詩記之為善今從之 羔裘刺時也晉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豈無他人維子之故【平去通韻】賦也 毛傳袪袂也 陳氏曰羔裘上下通服君純羔大夫間之 毛傳居居懷惡不相親比之貌 鄭箋故故舊也 孔疏在位不與民相親居居然有悖惡之色不憂我之困苦我豈無他人可歸乎以子故舊不忍去耳鄭箋民之厚如此亦唐之遺風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豈無他人維子之好【上去通韻】賦也 毛傳褎猶袪也究究猶居居也 嚴氏曰好舊好也 羔裘二章章四句 虞惇按集注居居究究未詳又雲此詩不知所謂不敢強解據爾雅居居究究惡也毛鄭說蓋本此陸佃埤雅雲豹袪下大夫也豹褎上大夫也以褎袪為大夫之别恐亦鑿說今不取 鸨羽刺時也昭公之後大亂五世君子下從征役不得養其父母而作是詩也 鄭箋大亂五世者昭公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 肅肅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興也 毛傳肅肅羽聲也 朱注鸨鳥名 毛傳集止也 孔疏物叢生曰苞栩柞栎也 毛傳鸨之性不樹止盬不攻緻也 鄭箋藝樹也 毛傳怙恃也鄭箋君子下從征役危苦如鸨之樹止然 許氏曰蓋以王事不可以不堅緻故竭力在外不得藝黍稷以養父母也 孔疏乃告於天曰何時使我得其所乎人窮則反本困則呼天也 肅肅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藝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興也 鄭箋極已也 肅肅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藝稻梁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興也 蘇氏曰行列也 朱注嘗食也常複其常也鸨羽三章章七句 虞惇按顧大韶氏炳燭齋随筆雲詩王事靡盬注雲不可以不堅固也夫以不堅固訓盬字毛鄭已來皆然不可易矣以不可以三字訓靡字則其解頗曲而未暢竊謂靡盬二字各自為義漢書為酒醪以靡谷注靡散也說文靡披靡也徐曰披靡分也蓋謂王事如草之披靡而不植如盬之細碎而不堅固正臣子勤勞奔走之時也此說最為近理然先儒從未有見及此者故未敢遽援以釋經姑識於此 無衣美晉武公也武公始并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 虞惇按春秋傳及史記平王三十二年魯惠公之三十年晉潘父弑昭侯而納曲沃桓叔不克晉人立孝侯平王四十七年桓叔卒子莊伯鱓立伐翼弑孝侯晉人立其弟鄂侯桓王二年魯隐公之五年莊伯伐翼鄂侯奔随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鄂侯之子哀侯莊伯卒子武公偁立桓王十一年魯桓公之三年武公伐翼殺哀侯晉立其子小子侯桓王十五年武公誘小子侯殺之明年遂滅翼王命虢仲立哀侯之弟缗於晉僖王四年魯莊公之十六年武公伐晉滅之盡以其寶器賂王王命武公以一軍為晉侯 曹氏曰自桓叔初封曲沃至武公滅晉凡六十七年 孔疏武公以孽奪宗於法不當賜之命曰美者其臣之意美之也 程氏曰武公始有晉國而能請命天子故詩人美之美其所可美也 申公說唐公孫偁弑三君而取其國盡以寶器賂周僖王王命之為晉侯國人作此以刺之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賦也 毛傳侯伯之禮七命冕服七章 孔疏子天子之使也 虞惇曰欲其請於天子而賜之 朱注我非無是七章之衣也而必請命者以不如天子之命服之為安且吉也 毛傳諸侯不命於天子則不成為君 鄭箋武公初并晉國心不自安故以得命服為安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賦也 鄭箋變七言六者謙也 毛傳天子之卿六命車旗衣服以六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