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7
關燈
小
中
大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
辜講
孔子的一位學生(子遊)也問過孔子同樣的問題,孔子回答:“如今孝子的責任僅僅意味着能夠贍養其父母,然而你也養着狗呀、馬呀的,如果對老人沒有愛心和尊重,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别呢?”
辜解
孔子時代的其他道德家認為這種做法才是孝,就是兒女們必須為父母砍柴挑水,将最好的東西留給雙親。但孔子則不這麼認為:“不,那不是孝。”真正的孝體現在“敬”,即做同一件事情(義務)時,體現出來的方式、态度,以及精神狀态。他還進一步指出,什麼最難,不是去完成這些義務,而是做這些義務時的心情才最難(色難)。
辜講
孔子的一位學生(子遊)也問過孔子同樣的問題,孔子回答:“如今孝子的責任僅僅意味着能夠贍養其父母,然而你也養着狗呀、馬呀的,如果對老人沒有愛心和尊重,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别呢?”
辜解
孔子時代的其他道德家認為這種做法才是孝,就是兒女們必須為父母砍柴挑水,将最好的東西留給雙親。但孔子則不這麼認為:“不,那不是孝。”真正的孝體現在“敬”,即做同一件事情(義務)時,體現出來的方式、态度,以及精神狀态。他還進一步指出,什麼最難,不是去完成這些義務,而是做這些義務時的心情才最難(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