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六十二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禮記注疏第五十
存舊禮記正義卷第五十八【宋闆】經解第二十六禮記十五鄭氏注【古本】禮記卷第十五經解第二十六禮記鄭氏注【足利本】
孔子曰至深于春秋者也【經解】
考異古本注知其所以教下罪辨之事下戰争之事近亂下共有也字 又防其失下有禮也二字疏若不節制則失在于愚【二葉左三行】宋闆制作之無則字 子産争丞之類是也【三葉右四行】丞作承謹按為是
補遺宋闆疏樂有諧和性情者【三葉右八行】者作皆
天子者與天至器則不成
考異古本經有治民之意有上有雖字足利本同注其制未聞也足利本無其字 與升車也也上有之字皆存乎禮下有也字釋文锵本又作鎗元文上作鎗
禮之于正國也至此之謂也
考異古本注或作成下以義方下共有也字釋文縣音?與注同元文無與字
補遺宋闆疏公孫州籲【六葉右四行】孫作子
故朝觐之禮
考異古本注婿曰昏婿作聟足利本作壻疏則豫防障之【六葉左八行】宋闆防作坊 禮本坊亂【七葉右一行】坊作防補遺宋闆疏安上治民以義【六葉左六行】以作之
故昏姻之禮廢
考異古本注不答之屬下有也字
哀公問第二十七
補遺宋闆疏此于别録凡通論【八葉左三行】凡作屬
哀公問于至莫為禮也
考異古本注以此故尊禮下上事之期節下為尊卑之差下用上所言下用下所言下共有也字
補遺古本經嵗時以敬祭祀敬下有發字 求德當欲不以其所德作得宋闆足利本同注正以衣服以作其宋闆足利本同疏孔子曰古之君子【十葉左九行】宋闆古作今
孔子侍坐至國家順矣
考異古本經哀公曰敢問無哀字固臣敢無辭而對下有曰字足利本同敢問何謂為政無為字足利本同願聞所以行三焉之道正誤焉當作言敬之至矣大昏為大大昏至矣作敬之至大昏為大之昏至矣謹按不可解也君何謂己重乎乎作焉是傷其本下有也字如此則國家順矣無則字宋闆足利本同注言君當務于政下有也字 無似猶言不肖下有之也二字 大昏國君取禮也足利本取上有嫁字 言相敬則親下有之也二字 乃服祭服下有也字 先聖周公也也上有之字 言以曉己下有也字 振猶救也也上有之字足以興複之下有也字 君子不以其所養害所養
其所下有以字足利本同 去之岐而王迹興焉下有也字無之字疏謂所以親此婦人亦親己也【十四葉右六行】宋闆作謂所以親此婦人欲使婦人亦親己也 則是舍夫敬心【七行】夫作去 從左氏義也駮之雲【十四葉左四行】也作?屬下 不得其辭之請少進者【十五葉右二行】無之字 言妻所以供粢盛【十五葉左一行】妻下有者字 為狄所伐者毛詩傳雲【八行】雲作文 奔走而從者三千成【十六葉右四行】成作乘
補遺古本經願所以行三焉之道焉作言宋闆足利本同注大昏國君取禮也取作娶 乃吾妻子也乃作猶宋闆足利本同疏行三焉之道【十三葉左九行】宋闆焉作言振敬也【十五葉右六行】敬作救下敬之同
公曰敢問何謂敬身
考異古本注民猶以為法下有也字
補遺宋闆疏孔子對以敬身之禮【十六葉左二行】禮作理
公曰敢問何謂成親
考異古本注不知己過而怨天也也上有之字
公曰敢問君子
考異古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