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注淫奔見棄不為兄弟所恤惟自痛悼而已 劉氏曰下章言總角之宴則此女未笄而已奔矣又言老使我怨則至老而後見棄也所謂三歲為婦三歲食貧者言其在夫家勤勞之歲月也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平上通韻俱不必葉】 賦也 鄭箋及與也泮坡也 孔疏總角女子未笄結髪為兩角也宴安也 毛傳晏晏和柔也 朱注旦旦明也 鄭箋反複也 朱注始也将與汝偕老今老而反使我怨淇則有岸矣隰則有泮矣而我總角之時與汝宴樂言笑成此信誓曾不思其反複以至於此也傳曰思其終也思其複也思其反之謂也婦人失身於人人所賤惡至於無往不困士君子立身一敗而萬事瓦裂者何以異此可不戒哉 氓六章章十句 虞惇按于嗟鸠兮鄭箋雲於時國之賢者刺此婦人見誘故于嗟而戒之上下文意全不相蒙此曲說也桑之沃若桑之落矣喻男女情好盛衰而箋以未落為仲秋既落為季秋謂複關以季秋車來迎已亦曲說也其他文義傳注皆得之淇水湯湯從傳靡室勞矣從注注蓋本之蘇氏雲 竹竿衛女思歸也适異國而不見答思而能以禮者也 朱注衛女嫁於諸侯思歸甯而不得故作此詩嚴氏曰婦人以夫為家者也衛女嫁異國而思衛國之樂其於異國必有不得其所者矣此雖不言其夫之不見答而思歸之切如此則其情可知此風人之辭也 逸齋曰在異國而思衛作詩以寄宗國采詩者得之衛地故系之衛焉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緻之 虞惇曰賦而興也 毛傳籊籊長而殺也 朱注竹衛之産淇衛水也 歐陽氏曰思國俗之樂而歎其遠莫能緻也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右古音以後并同不從葉】 賦而興也 朱注泉源百泉之源也 王氏曰百泉在衛之西北而東南流入淇故曰左淇在衛之西南而東流與泉源合故曰右 朱注思二水之在衛而自歎其不如也 嚴氏曰女子出适於人雖父母兄弟之親且疎遠矣安得複至少時遊戲之所乎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平上通韻】賦而興也 朱注瑳鮮白色也笑而見齒其色瑳然毛傳傩行有節度也 李氏曰思遊笑於二水之間者其樂如此也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賦而興也 毛傳滺滺流貌桧栢葉松身楫所以櫂舟也 虞惇曰皆思而不得見之辭 竹竿四章章四句 虞惇按毛鄭泥序不見答之語其取物比事皆失本旨蓋求詩之過也今從注而參嚴氏之說詩四章皆賦而兼興非直賦其事也注雲賦亦非是 芄蘭刺惠公也驕而無禮大夫刺之 孔疏春秋傳初惠公之即位也少杜預雲蓋年十五六 芄蘭之支童子佩觽雖則佩觽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興也 孔疏芄蘭草名蔓生枝葉柔弱 朱注支枝同 嚴氏曰喻幼弱不能自立也 毛傳觽所以解結成人之佩也人君治成人之事雖童子猶佩 朱注知智也其才能不足智於我也容兮遂兮舒緩放肆之貌 毛傳帶紳也 朱注悸帶下垂之貌鄭箋言其德不稱服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興也 毛傳韘玦也能射禦則帶韘 孔疏玦決也挾矢時着右手巨指以鈎弦用象骨為之 朱注甲長也其才能不足長於我也 張氏曰再言容兮遂兮垂帶悸兮而其驕慢無所知之氣象蓋莫可掩矣 芄蘭二章章六句 虞惇按集注此詩不知所謂不敢強解今從序序雲刺惠公蓋必有所本也其訓釋文義則從集注容兮遂兮不作容刀佩璲解嫌與佩觽佩韘相複非立文之體也 河廣宋襄公母歸于衛思而不止故作是詩也鄭箋宋桓公夫人衛文公之妹生襄公而出襄公即位夫人思宋義不可往故止也 孔疏夫人為先君所出其子承父之重與祖為一體母出與廟絶不可以私反故義不得也 嚴氏曰衛都河北宋都河南自衛适宋必渡河魯闵公二年狄入衛戴公始渡河而南詩雲誰謂河廣是作於衛未遷之時宋襄公猶為世子也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虞惇曰興也 毛傳杭渡也 嚴氏曰跂舉踵也言其近 蘇氏曰河廣矣宋遠矣而言如此者所以緩其思宋之心也蓋曰雖在衛猶在宋耳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興也 鄭箋小船曰刀不容刀喻狹也 範氏曰夫人之不往義也天下豈有無母之人欤有千乘之國而不得養其母則人之不幸也為襄公者宜奈何生則緻其孝沒則盡其禮而已衛有婦人之詩自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