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三十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尚書注疏第十九 康王之诰 考異古本經大保率畢公率率作帥 皆再拜稽首皆作并【在相揖下】 誕受□若克恤西土受下有厥字 昔君文武丕平富昔作其 不二心之臣不作弗 乃命建侯樹屏侯上有諸字注天子之正号正作政 各率其所掌諸侯掌下有之字 因見新王下有也字下注順其戒而告之下同 不務咎惡下有人字 直端之命諸本直端作端直 王天下下有也字 言雖汝身在外之為諸侯之作土宋闆同疏圭是緻馬之物【三葉右三行】宋闆緻作文下【五行】緻命同 史言王答拜之意也【三葉左四行】言作原 不用刑罰之【六葉左四行】無之字 與同姓大國言之也【六行】與作舉 補遺古本注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而法循之公作君循作修釋文補脫傳直專反【五葉】疏文王所憂【四葉左五行】宋闆王作武 乃施政令【六葉右五行】令作命 存舊尚書卷第十二畢命第二十六周書孔氏傳【古夲】 畢命 考異古本經四方無虞無作亡無窮之基無窮之聞同罔不隻師言不作弗下文皆同 辭尚體要辭作詞惟公克成厥終公上有畢字 亦有無窮之聞亦作 其 惟慎厥事厥作其注成定東周郊境周下有之字至于豐下有也字下注歎告畢公下同 受殷王之 命作受殷之王命宋闆同 惟殷頑民惟作慎宋闆同世代民易民作人 敬仰師法下有之字 仰公成 理理作治 不敢枉公枉作任謹按古本後改作枉纣以靡靡利口惟賢惟下有為字 美于其民民作人心未厭服厭作壓宋闆同 則其德政信修立下有 矣字 能慎其始下有也字 同緻于道作同緻于大道 不可不尚下有道字 以聞于後世無以字宋闆同 無曰人少人作民釋文少詩照反【十四葉】謹按恐誤讀疏王順至之命【十葉右一行】宋闆之作王謹按與注文合雖令順從周制思威自止【十五葉右二行】令作今思作畏 心未厭服【同上】厭作壓 所以勉勸畢公【三行】勸作勵補遺宋闆注以命畢公命作為 古本民無所勸慕民 下有亦字 服飾過制制作度釋文朝直遙反                      【葉】直作陟疏即經申畫郊圻【七葉左八行】宋闆申作中 存舊尚書注疏卷第十九【宋闆】 君牙 考異古本經亦惟先正之臣正作王宋闆蔡本同 無忝祖考無作亡 小民惟曰怨咨曰作日下同 厥惟艱哉艱作難 啟佑我後人佑作佐 先正舊典謹按正永懐堂本作王古本作生二本似非注書于王之太常于作于宋闆同 言巳無所能下有矣字 言委任下有之字 小人惟曰怨歎咨嗟人作民 言心無中也也作正 民猶怨咨咨作嗟宋闆同 民乃甯甯作安宋闆同釋文君牙或作君惟【十五葉】謹按惟恐雅誤疏今命汝為大司徒【十六葉左六行】宋闆大司徒作我輔翼 汝當正身心以率之【八行】正身心作為中正 為治不違道【十七葉右一行】治作政 股足也【二行】足作腳 故舉四支以喻【二行】喻作言 補遺古本經率乃祖考之攸行攸作道注文王之謀業王作武宋闆同釋文或作君惟【十五葉】惟作雅疏小民亦惟曰怨恨而咨歎【十六葉左九行】宋闆歎作嗟 冏命 考異古本經罔有不臧不作弗下文皆同 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上有仆字 無以巧言無作亡下無昵同無昵于憸人昵作昵注檢其非妄之心檢作格 汝當清審下有之字釋文長諸文反【十八葉】元文諸作丁正嘉二本作誅疏故以太仆為長【十九葉右二行】宋闆仆作禦 齊訓中也【二十葉右四行】無也字 其愆過則彈正之【二十葉左三行】其作有 襄三十年左傳雲【二十一葉左三行】作三十一年謹按為是 非是受側人也【四行】側作前 補遺宋闆疏舉發之【二十葉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