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之者【十四葉左八行】之作道 欲以伐纣【八行】伐作代 董之以武帥【十七葉左四行】帥作師 比章皆告成周之人辭也【十九葉右一行】正誤比當作此【補遺宋闆比作此】又告者更言王意【二十葉左七行】告作诰 此篇是王親诰之辭【八行】诰作告 又曰嗚呼【九行】曰作雲
補遺古本注桀纣非實狂愚非上有是字釋文數色各反【十五葉】各作角疏語歸政之事【七葉右六行】宋闆語作言王親征奄【九行】征下有之字 民當奉王【十葉右二行】王作主不可為聖【十三葉左八行】可作能 惟其大大賞賜汝【七行】無
一大字
存舊尚書正義卷第十七【宋闆】
立政
考異古本經三宅無義民義作誼下義德同 乃弗作往任弗作不 不敢替厥義德不作弗厥作其灼知厥若顯在厥世放此注故以名篇下有也字 今巳為王矣今下有以字宋闆巳作以謹按以下文注推之古本衍巳字 謂三公六卿下謂士官下共有也字下注謂賢智大臣下同 九德臯陶所謀下有之字 告教其君以立政下有也字六卿掌事者下九州之伯下共同居賢人于衆官無于字 言服罪下有也字受德纣
字下同 故能以敬事上天故上有以字 尹伯長官大夫下有也字 及衆掌常事之善士無常字 特舉文武之初特作時屬上句宋闆同時下有也字 及亳人之歸文王者人作民 乃能立此常事司牧人人上有之字 衆當所慎之事作衆所當慎之事 惟慎擇有司牧夫而巳擇上有惟字 故君臣并受并上有以字宋闆同 歎稚子今巳為王矣巳作以宋闆同 莫不盡其力其作心宋闆同 欲其口無擇言下有也字下注文王之子孫下同 從今巳往巳作以宋闆同用憸利之人者下有也字 立政之臣惟其吉士其作以 言稚子巳即政為王矣宋闆巳作以 方四方下有也字 無不服化者作無有不服化者宋闆同謹按正德嘉靖二本共無有字者下有乎字為誤 有所私下有也字注蘇公所行下同釋文【二蔔一葉】補脫盡禮上津忍反下同 籲音預【二十二葉】元文預作喻 耿又工丞反【二十五葉】丞作永補脫【同上】王有同謹按當在王往況反下王有二字見于二十六葉注 【同上】見德上賢遍反下注同謹按注文見其聖德 【三十四葉】同憸利之人謹按憸本又作?下有此五字 诘起一反馬雲賔也【三十五葉】賔作實疏知憂此官置得賢人者少也【二十二葉右一行】宋闆置作宜故言今巳為王矣【四行】巳作以 是暴德之人【二十三葉左八】
【行】是下有惟字 惟有臯陶謀九德【二十四葉右五行】九德下有故言九德四字謹按惟有臯陶謀九德故言九德臯陶所謀者雲雲所接如此 官賢人【二十四葉左四行】官上有善字 見其須賢之功【二十六葉右一行】功作切 暋即昏也【二十六葉左七行】昏作昬謹按昏昬字别世人混之非也 亦曰至長伯【二十七葉右九行】曰作越 掌?正良馬【二十九葉左六行】正作王 此三公六卿亦為小尹之官【七行】此作比 諸官有所務從業【九行】無從字 故言師言監【三十葉左五行】師作帥 知此能居心者【三十一葉左六行】能上有言字 又言武王遵循者【三十二葉右四行】遵上有所字 各盡心力也【三十三葉右九行】各上有言字 純一善言在于一言而巳【三十三葉左五行】無上言字 無有立政用憸利之人者【三十四葉左九行】之作小 王常繼續從今巳往【三十五葉右 行】常作當 此雖有戒成王【三十五葉左七行】有作指 如禹之陟方意亦然【三十六葉右二行】禹作舜
補遺古本經三有俊俊作畯下三俊三有俊同釋文綴徐之衛反又之劣反【二十一葉】之皆作丁 耿又工丞反【二十五葉】工作公 從成湯之道【二十五葉右二行】宋闆從作于 俊乂居官【八行】乂作人 過德言以【九行】過作逸 雲惡與善【二十七葉右九行】雲作去 可以開文武【左一行】可作所 維武王【二十八葉右四行】維作惟 茲乃俾又【二十九葉左四行】又作乂其作立政之篇【三十葉右九行】其作間空一字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