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賦也 嚴氏曰子斥大國之人也 毛傳惠愛也溱水名 虞惇曰狂童祭仲之屬也 朱注且語辭歐陽氏曰大國有惠而思正我亂者褰裳涉溱而來即至矣不難也 李氏曰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縱爾不我思豈無大國聲大義以正我者哉蓋激之也 朱氏曰所以然者狂童之狂已甚而不可緩也黃氏曰忽突微弱不能自存而祭仲諸人恣為狂
狡之行專擅廢立弄其君於股掌之上故國人思大國之正己而怨諸侯之不我救也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賦也 毛傳洧水名 鄭箋他士猶他人也
褰裳二章章五句
虞惇按狂童恣行毛鄭以下皆指突忽争國其實不然說已見上褰裳涉溱鄭雲告難他國豈無他人鄭雲先向齊晉宋衛後之荊楚皆曲說毛以士為事亦非也朱注謂淫女戲其所私之人不可從
豐刺亂也昏姻之道缺陽倡而隂不和男行而女不随
虞惇按陽倡而隂不和其說似迂蓋講師附益之文
子之豐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巷古胡貢反平去通韻】
賦也 鄭箋子謂親迎者 毛傳豐豐滿也巷門外也鄭箋有親迎我者面貌豐豐然出門而待我於巷中悔乎我不送是子而去也 孔疏男子親迎而女有異志不從後乃追悔此陳其辭也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賦也 毛傳昌盛壯貌将行也
孔疏士昏禮主人揖賓入於廟主人升堂西面賓升堂北面奠雁再拜稽首降出婦從降自西階是則士禮受女於廟堂庶人雖無廟亦當受女於寝室
衣錦褧衣裳錦褧裳叔兮伯兮駕予與行
賦也 鄭箋褧襌也 毛傳叔伯迎己者
鄭箋中衣裳用錦而上加襌縠焉庶人之妻嫁服也士妻?衣纁袡以前之悔今則叔也伯也來迎己者從之志又易也 孔疏言服飾盛備若複駕車而來我則與之行矣
裳錦褧裳衣錦褧衣叔兮伯兮駕予與歸
賦也
豐四章二章章三句二章章四句
虞惇按俟我于堂鄭易堂為枨疏引王肅述毛說今從之
東門之墠刺亂也男女有不待禮而相奔者也
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迩其人甚遠
賦也 毛傳東門城東門也墠除地町町者茹藘茅蒐也 呂氏曰爾雅陂者曰阪
朱注門之旁有墠墠之外有阪阪之上有草志其所欲奔之處也室迩人遠者思之切欲奔而未得間也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即古子悉反後并同】
賦也 毛傳栗行上栗也 朱注踐行列貌 毛傳即就也
朱注門之旁有栗栗之下有成行列之家室亦識其處也 嚴氏曰女欲奔而未得望男之來就已也東門之墠二章章四句
虞惇按毛以東門之墠喻男女之際近而易茹藘在阪遠而難鄭以茹藘在阪為易越而出有踐家室為栗在淺家室之内易竊取皆曲說今從朱
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風雨凄凄鷄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虞惇曰比也 朱注凄凄寒涼之氣喈喈聲也 毛傳夷悅也
毛傳風且雨凄凄然鷄猶守時而鳴喈喈然 鄭箋喻君子雖居亂世不變改其節度 孔疏今世無複此人得見之則心悅也
風雨潇潇鷄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比也 毛傳潇潇暴疾也 錢氏曰膠膠聲雜也毛傳瘳愈也
風雨如晦鷄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上去通韻】比也 毛傳晦昏也 鄭箋鷄不為如晦而止不鳴黃氏曰稱仁誦義於閑暇之時變節易慮於緩急
之際則不可以托六尺寄百裡今曰亂世思不改其度意當時之士皆随世俛仰無歲寒之操者也噫颠沛而不違仁然後為仁之至舉足而不忘親然後為愛親之笃此詩人所以思君子於衰亂之世欤風雨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朱注以此為淫奔之詩詩序辨又雲此詩輕佻狎昵非思賢之意下篇子衿亦辭氣儇薄竊意輕佻儇薄鄭聲則然而非其所以聲也離騷之言美人言公子言蹇修亦可目之為儇薄亦豈其男女相贈答耶說詩而以辭害志則屈原宋玉之賦皆淫邪之作矣愚之於朱子不敢以苟同者如此
子衿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
孔疏學校廢者謂鄭國之人廢於學問耳非廢毀學宮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甯不嗣音
賦也 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 鄭箋禮父母在衣純以青嗣續也 朱注音聲問也
歐陽氏曰學校廢士相與棄業朋友不複羣居故不相見而思之 蘇氏曰其留者念其去者而責之曰我雖不往見子子曷不傳聲問於我乎 孔疏責其遺忘己也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甯不來【佩隊韻思支韻來灰韻平去通韻不必葉】
賦也 毛傳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組绶不來者不一來也 錢氏曰禮有來學而無往敎
挑兮逹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賦也 李氏曰挑逹往來輕肆之貌 鄭箋人廢學業但好登城阙以候望為樂
呂氏曰士之於學不可一日忘廢一日忘之則其志荒放辟邪侈之心勝之矣 鄭箋君子之學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獨學而無友則?陋而寡聞故思之甚程氏曰治世則庠序之敎行有法以率之不率敎
者移屏不齒又禮義廉讓之風所漸陶父兄朋友之義所勸督故人莫不強進於學及夫亂世上不複主其敎則無以率之風俗雜亂浮偷父兄所敎者趨利朋友所習者從時故人莫不肆情廢惰為自棄之人雖有賢者欲強之於學亦豈能也但悲傷之而已王氏曰世之亂生於上之人不學而莫知反本以救之顧颠沛於末流以纾目前之患而以學為不切於世務此學校所以廢也
子衿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集注此亦淫奔之詩也今者鄭風如将仲子之刺莊有女同車之刺忽風雨之思君子子衿之刺學校廢朱子皆以為淫詩而他日賦白鹿洞則雲廣青衿之遺問樂菁莪之長育亦自與其言相枘鑿矣毛傳以嗣音為嗣習誦歌弦舞亦不若鄭氏說為長
揚之水闵無臣也君子闵忽之無忠臣良士終以死亡而作是詩也
揚之水不流束楚終鮮兄弟維予與女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
興也 鄭箋鮮寡也 毛傳迋诳也
嚴氏曰悠揚之水不能流轉束楚猶忽之微弱不能号令臣下也 孔疏兄弟争國親戚相疑唯我與女二人而已既無賢臣多被欺诳故又誡之 許氏曰他人離間之言乃無實而诳女決不可信也 鄭箋作此詩者同姓之臣也 錢氏曰按左傳原繁謂厲公曰莊公之子猶有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