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六十九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禮記注疏第五十七
謹按古本作服問禮第三十六但後人禮字從刋削之例矣
傳曰有從至下附列也【服問】
考異足利本經绖期之绖服其功衰作绖期之葛绖服其功衰注舅不厭婦也也上有之字 言非服差下亦無二統下绖帶皆麻下澡麻斷本下外宗房中南面下臣從服期下庶子為後為其母缌下則益不可下共有也字 謂為公子之外祖父母從母缌麻下有之也二字 為父既練首绖除矣無此八字宋闆足利本同謹按今本相渉上下文而誤也去之為是 為父既練衰七升衰下有或字 服其功衰服麤衰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 期既葬之葛帶小于練之葛帶足利本練上有既字 雜記曰有三年之練冠無有字謂大功之親為殇在缌小功者也足利本缌下有麻字婦人為之中從下服缌麻下有之也二字足利本無
麻字 不服與畿外之民同也也下有矣字 亦為此三人為喪主也也上有人字 士為國君斬斬上有服字足利本同 弁绖如爵弁而素加绖也加下有環字足利本同 出謂以他事不至喪所下有之也二字釋文缛音辱繁飾也【三葉】元文飾上有防字 免绖因勉去也【四葉】正誤因當作音疏今各以其人明之或可傳曰者【四葉左七行】宋闆明之或作今各以謹按兩不可解恐有脫誤 故下文罪多而刑五【同上】文作雲 若婦人則首绖練之故葛绖【五葉左七行】若下有其字 或有九升者【六葉右二行】無有字 得為三年之喪而後練也【八行】後作行 每可以绖者【七葉左五行】作每可以绖必绖者 齊衰初喪得變三年既虞卒哭【九葉右八行】得作則
補遺古本注説者説或作稅説者作古者宋闆足利本同釋文免绖因勉去也【四葉】因作音疏今不雲服其父衰【六葉右三行】宋闆今作經 不及缌故雲【八葉右四行】雲作也外親之婦也【十葉右一行】親作宗
斬衰何以至麻葛重【間傳】
考異足利本經此哀之發于容體者也容體作體容父母之喪居倚闾正誤闾當作廬苄翦不納正誤苄當作芐 古本又期而大祥居複寝居上有複字易服者易輕者作易服者先輕者足利本同注喜樂之事下枲或為似下發禦厚味下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下纎或作綅下因上説而問之下尊者不可貳下謂之單下謂之重葛下共有也字 偯聲餘從容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謂男子帶婦人绖也帶上绖上共有之字 而尊者不可貳足利本貳上有以字 此言大功可易斬服之節也服作衰釋文醯本亦作醯【十三葉】元文下醯作防疏是居垩室【十六葉右八行】正誤是當作士 其細如絲【十六葉左一行】正誤絲當作缌 紛脫之屬【十八葉左二行】宋闆脫作帨本經大功【十九葉左一行】正誤本當作今
補遺古本經倚闾闾作廬宋闆足利本同 苄翦苄作芐宋闆足利本同 男子除乎首下有也字疏是居垩室【十六葉右八行】宋闆是作士 其細如絲【左一行】絲作缌 斬衰三年者【八行】年作升 與服同也【十七葉右四行】服作父 二十五月而祥【八行】而作大 既祭之時【九行】既作吉 衰人帶不變也【左六行】衰作婦 以首争于要【十八葉右四行】争作尊本經大功【十九葉左一行】本作今
齊衰之防既虞卒哭
考異古本注不言包特而兩言者兩言作言兩 期以下固皆有矣足利本期上有自字 亦特其重下亦包其輕下共有也字
斬衰之?至則易輕者也
考異古本注此竟言有上服竟作章 長中言之之作也
補遺宋闆疏初細同則得服【二十一葉右四行】初作麤 文注稍易也【左二行】易作異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六十九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六十九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禮記注疏第五十七
謹按古本作服問禮第三十六但後人禮字從刋削之例矣
傳曰有從至下附列也【服問】
考異足利本經绖期之绖服其功衰作绖期之葛绖服其功衰注舅不厭婦也也上有之字 言非服差下亦無二統下绖帶皆麻下澡麻斷本下外宗房中南面下臣從服期下庶子為後為其母缌下則益不可下共有也字 謂為公子之外祖父母從母缌麻下有之也二字 為父既練首绖除矣無此八字宋闆足利本同謹按今本相渉上下文而誤也去之為是 為父既練衰七升衰下有或字 服其功衰服麤衰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 期既葬之葛帶小于練之葛帶足利本練上有既字 雜記曰有三年之練冠無有字謂大功之親為殇在缌小功者也足利本缌下有麻字婦人為之中從下服缌麻下有之也二字足利本無
麻字 不服與畿外之民同也也下有矣字 亦為此三人為喪主也也上有人字 士為國君斬斬上有服字足利本同 弁绖如爵弁而素加绖也加下有環字足利本同 出謂以他事不至喪所下有之也二字釋文缛音辱繁飾也【三葉】元文飾上有防字 免绖因勉去也【四葉】正誤因當作音疏今各以其人明之或可傳曰者【四葉左七行】宋闆明之或作今各以謹按兩不可解恐有脫誤 故下文罪多而刑五【同上】文作雲 若婦人則首绖練之故葛绖【五葉左七行】若下有其字 或有九升者【六葉右二行】無有字 得為三年之喪而後練也【八行】後作行 每可以绖者【七葉左五行】作每可以绖必绖者 齊衰初喪得變三年既虞卒哭【九葉右八行】得作則
補遺古本注説者説或作稅説者作古者宋闆足利本同釋文免绖因勉去也【四葉】因作音疏今不雲服其父衰【六葉右三行】宋闆今作經 不及缌故雲【八葉右四行】雲作也外親之婦也【十葉右一行】親作宗
斬衰何以至麻葛重【間傳】
考異足利本經此哀之發于容體者也容體作體容父母之喪居倚闾正誤闾當作廬苄翦不納正誤苄當作芐 古本又期而大祥居複寝居上有複字易服者易輕者作易服者先輕者足利本同注喜樂之事下枲或為似下發禦厚味下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下纎或作綅下因上説而問之下尊者不可貳下謂之單下謂之重葛下共有也字 偯聲餘從容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謂男子帶婦人绖也帶上绖上共有之字 而尊者不可貳足利本貳上有以字 此言大功可易斬服之節也服作衰釋文醯本亦作醯【十三葉】元文下醯作防疏是居垩室【十六葉右八行】正誤是當作士 其細如絲【十六葉左一行】正誤絲當作缌 紛脫之屬【十八葉左二行】宋闆脫作帨本經大功【十九葉左一行】正誤本當作今
補遺古本經倚闾闾作廬宋闆足利本同 苄翦苄作芐宋闆足利本同 男子除乎首下有也字疏是居垩室【十六葉右八行】宋闆是作士 其細如絲【左一行】絲作缌 斬衰三年者【八行】年作升 與服同也【十七葉右四行】服作父 二十五月而祥【八行】而作大 既祭之時【九行】既作吉 衰人帶不變也【左六行】衰作婦 以首争于要【十八葉右四行】争作尊本經大功【十九葉左一行】本作今
齊衰之防既虞卒哭
考異古本注不言包特而兩言者兩言作言兩 期以下固皆有矣足利本期上有自字 亦特其重下亦包其輕下共有也字
斬衰之?至則易輕者也
考異古本注此竟言有上服竟作章 長中言之之作也
補遺宋闆疏初細同則得服【二十一葉右四行】初作麤 文注稍易也【左二行】易作異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