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九

關燈
子下姬姓下共有也字 同姓不昬昬作婚而君取之作而君娶呉之足利本同謹按呉字恐衍諱曰孟子下有也字一本作諱曰呉孟子也 聖人 道?聖人下有智深二字足利本同但智作知 以為過下有也字 而自和之作而後自和之也足利本後字同 凡言文作言凡文足利本同 不勝于人下有也字 身為君子身作躬足利本同一本作躬為君子行 己未能也作己未能得之也足利本同但無之字名仁聖下有也字 馬曰正如足利本此注作包氏 曰 猶不能學下況仁聖乎下有也字下注請于鬼神下同 鬼神之事下有乎也二字足利本但有乎字一本作也乎 子路失指作子路失防也 禱篇名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丘之禱久矣作丘禱之久矣一本作丘之禱之久矣 俱失之下有也字 儉不及禮作儉則不及禮耳足利本同 寛廣貌下有也字 多憂懼下有貌也二字足利本貌字同 補遺古本經比于我老彭老上有于字一本同 聞義不能徙足利本徙作從 多見而識之無而字注無恻隐之心心下有之也二字 作韶樂至于此此作斯疏食菜食下有也字二本同 非己之有非上有言字 泰伯第八 考異古本經使驕且吝使上有設字 其餘不足觀也已下有矣字 不至于谷不易得也下有已字足利本同 不謀其政下有也字一本同今本 煥乎其有文章一本章下有也字 三分天下三作參 周之德無之字足利本同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足利本無矣字注太王之長子下有也字長作太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 次弟仲雍足利本無弟字 少弟季歴弟下有曰字足利本同故無得而稱言之者故下有民家二字足利本作故無 得而稱之者 畏懼之貌下則常畏懼下行之美者下不偷薄下共有也字 不敢毀傷下有之字 戒愼戒作誡有所毀傷下有也字 乃今日後後上有而字 聼識 其言下有也字下注仲孫防下同 言我将死将上有且字 言善可用下有也字敢暴慢之下同 不敢欺詐之下有也字詐作誕足利本同謹按義疏雲誕猶詐妄也言入于耳下有也字 忽大務小忽作忘足利本同 戒之以此下禮器下共有也字 言見侵犯不報作言見侵犯而不校之也 友謂顔淵下有也字 幼少之君作謂幼少之君也 政令下社稷下共有也字 奪不可傾奪作奪者不可傾奪之也 而能斷也能下有決字足利本同 緻逺路下莫逺焉下共有也字下注學詩下立身下同包曰樂所以成性此注作孔安國曰足利本同性下有也字 由用也也上有之字一本同今本 而不能知下有也字下注必将為亂下同 包曰疾惡此注作孔安國曰足利本同 使其為亂下下注周公旦下有也字言必無也無下有及字足利本同 勸人學作勸人 于學也 當常然下有也字 始欲徃作謂始欲徃也足利本謂字同 今欲去下有也字 亂謂臣弑君子弑父作臣弑君子弑父亂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 将亂之兆下有也字下注其職下太師之名下同 周道衰微道下有既字足利本同 洋洋盈耳作洋洋乎盈耳哉 美之作美也 宜直下之人下謹願下共有也字 慤也作慤慤也足利本同 宜可信下有也字我不知之作故我不知也足利本作故我不知 猶恐失之下有耳也二字足利本耳字同 美舜禹也言無也言二字足利本同注疏諸本言作信 而得之下有也字 巍巍高大之稱作巍巍者廣大之稱也 而行化下廣逺之稱下共有也字 民無能識其名焉無其字足利本作民無能識名 高大巍巍下有也字又着明下同又作複 伯益下有也字 亂治也治作理足利本同下放此 十人下有也字 其一人謂文母作其餘一人謂文母也 堯号下舜号下之間下共有也字 斯此也下有此斯于周也五字足利本作斯此此此于周 比于周周上有此字 人才難得人作大足利本同 有聖德聖作至 天下歸周者天下下有之字 三分有二一本二上有其字 謂之至德下有也字 孔子推禹功德之盛美無德字美字足利本無美字一本有德字 間厠其間下有也字 緻孝鬼神孝下有乎字 豐潔下祭服下有也字 十裡為成成作城足利本同下放此 八尺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補遺古本注孔曰此言詩者此言作言此足利本同呼之者無之字一本同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