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二十九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尚書注疏第十八
存舊尚書卷第十一周官二十二周書孔氏傳【古本】謹按周官以下諸篇無古文尚書四字為非
周官
考異古本經四征弗庭弗作不篇内除不庭外不皆作弗 訓迪厥官厥作其以利口亂厥官同 無載爾僞無作亡 弗畏入畏作弗畏入可畏注安其兆民下言多下言協服下共有也字 必于未亂于作于 象天之有五行下有也 言有法下有之者二字 所以為正治正作至宋闆同治下有之字 是順訓蹈其所建官訓作順宋闆同 凖拟夏殷而蹈之蹈下有行字特置此三者三下有人字 言任大下有者也二字使小大皆協睦無皆字宋闆同睦下有之字 夏司馬讨惡夏下有官字 秋司冦刑奸順時殺作秋官司冦刑奸惡順時教殺之 士農工商四人人作民 授之土下有也字 六卿各率卿下有者字 九州牧伯州下有之字 五服侯甸男采衛下有也字大夫以上下同宋闆以作巳 從政之本下亂之道下其信歸之下有也字 當以儀典常故事為師法儀作舊宋闆同舉其掌事者下有也字 為德直道而行道作德謹按恐非 而名且美且作日宋闆同 不可為下有之字當思危懼思上有常字 惟亦汝之功能下有也字
厭我周德下下注馯貊之屬下并同 賜蕭慎之來賀作賜肅慎之夷也亡宋闆同但無也字謹按極是 緻政老歸下有之字 斥及奄君斥作并宋闆同 言所遷之功成下有也字釋文【一葉】補脫還音旋徐音全謹按注猶還西周 【二葉】廵行下孟反 【三葉】君長謹按當在官長助長下 【六葉】慝吐得反 【八葉】一朝直遙反 廵守音狩下同本亦作狩謹按注十二年一廵守 【九葉】巳上時掌反謹按注大夫以上疏及其即位之後【一葉左一行】宋闆位作政 故事就豐宣之故也【二葉右二行】故事作大事以诰羣臣【王行】诰作诏 左傳少昊立五鸠氏【四葉左一行】左傳下有説字 吉禮之别十有二【七葉左二行】十有二作有十二 是去而後反也【十葉右二行】後作複 無所覩見【左八行】覩作都 戒汝卿之有事者【九行】之作士 北方白貉【十二葉左二行】白作曰 令告周公之柩【十三葉左七行】令作今補遺古本注滅私情則民則民作凡制 必亂其政無必字 為心勞苦為作于宋闆同 當思危懼宋闆懼作惟 和諧厖亂也也上有者字疏廵行天下【二葉左四行】宋闆廵行間空一字 五月節歸【八行】節作即 傅于保下言【六葉左二行】傅作傳 負固不服【七葉左七行】負作貞 禁治奸慝之人【九行】禁治間空一字 天下刃心【十三葉左四行】刃作回
君陳
考異古本經惟孝友于兄弟惟孝下有于孝二字作惟孝于孝友于兄弟謹按論語引之足利所藏古本論語及皇侃義疏本作惟孝于孝足利本論語作孝于惟孝潘嶽閑居賦作孝乎惟孝乎于通用固無意義也所引之文少有異耳據斯數者今本尚書脫孝乎二字明矣至朱熹解論語雲孝乎為句則妄之甚也 茲率厥常厥作其圖厥政惟厥中簡厥修進厥良并同 無敢逸豫無作亡爾無忿疾于頑同 若不克見不作弗下文皆同 有辭于永世辭作詞注所聞之古聖賢之言上之作上宋闆同言下有也字下注有初無終下同 巳見聖道而不能用之而作亦宋闆同 凡人之行下有也字先慮其難下同 禁其專下有之字 則入告汝君于内則下有當以二字 汝乃順行之于外乃下有後字 作威人上人作民下殷人有罪同 汝勿刑下有也汝勿宥下下注其乃有所成下同 言人自然人作民 不可不慎所好下有之字 汝治人人作民是乃無不變化下有也字 升于大道下有者字【補遺古本宋闆于作于】 兇危作兇厄 非但我受多福而巳但作怛宋闆同謹按恐非釋文【十五葉】補脫之行下孟反下德行同應應對之應 長誅丈反【十七葉】元文誅作丁疏民者真也【十八葉右四行】宋闆真作 在為人君【五行】君下有長字本性乃有遷變為惡【十八葉左七行】本性乃作乃性皆
補遺古本經無求備于一大大作夫宋闆同注必友于兄弟兄上有其字 出納之事納作入 陳而布之布作有 人之于上人作民 能敬常在道德常下有當字 凡稱誦于長世凡作見
尚書注疏卷第十八【宋闆】
顧命
考異古本經恐不獲誓言嗣不作弗肄肄不違同 逆子钊于南門之外于作于宋闆同 率循大卞作帥修大辨注曰顧命上有故字 月十六日下有也字 同召六卿下至禦治事無治字事下有也六卿次第下虎臣虎贲氏下下注久留言無瘳下成王自斥下言奉順下并同 勿忽略下有之字 钊康王名下有也 大度于艱難度作渡宋闆同 此羣臣巳受賜命賜作顧宋闆同 綴衣幄帳下東首反初生下明日王崩下桓毛名下共有也字 索虎贲百人下有氏字謹按恐非所以殊之下明室路寝下共有也字下注邦伯為相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