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二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七十二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禮記注疏第六十 大學之道至交止于信【大學】 考異古本經壹是壹作一如見其肺肝無其字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無也字缗蠻黃鳥缗作綿為人臣下為人父下共有者字注明德謂在明其至德也在作顯宋闆同 吉兇之所終始也也上有之字 此緻或為至下有也字 閉藏貌也貌上有之字 顯見于外下有也字澳隈下同作澳隈也崖也 喻美盛下各以有思之下有也字思作畏諟或作題下焉得知下放此顧念也作顧猶念也 于止言鳥之所止也言作于 宋闆同 知鳥擇岑蔚安閑而止處之耳知下有其字所以自止處下有之也二字釋文厭又烏簟反【二葉】元 文又上有徐字 着張慮反注同【同上】注作後 言厭一音于步反【同上】步作涉 喧祀晚反【三葉】正誤祀當作況畿音祈又音幾音同【四葉】正誤下音當作作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為【五葉右三行】宋闆心為作為心正嘉二本同 情所意念謂之意【同上】上意作億下【四行】意念同 細别雖異【五葉左三行】别作則 雖銷沮閉藏言何益矣【六葉七行】作雖蹔時揜藏言何益矣 言此小人既懷詐實惡事于中心【八行】詐作誠 菉玉刍也【六葉左七行】玉作王 竹扁竹也【同上】扁作萹 亦本康叔之餘烈故也【八行】本作? 如骨之切如角之瑳【七葉右一行】角作象 言後世貴重之【七葉左三行】無言字 必于沐浴之者【八葉右四行】之下有盤字 故止雲大學之道在于至善【八葉左二行】止作上在下有止字補遺古本經知止而後後作後下皆同 知之至也也作矣注知謂知善惡善上有其字釋文喧祀晚反【三葉】祀作況 畿音祈又音幾【四葉】下音作作 缗亡取反【同上】取作巾補脫【同上】岑仕金反蔚音鬱又音尉安閑音閑止處齒渚反樂土音洛焉于防反得知音智疏末治者矣【五葉左五行】宋闆者作否 學問之盛矣【六葉左九行】盛作益 自此以下詩之本文也【七葉右三行】下作上 堂使日日益親【八葉右五行】堂作當 存舊禮記正義第六十七【宋闆】 子曰聽訟至以義為利也 考異古本經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辟作譬宋闆同下皆放此此謂治國在齊其家國上有其字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德上有其字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而下有其字未有府庫财府庫上亦同注大畏其心志其下有民字 使誠其意不敢訟下有耳也二字 吾何以敖惰此人吾上有而字 猶愛而不察猶字本同後改作由察下有也字 而中于赤子之耆欲也耆作嗜欲下有者字 偾或為犇下有也字 而禁民淫于财利不能正也正作止宋闆同 夭夭蓁蓁美盛貌下有也字動作不失之下同 矩或作巨下有之也二字以恕于人耳下有矣字 治國之要盡于此下有之也二字 取于已而已下有也字 師尹天子之大臣為政者在下之民俱視所行而則之可不慎其德乎邪辟失道則天下共誅之矣作師尹天子之大臣為政者也言民皆視其所行而則之可不慎其德乎邪辟失道則有大刑也宋闆同但大刑下無也字 持之誠不易也不下有可字 多藏必厚亡下有之也二字 孤偃作狐偃諸本同 使子顯吊下有之字 明不因喪規利也規作視也上有之字 秦誓周書尚書篇名無周書二字宋闆同 故作此篇也故作而無也字宋闆同有技才藝之士也士作技宋闆同 美士也彥正誤也當作曰古本宋闆作為 拂戾賢人所為拂作佛宋闆同 彥或作盤下有也字 天下鹹服下有之也二字命讀為慢為上有當字 道行所由下有也字 成 其令名下務成富下無不成者下共有也字 如己府庫之财為已有也财下有之字 伐氷之家卿大夫以上喪祭用氷大夫下有也大夫三字 是小人所為也也上有之字 彼君也作彼彼君也 君将欲以仁義善其政無君字 以其惡之已着也其下有此字釋文□棄音佩【十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