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孔氏曰藟葛類累繞也 朱注隻語辭 毛傳履祿綏安也 鄭箋木枝以下垂之故故葛也藟也得累而蔓之喻後妃能以惠下逮衆妾使次叙進禦則衆妾上附事之 蘇氏曰室家既和故其君子無所憂患而安享其福祿苟其不和雖有福祿而不能安也 呂氏曰後妃如此樂哉君子可謂福履綏之矣漢之二趙隋之獨孤唐之武氏其禍至於亡國則樛木之後妃詩人安得不深嘉而屢歎之乎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隻君子福履将之 比也 毛傳荒奄也 鄭箋将猶扶助也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樂隻君子福履成之 比也 毛傳萦旋也成就也 樛木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毛鄭於此詩大旨俱得唯鄭箋雲衆妾上附事之而禮義俱盛又雲能以禮樂樂其君子則屬衍說朱注雲君子自衆妾指後妃猶言小君内子也竊意二南二十五篇無有稱後妃夫人為君子者不如舊說之意味深遠也南有樛木二句比後妃之逮下非興也朱注雲言後妃逮下而無嫉妬之心則正以樛木比逮下而下文自說君子之福履不當以為興今易之 螽斯後妃子孫衆多也言若螽斯不妬忌則子孫衆多也 詩序辨螽斯聚處和一而卵育蕃多故以為不妬忌而子孫衆多之比非必知其不妬忌也 歐陽氏曰據本義宜言不妬忌則子孫衆多若螽斯也蘇氏曰螽斯一生八十一子 嚴氏曰螽斯次 樛木義相成也 螽斯羽诜诜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虞惇曰比而興也 毛傳螽斯蚣蝑也诜诜衆多也虞惇曰爾斥後妃也 朱注振振盛也 孔氏曰後妃不妬忌則嫔妾俱進所生亦後妃之子孫故得衆多也螽斯羽蟲舉羽以言多也 陳氏曰宜爾者歸其所自於後妃也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比而興也 朱注薨薨羣飛聲 蘇氏曰繩繩不絶也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比而興也 毛傳揖揖會聚也蟄蟄和集也 螽斯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此詩以螽斯比後妃以螽斯子孫之衆多興後妃子孫之衆多宜爾子孫後妃之子孫也朱子雲爾指螽斯則是上二句比不妬忌下二句比子孫衆多矣既以上二句比不妬忌何以詩序辨又極駁螽斯不妬忌之說朱子於草木鳥獸之屬多以爾汝稱之之子無裳之子指孤樂子之無家子指苌楚匪女之爲美女指荑此以爾指螽斯皆不可訓振振繩繩但美盛多亦不取毛鄭仁厚戒慎之說 桃夭後妃之所緻也不妬忌則男女以正昏姻以時國無鳏民也 李氏曰禮義明則上下不亂故男女以正政事治則财用不乏故昏姻以時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華古音敷家古音姑後并同】 興也 朱注桃木名夭夭少好之貌 毛傳灼灼華之盛也 朱注周禮仲春會男女桃之有華昏姻時也 孔氏曰桃少故華盛喻女少而色盛也 鄭箋喻婦人皆以年盛時行也 毛傳之子嫁子也 李氏曰婦人謂嫁曰歸 朱注宜和順之意歎女子之賢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興也 毛傳蕡實貌非但有華色又有婦德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興也 毛傳蓁蓁至盛貌有德有色形體至盛一家之人盡以為宜 王氏曰後妃處乎重闱深密之地而四方之廣家人父子服化者正其本而已故察於治亂之形而不見其本者未可與論聖人之道也 張氏曰乖争之風始於閨門至使萬物不得其所而況昏姻之能以時乎此意蓋深遠矣 桃夭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廣漢張氏雲此詩興也然興之中有比焉惟比義輕於興則謂之興而已桃夭為仲春昏姻之時又以喻女子之容色又以喻女子盛年而嫁所謂一句而包數義者此也觀比興者當以此意類推之 兔罝後妃之化也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衆多也 虞惇按周南之詩皆言後妃之化其實皆文王修身齊家之所緻以其自家及國故序詩者歸美於後妃讀者勿以辭害意可也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幹城【罝古音雎罝夫丁城隔句韻也詩多隔句用韻舉此可以類推】虞惇曰賦而興也 毛傳肅肅敬也兔罝兔罟也丁丁椓杙聲也 孔氏曰杙檿也丁丁連椓之 毛傳赳赳武貌 朱注幹盾也 鄭箋幹也城也皆以禦難也 鄭箋罝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是則賢者衆多也有武力公侯可任以國守扞城其民禦難於未然 蘇氏曰世未嘗患無武夫獨患其不知敬而不可近今武而知敬故可以為公侯幹城也 朱氏曰聞椓杙之聲而視其人甚勇可為幹城者也田野之人皆有可用之才足以見賢人之衆多矣 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廣韻六脂收逵馗十八尤收馗巨鸠反又音逵則逵與馗通馗仇同音不必葉顧氏詩本音仇古渠之反】 賦而興也 毛傳逵九逹之道 朱注仇逑同匹也孔氏曰此武夫能匹耦於公侯之志 朱氏曰言 才德相合也 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賦而興也 毛傳中林林中也 孔氏曰有文有武可以為腹心之臣言公侯有腹心之謀事能制斷其是非 蘇氏曰丁丁人之所聞也中逵人之所見也中林聞見之所不及也聞見所不及而猶肅肅然則其敬也至矣 徐幹中論曰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處獨之謂也 兔罝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詩三章集注皆雲興也此武夫實為椓杙之事詩人因其所事以起興宜雲賦而興也公侯好仇與關雎好逑同關雎好逑本亦作仇鄭箋雲怨耦曰仇毛傳雲匹也今從毛又墨子雲文王舉闳天太颠於罝罔中授之政西土服故申公詩說雲文王聞太颠闳天散宜生皆賢人而舉之國史詠其事而美之此或附會之語亦足以廣異聞附載於此 芣苢後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 虞惇按王肅雲自關雎至芣苢皆後妃房中之樂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有古音以後并同采有本通不必葉】 賦也 毛傳采采非一辭也芣苢馬舄車前也宜懷妊焉 程子曰薄言發語辭 毛傳有藏之也蘇氏曰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婦人皆樂有子是以采之不厭也 楊氏曰後妃無嫉妬之心則和平矣惟其和平故天下化而和平婦人以有子為樂矣芣苢和平之詩也天下和平非文辭形容所能及故每章言采采而已無他辭也 黃氏曰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於此詩見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賦也 毛傳掇拾也 朱注捋取其子也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賦也 毛傳袺執衽也扱衽曰襭 芣苢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芣苢之詩毛鄭得之朱子但主家室和平而不取樂有子之說似為未盡文選注韓詩薛君章句雲芣苢傷夫有惡疾而列女傳又雲蔡人之妻作蓋當時毛傳未甚行學者惟三家是宗故其說多異由今觀之毛公之有功於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