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十一
告子章句上
考異古本注謂性命難言也命下有之字足利本同今本
告子曰至必子之言夫
考異古本注告子以爲人性爲才幹才作木足利本同今本 而成其桮棬乎無其字足利本同今本 明不可比桮棬古本棬下有也字 蓋歎辭也無蓋字○章指言養性長義順天自然殘木爲器變而後成告子道偏見有不純仁内義外違人之端孟子拂之不假以言也
補遺古本注所能順完所作子足利本同 以告子轉性爲仁義爲上有以字足利本同
告子曰至其性亦猶是也
考異古本注謂湍水湍萦水也作謂湍湍潆水也○章指言人之欲善猶水好下廹勢激躍失其素真是以守正性者爲君子随曲拂者爲小人也謹按疏拂作折補遺古本注湍水圜也水作者足利本同
告子曰至猶人之性欤
考異古本注同白無異性下有也字足利本同今本問告子以三白之性同邪以上有子字○章指言物雖有性性各殊異惟人之性與善俱生赤子入井以發其誠告子一之知其麤矣孟子精之是在其中謹按足利本是作人
告子曰至耆炙亦有外欤
考異古本注長大者非在我者也在下有于字無者字足利本者字同今本 猶白色見于外者也無者字足利本同今本 同謂之白可也可作何足利本同今本且謂老者爲義乎義上有有字 告子曰愛從心則
已心悅上心作已 所悅喜者在外喜下有老字 已情性敬之性作徃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事雖在外行其事者皆發于中明仁義由内所以曉告子之惑也
孟季子問至飲食亦在外也
考異古本注酌酒則誰先酌誰先酌作先酌誰足利本同今本 斯須之敬在鄉人下有也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凡人随形不本其原賢者達情知所以然季子信之猶若告子公都受命然後乃理
補遺古本注鄕人以在賓位無以字
公都子曰至故好是懿德
考異古本注亦不能使其二子爲不仁其作此 是亦各有性者矣者矣作也 然則彼之所言皆爲非與無爲字與作邪足利本作欤 其有下愚不移者也古本無也 譬若乎被疾不成之人無乎字 言天生蒸民蒸作衆 民之秉彛彛常也二彛作夷謹按古本本文作夷足利本文同今本注同古本參差不一如此 故曰人皆有是善者也作故言人皆有善也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天之生人皆有善性引而趨之善惡異衢高下相懸賢愚舛殊尋其本者乃能一諸謹按疏相作自舛作行
孟子曰富嵗至悅我口
考異古本注厄作阨 地之有肥硗耳地上足利本有如字 龍子古賢人也人作者 誰不同也下有草性曰刍糓養曰豢八字謹按性恐牲誤○章指言人禀性俱有好憎耳目口心所悅者同或爲君子或爲小人猶麰麥不齊雨露使然也孟子言是所以朂而進之補遺古本注贻我來麰來作麥
孟子曰牛山至惟心之謂與
考異古本注牛山未嘗盛美未作木 以爲未嘗有善本性本作才○章指言秉心持正使邪不幹猶止斧斤不伐牛山山則木茂人則稱仁也謹按疏山則作則山補遺古本注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