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子多好善賢者樂告以善道也 申公說美文公好賢 孑孑幹旄在浚之郊素絲纰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下四句平去通韻】 賦也 朱注孑孑特出之貌 毛傳幹旄注旄於幹首也 鄭箋周禮孤卿建旃大夫建物首皆注旄焉毛傳浚衛邑 呂氏曰爾雅邑外謂之郊 毛傳 纰所以織組也 王氏曰素絲為組所以帶馬 孔疏姝美也 毛傳畀與也 鄭箋時有建此旄來至浚之郊卿大夫好善也 蘇氏曰素絲良馬所以贈賢者也 程氏曰好善如此彼賢者将何以與之而答其禮意之勤乎 孑孑幹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平上通韻】 賦也 毛傳鳥隼曰旟 鄭箋周禮州裡建旟 毛傳都下邑也 孑孑幹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賦也 毛傳析羽為旌城都城也祝織也 程氏曰馬四至於五六禮之益加也自郊而都城好賢益笃則賢者益至不好賢則士将遠遯也 朱注衛本以淫亂無禮不樂善道而亡其國今破滅之餘人心危懼正其懲創往事興起善端之時故其詩如此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 錢氏曰文公敬教勸學授方任能汲汲乎帷人才是務故其士大夫化之以禮賢相尚式廬樂善於是衛多君子焉 春秋傳曰幹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 幹旄三章章六句 虞惇按毛以浚郊為功臣世邑素絲為禦民之法鄭以彼姝為卿大夫有忠順之德朱以素絲良馬為卿大夫乘此車馬而來俱非也今采諸家之說在浚之郊從鄭素絲良馬從蘇彼姝者子從朱 載馳許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國颠覆自傷不能救也衛懿公為狄人所滅國人分散露于漕邑許穆夫人闵衛之亡傷許之小力不能救思歸唁其兄又義不得故賦是詩也 春秋傳宋桓公立戴公以廬於漕許穆夫人賦載馳 鄭箋君死於位曰滅露於漕邑謂戴公也戴公與許穆夫人皆公子頑烝於宣姜所生 蘇氏曰列國之詩皆以世為先後載馳一章曰言至于漕戴公之詩也而列於文公之下王之兔爰桓王之詩也而列於平王之上鄭之清人文公之詩也而列於莊昭之間皆非孔氏之舊蓋傳者失之矣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侯古音胡後并同驅侯一韻下四句别一韻不必強葉】 賦也 鄭箋載之言則也 毛傳吊失國曰唁 鄭箋衛侯戴公也 毛傳悠悠遠貌漕衛東邑也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朱注許穆夫人闵衛之亡将婦唁其兄馳驅至漕而許之大夫有跋涉而來者夫人知其必将以不可歸之義來告故心憂之也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 賦也 鄭箋嘉臧皆善也爾許人也 朱注遠猶忘也濟渡也 毛傳閟閉也 朱注大夫既至而果不以我為善則我亦不能旋反而濟以至於衛矣 許氏曰然視爾雖不以我為善而我之思終不能自已也恒欲歸唁之爾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衆穉且狂【蝱古音芒】 虞惇曰興也 毛傳偏高曰阿丘蝱貝母也采其蝱者将以療疾 鄭箋善猶多也懷思也 毛傳行道也尤過也 朱氏曰升高以舒幽想之情采蝱以療郁結之疾呂氏曰女子雖多懷思然今之所以迫切者亦各有道他人不知則以為女子性情之常而尤之也意者許人之尤我其皆幼穉欤狂惑欤不然何其不相體悉至於此也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于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賦也 毛傳芃芃盛長貌 朱注控持而告之也嚴氏曰因猶依也 毛傳極至也 虞惇曰之往也嚴氏曰我今欲歸衛蓋将經行田野控告於大國求其能救衛者未知諸國之中誰為可因誰為肯至多方圖之以求有濟 蘇氏曰雖大夫君子竭爾思慮為我謀衛終不如使我一親往之為愈也 王氏曰蓋終欲歸唁之辭 範氏曰先王制禮父母沒不得歸甯者義也雖國滅君死不得往赴焉義重於亡故也 朱氏曰聖人錄泉水於前所以着禮之經列載馳於後所以盡事之變 載馳四章一章三章章六句二章四章章八句虞惇按鄭以升?采蝱喻婦人适異國欲得力助宗國芃芃其麥為未收刈民将困皆衍說也大夫跋涉鄭雲衛大夫告難於許蘇氏雲許大夫來唁於衛皆不若集注為善末章控于大邦嚴氏詩緝最優今從之舊分此詩五章蘇氏合二章三章為一章今據春秋傳叔孫豹賦載馳之四章取控于大邦誰因誰極之義則蘇說是也朱子亦從蘇氏分四章 鄘國十篇二十九章百七十六句 讀詩質疑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