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鄭箋莊姜莊公夫人齊女姓姜氏妾上僭者謂公子州籲之母母嬖而州籲驕
緑兮衣兮緑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朱注比也 毛傳緑間色黃正色 朱注已止也孔疏間色之緑不當為衣猶妾不宜嬖寵今緑兮乃為衣緑為衣而正色之黃反為裡猶夫人反見疎而微妾以賤而陵貴也 王氏曰夫人正嫡而幽微妾不正而尊顯 毛傳憂雖欲自止何時能止也
緑兮衣兮緑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比也 毛傳上曰衣下曰裳 鄭箋亡之言忘也孔疏間色之緑今為衣而在上正色之黃反為裳而處下 嚴氏曰緑衣黃裡掩蔽而已緑衣黃裳則貴賤倒置矣 張氏曰緑衣之憂言嫡妾之亂弊将至於不可勝言者憂在宗國也豈特為一身之私哉
緑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女如字訧古羽其反】
比也 朱注治理而織之也 毛傳俾使訧過也許氏曰緑之所以成緑而為衣者女以絲染治而盛也妾之所以上僭者以君子嬖之而然也 朱注然則我将如之何哉亦思古人有嘗遭此而善處之者以自勵使不至於有過而已
絺兮綌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風古方?反後并同不從葉】
比也 毛傳凄寒風也
鄭箋絺綌所以當暑今以待寒喻失所也 許氏曰絺絡夏服也風而凄其則固宜屏之不服矣事逐時變物随氣遷理勢之常無足怪者能逹乎此而在我者處之素定則古人之善處此者乃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豈有一毫怨怼之意哉此莊姜所以為賢也緑衣四章章四句
虞惇按鄭箋緑當作禒即周禮内司服之禒衣此曲說也鄭氏好改經文以就已說皆此類三章女所治兮女讀如字不從箋注作汝卒章鄭箋是本意而許氏說更得辭文旨遠之妙今參録之
燕燕衛莊姜送歸妾也
鄭箋莊姜無子陳女戴妫生子完莊姜以為己子莊公薨完立而州籲殺之戴妫於是大歸莊姜遠送之於野作詩見已志 陸氏曰戴諡也妫陳姓也 鄭氏曰戴妫實生桓公既立為君矣叙詩者猶曰送歸妾也彼為母以子貴之說者失聖人正名分辨嫡庶之意矣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野古神與反飛歸羽野隔句韻】
興也 毛傳燕鳦也 李氏曰差池不齊之貌 曹氏曰燕燕兩燕也差池相先後也 朱注之子戴妫也歸大歸也
鄭箋婦人之禮送迎不出門送于野者舒已憤盡已情
燕燕于飛颉之颃之之子于歸遠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興也 毛傳飛而上曰颉飛而下曰颃 鄭箋将送也 毛傳伫立久立也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興也 毛傳飛而上曰上音飛而下曰下音陳在衛南
仲氏任隻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朂寡人【淵先韻身人真韻本通不必葉】
賦也 毛傳仲戴妫字也 鄭箋任以恩相親信也朱注隻語辭 李氏曰塞實也 毛傳淵深也
朱注溫和也 毛傳惠順也 鄭箋先君莊公也毛傳朂勉也 鄭箋寡人莊姜自謂也
楊氏曰州籲之暴完之死戴妫之去皆夫人不見答於先君所緻也而戴妫猶以先君之思勉其夫人可謂終溫且惠矣
燕燕四章章六句
虞惇按差池其羽箋雲戴妫将歸顧視其衣服下上其音雲言語感激聲有大小皆求詩之過也韓詩以此為定姜歸其婦而作康成釋坊記又以為衛獻公無禮於定姜定姜作此詩陸德明釋之曰此魯詩也此蓋康成未定之論詳味詩辭則序說為得矣
日月衛莊姜傷已也遭州籲之難傷已不見答於先君以至困窮之詩也
詩序辨詩是莊公在時所作篇次當在燕燕之前序雲遭州籲之難誤也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寜不我顧【上下通韻不必葉】
虞惇曰興也 鄭箋日月喻君與夫人也之人莊公也 朱注逝語辭古處古道相處也 毛傳胡何定止也 鄭箋寜猶曾也
嚴氏曰日月代明照臨下土天之常也猶君與夫人相須而成古之道也 虞惇曰乃如之人而不以古道相處我失日月相成之義何其心志回惑無定曾不顧念我也 朱注見棄如此猶有望之之意焉詩之所以為厚也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寜不我報
興也 毛傳冒覆也 朱注報答也 毛傳盡婦道而不得報也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興也 毛傳日始月盛皆出東方音聲良善也 鄭箋無善恩意之聲語於我也 呂氏曰俾也可忘言公之待我誠使我可忘而我自不忍忘之也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報我不述
興也 毛傳畜養卒終也 王氏曰人之患疾痛極未有不呼父母者 呂氏曰不述不欲稱述之也日月四章章六句
虞惇按先儒泥春秋傳将立州籲乃定之矣句遂以胡能有定為莊公不能定桓殊屬牽合蓋鄭箋誤也日居月諸從毛鄭父兮母兮鄭箋誤從朱
終風衛莊姜傷已也遭州籲之暴見侮慢而不能正也
虞惇按此詩與日月同意亦莊姜傷已不見答於莊公而作也序雲遭州籲之暴非是朱子語類雲二詩當在燕燕之前終風居先日月次之 子貢傳莊姜見怒於公賦終風
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暴敖悼号韻笑嘯韻本通不必葉】
朱注比也 毛傳終日風為終風暴疾也笑侮之也朱注谑戲言也浪放蕩也 孔疏敖慢也 鄭箋
悼傷也
朱注莊公為人狂蕩暴疾莊姜不忍斥言故以終風比之言雖狂暴如此亦有顧我則笑之時但皆出於戲谑之意而無愛敬之誠使我不敢言而心獨傷之也
終風且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比也 毛傳霾雨土也惠順也
朱注莊公雖狂惑亦或惠然而肯來但又有莫往莫來之時則使我悠悠思之望之深厚之至也
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願言則嚏
比也 毛傳陰而風曰曀 鄭箋有又也願思也朱注嚏鼽嚏也
呂氏曰陰風終日意其止矣不旋日又曀焉厭苦之辭也 鄭箋我其憂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則嚏也今俗人嚏雲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
曀曀其陰虺虺其靁寤言不寐願言則懷
比也 毛傳如常陰曀曀然 朱注虺虺雷将發而未震之聲懷思也
終風四章章四句
虞惇按州籲弑桓公自立莊姜大義滅親其於州籲安得有悠悠我思之理毛鄭泥序遭州籲之暴故其解多謬今從朱語類雲此詩有夫婦之情無母子之意得之矣
擊鼓怨州籲也衛州籲用兵暴亂使公孫文仲将而平陳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
鄭箋平成也将伐鄭先告陳與宋以成其伐事春秋傳曰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馮出奔鄭鄭人欲納之及衛州籲立将修先君之怨於鄭而求寵於諸侯以和其民使告於宋曰君若伐鄭以除君害君為主敝邑以賦與陳蔡從則衛國之願也宋人許之於是陳蔡方睦於衛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事在魯隐四年 孔疏詩五章皆陳兵役之怨辭
擊鼓其镗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兵古必良反後并同】
賦也 毛傳镗然擊鼓聲 曾氏曰踴躍好兵喜鬭之狀 鄭箋用兵謂治兵時 朱注土土功也 毛傳漕衛邑
曾氏曰興師動衆人所憚也而州籲所最樂國人怨之正以其踴躍也 鄭箋言衆民或役土功於國或修理漕城而我獨從軍南行是尤勞苦之甚 李氏曰土國城漕非不勞苦猶處境内今我在外死亡未可知矣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平去通韻】賦也 朱注孫氏子仲字時軍帥也 鄭箋以猶與也
呂氏曰言所從者乃孫子仲也則輕其帥可知矣鄭箋與我南行不與我歸期兵兇事懼不得歸豫憂之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賦也 鄭箋爰於也 毛傳山木曰林
歐陽氏曰此與室家訣别之辭言我之是行未有歸期亦未知於何所居處於何所喪其馬若求我與馬當於林之下求之蓋預為必敗之計也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手有韻老皓韻本通】
賦也 毛傳契闊勤苦也 呂氏曰成說猶約誓也毛傳偕俱也
朱注言始為室家之時期以死生契闊不相忘棄又相與執手而期以偕老也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信古伸字】賦也 朱注闊契闊也活生洵信也
朱注契闊之約如此而今不得活偕老之信如此而今不得伸怨之至也 劉氏曰左傳州籲伐鄭圍其東門五日而還出師不為久而衛人怨之如此者身犯大逆衆叛親離莫肯為之用也
擊鼓五章章四句
虞惇按死生契闊二章毛鄭以為從軍之士與其伍約相期免難後軍士棄約離散故籲嗟歎之不若歐陽說為長歐陽蓋本之王肅也
凱風美孝子也衛之淫風流行雖有七子之母猶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爾
孔疏作是詩而成其孝子自責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