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析疑卷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翰林院侍講銜方苞撰
儒行
儒有衣冠中
傳記所稱有髙冠長佩以自異者有短衣厲飾以自雄者儒者則循禮随俗而不使見者怪詫所謂中也
其大讓如慢小讓如僞
大讓如慢如不受爵祿君大夫請見而謝不可之類小讓如僞如毎飯必先告飽待侑然後加投壺之禮賓必再辭之類
大則如威小則如愧
涖大事則方嚴肅厲故如威臨小事則畏抑謙下故如愧
淹之以樂好
人于嗜欲暫或自閑久與為縁将不複能持故必淹之以樂好然後可以察所安也
鸷蟲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
此謂儒者見義必為非謂其材勇之過人也如赴君父之難豈可程勇量力而後進哉
徃者不悔來者不豫
儒者之行身一安于義命故雖遭危困而徃事一無可悔來者不豫素位而行無入而不可以自得也
流言不極
極抵也至也凡事有其實則言有歸宿儒者即時被流言而禮義不愆流言應時而自息矣
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
衆人之情親之則可劫以非義以内無特操也近之則可迫而狎焉以外無廉隅也儒者以義理自防故免此
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
李光地曰微辨細核也面數明指也其過失之小僅可細核無可明指所以謂之剛毅者非不屈于欲無由寡過如斯所謂自勝者強也諸觧似失之 如冉有之與原思之辭晏嬰之儉辨義至精微始覺少過若可面數之過則惡也儒者不應有此
儒有忠信以為甲胄禮義以為幹橹
甲胄幹橹皆所以自衛而非求勝于人也忠信者周身之防禮義者應物之節故義各有取
雖有暴政不更其所
暴政如楚王戊胥靡申公窦太後使轅固生刺豕之類獨舉暴政以處此極難若橫逆之加則惟三自反而已
上答之不敢以疑
急于求進者多以疑事嘗試于君君子無苟得之心故咨以計謀不敢以理所未信陳也委以職事不敢以材所不宜任也 或曰既見答則正言不諱不敢以身家之私患自疑慮也
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
雖與今人居不敢同流合汚必以古人自處之道與已所行相稽考
雖危起居竟信其志猶将不忘百姓之病也
危起居謂系累囚奴流放起居不得自由而安之若素困而不失其所亨是謂竟信其志也身之危若此而猶不忘百姓之病蓋所憂者大所思者逺也讒谄之民比黨以危君子則患必及民而憂在君國故志終不奪此古人與稽後世為楷之實徳也
上通而不困
學不足以應上之求則上通而困矣非達不離道之謂
禮之以和為貴忠信之美優遊之法
以者用也猶生死以之之以守禮者多不能和君子則禮之用而能以和為貴忠信者多直遂而不能優遊君子則忠信為美而又能以優遊為法
毀方而瓦合
瓦形正方以微倨故可規而為圎而體之方自若也儒者内方以自守外微曲以和衆類此
儒有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
友以輔仁故必欲其自強于善一與已同見親于聞示切于告其平居相砥朂如此則爵祿相先患難相死自有不能自已者
靜而正之上弗知也麤而翹之又不急為也
靜而正之謂格君心之非止邪于未形故君不知麤而翹之又不急為者務潛移黙化而不急以口舌争也
不臨深而為髙不加少而為多
以衆人之卑下自矜行誼之髙臨深以為髙也以衆人之寡陋自騁學問之博加少以為多也
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
方所向也故于志言之術路也故于道言之志分善利專于善故所向之方同道有小大取其大故所由之路同
聞流言不信其行
韓子引此以不信其行為句按之文義亦安
敬慎者仁之地也
敬為徳之聚諸徳諸行必以敬慎承載之然後靜而安動而順故曰仁之地也 或曰禮卑者業廣必敬慎然後有基可據
不充诎于富貴
充者既得而自滿也诎者患失而氣餒莊子所謂操之則栗春秋傳載程鄭求降階而然明以為将死而憂是也
孔子至舎哀公館之
觀此則防謂哀公就見孔子而命席誤矣
儒行
儒有衣冠中
傳記所稱有髙冠長佩以自異者有短衣厲飾以自雄者儒者則循禮随俗而不使見者怪詫所謂中也
其大讓如慢小讓如僞
大讓如慢如不受爵祿君大夫請見而謝不可之類小讓如僞如毎飯必先告飽待侑然後加投壺之禮賓必再辭之類
大則如威小則如愧
涖大事則方嚴肅厲故如威臨小事則畏抑謙下故如愧
淹之以樂好
人于嗜欲暫或自閑久與為縁将不複能持故必淹之以樂好然後可以察所安也
鸷蟲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
此謂儒者見義必為非謂其材勇之過人也如赴君父之難豈可程勇量力而後進哉
徃者不悔來者不豫
儒者之行身一安于義命故雖遭危困而徃事一無可悔來者不豫素位而行無入而不可以自得也
流言不極
極抵也至也凡事有其實則言有歸宿儒者即時被流言而禮義不愆流言應時而自息矣
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
衆人之情親之則可劫以非義以内無特操也近之則可迫而狎焉以外無廉隅也儒者以義理自防故免此
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
李光地曰微辨細核也面數明指也其過失之小僅可細核無可明指所以謂之剛毅者非不屈于欲無由寡過如斯所謂自勝者強也諸觧似失之 如冉有之與原思之辭晏嬰之儉辨義至精微始覺少過若可面數之過則惡也儒者不應有此
儒有忠信以為甲胄禮義以為幹橹
甲胄幹橹皆所以自衛而非求勝于人也忠信者周身之防禮義者應物之節故義各有取
雖有暴政不更其所
暴政如楚王戊胥靡申公窦太後使轅固生刺豕之類獨舉暴政以處此極難若橫逆之加則惟三自反而已
上答之不敢以疑
急于求進者多以疑事嘗試于君君子無苟得之心故咨以計謀不敢以理所未信陳也委以職事不敢以材所不宜任也 或曰既見答則正言不諱不敢以身家之私患自疑慮也
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
雖與今人居不敢同流合汚必以古人自處之道與已所行相稽考
雖危起居竟信其志猶将不忘百姓之病也
危起居謂系累囚奴流放起居不得自由而安之若素困而不失其所亨是謂竟信其志也身之危若此而猶不忘百姓之病蓋所憂者大所思者逺也讒谄之民比黨以危君子則患必及民而憂在君國故志終不奪此古人與稽後世為楷之實徳也
上通而不困
學不足以應上之求則上通而困矣非達不離道之謂
禮之以和為貴忠信之美優遊之法
以者用也猶生死以之之以守禮者多不能和君子則禮之用而能以和為貴忠信者多直遂而不能優遊君子則忠信為美而又能以優遊為法
毀方而瓦合
瓦形正方以微倨故可規而為圎而體之方自若也儒者内方以自守外微曲以和衆類此
儒有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
友以輔仁故必欲其自強于善一與已同見親于聞示切于告其平居相砥朂如此則爵祿相先患難相死自有不能自已者
靜而正之上弗知也麤而翹之又不急為也
靜而正之謂格君心之非止邪于未形故君不知麤而翹之又不急為者務潛移黙化而不急以口舌争也
不臨深而為髙不加少而為多
以衆人之卑下自矜行誼之髙臨深以為髙也以衆人之寡陋自騁學問之博加少以為多也
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
方所向也故于志言之術路也故于道言之志分善利專于善故所向之方同道有小大取其大故所由之路同
聞流言不信其行
韓子引此以不信其行為句按之文義亦安
敬慎者仁之地也
敬為徳之聚諸徳諸行必以敬慎承載之然後靜而安動而順故曰仁之地也 或曰禮卑者業廣必敬慎然後有基可據
不充诎于富貴
充者既得而自滿也诎者患失而氣餒莊子所謂操之則栗春秋傳載程鄭求降階而然明以為将死而憂是也
孔子至舎哀公館之
觀此則防謂哀公就見孔子而命席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