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學譯文
關燈
小
中
大
發他人的憂傷,歡樂悲傷都是可以給予他人的。
福不可繼,禍不可養,福禍莫受也。
譯文: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無論是不可承繼的福祿,還是不可放任姑息的禍患,都不宜輕易接受。
不省之人,事無功耳。
譯文:不能夠自我反省的人,很難指望他将來能成就什麼大事業。
同歡者寡,貴而遠離也。
譯文:能一起共患難的人,未必能一起共富貴。
所以說,可以一同享受歡樂的人很少,對于富貴之人應遠遠避開,以免生出一些無謂的是非恩怨,無端讓自己愁腸百結。
共難者衆,卑而無間也。
譯文:能一起共患難的人是很多的,地位低下而能保持親密無間。
苦樂由人,非苦樂也。
譯文:悲苦與歡樂都是當事人的心理感受,并不是悲苦與歡樂本身的樣子。
至樂乃予,生之崇焉。
譯文:人這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給予(他人),這就是生命的崇高意義。
至苦乃虧,死之惶焉。
譯文:人這一輩子最大的痛苦也就是虧欠他人,即便離世也會心有不安的。
榮辱卷五 人強不辱,氣傲無榮。
譯文: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不會遭受到羞辱,心高氣傲的人也不會收獲榮耀。
榮辱莫改,其人惟賢。
譯文:能做到寵辱不驚,始終保持為人的志向和氣節,這種人一定大賢。
予人榮者,自榮也。
譯文:給予他人榮耀,自己也會得到榮耀。
予人辱者,自辱也。
譯文:給予他人恥辱,自己也會得到恥辱。
君子不長衰,小人無久運,道之故也。
譯文:君子不會長期命運多舛,小人也不會一直走大運,這是天道昭彰,外示于人世的道理。
饑以食,莫逾困以憐。
譯文:在人饑餓的時候施舍一飯,不如對處在困境中的人施加憐憫。
寒以暖,無及厄以誡。
譯文:在人受凍的時候給予他溫暖,不如對處在逆境中的人振聾發聩的勸誡。
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譯文:給予人當下最稀缺的東西,則雙方均能安身立命。
榮極則辱,惟德可存焉。
譯文:亢龍有悔,榮耀到了極緻則難免遭受屈辱了,隻有那良好的德行才能得以保存啊。
辱極則榮,惟善勿失焉。
譯文:屈辱受到極緻,則将榮耀等身,隻是這内心的良善不可丢失啊。
成敗卷六 成無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
譯文:成功并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能做到對人對己都有利,才算是成功了。
敗有定法,害人害己乃敗焉。
譯文:導緻失敗的道理卻總是一樣的,害人又害己,萬事皆潰敗。
君子之名,勝于小人之實。
譯文:君子的名望,勝過小人的小小實惠。
小人之禍,烈于君子之難。
譯文:小人所遭受的禍患,要比君子的為難險惡得多。
觀其人也,可知成敗矣。
譯文:觀察一個人的言行做派,便可知其成敗與否了。
敵者,予之可制也。
譯文:敵人,并不是不可戰勝的,先給予他一些,便有望手到擒來,成功制敵。
友者,予之可久也。
譯文:對待朋友,不間斷的給予一些,朋友的緣分也就長久了。
親者,予之可安也。
譯文:對待親人,毫不吝啬地給予一些,則可使家庭和睦,常處安泰。
功高未可言勝,功不為勝也。
譯文:功高者不可輕言其勝利,功勞并不等同于勝利與成功。
人愚未可言敗,愚不為敗矣。
譯文:看起來笨笨的人不可輕言其失敗,愚笨并不導緻一定的失敗。
興亡卷七 無不亡之身,存不滅之理。
譯文:沒有不死的肉身(凡人),卻有不滅的天理。
春秋易逝,宏業可留。
譯文:江山代有才人出,人的一生也不過幾輪春秋,隻有宏大的功業可以長久留存。
薄斂則民富,興焉。
譯文:輕徭薄賦可以藏富于民,百姓富裕則國家興旺。
政苛則民怨,亡焉。
譯文:對老百姓苛刻的政令一多,老百姓就會怨恨,那樣國家就會滅亡。
人主興亡,非為天也。
譯文:是人之所為導緻了天下興亡事,而不是上天原本如此安排。
君子興家,不用奇計。
譯文:君子興家立業,靠的是行走正道,點滴累積,不是憑借一時奇巧僥幸得道,更不是偏離正道,以不義 之财發家置業。
小人敗業,壞于奸謀。
譯文:小人敗壞家業事業,都是毀在狡詐陰謀之上。
正不予賄,邪不予濟,察之無誤也。
譯文:正直的人不會給予别人賄賂,邪惡的人不會在危難時候濟人渡難關,仔細觀察就不難做出正确的判斷了。
天降之喜,莫徑取焉。
譯文:天上掉下來的好事情,不要貿然收入囊中。
不測之災,勿相欺焉。
譯文:突發的災禍降臨,也不要故意隐瞞試圖欺騙他人。
福不可繼,禍不可養,福禍莫受也。
譯文: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無論是不可承繼的福祿,還是不可放任姑息的禍患,都不宜輕易接受。
不省之人,事無功耳。
譯文:不能夠自我反省的人,很難指望他将來能成就什麼大事業。
同歡者寡,貴而遠離也。
譯文:能一起共患難的人,未必能一起共富貴。
所以說,可以一同享受歡樂的人很少,對于富貴之人應遠遠避開,以免生出一些無謂的是非恩怨,無端讓自己愁腸百結。
共難者衆,卑而無間也。
譯文:能一起共患難的人是很多的,地位低下而能保持親密無間。
苦樂由人,非苦樂也。
譯文:悲苦與歡樂都是當事人的心理感受,并不是悲苦與歡樂本身的樣子。
至樂乃予,生之崇焉。
譯文:人這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給予(他人),這就是生命的崇高意義。
至苦乃虧,死之惶焉。
譯文:人這一輩子最大的痛苦也就是虧欠他人,即便離世也會心有不安的。
榮辱卷五 人強不辱,氣傲無榮。
譯文: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不會遭受到羞辱,心高氣傲的人也不會收獲榮耀。
榮辱莫改,其人惟賢。
譯文:能做到寵辱不驚,始終保持為人的志向和氣節,這種人一定大賢。
予人榮者,自榮也。
譯文:給予他人榮耀,自己也會得到榮耀。
予人辱者,自辱也。
譯文:給予他人恥辱,自己也會得到恥辱。
君子不長衰,小人無久運,道之故也。
譯文:君子不會長期命運多舛,小人也不會一直走大運,這是天道昭彰,外示于人世的道理。
饑以食,莫逾困以憐。
譯文:在人饑餓的時候施舍一飯,不如對處在困境中的人施加憐憫。
寒以暖,無及厄以誡。
譯文:在人受凍的時候給予他溫暖,不如對處在逆境中的人振聾發聩的勸誡。
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譯文:給予人當下最稀缺的東西,則雙方均能安身立命。
榮極則辱,惟德可存焉。
譯文:亢龍有悔,榮耀到了極緻則難免遭受屈辱了,隻有那良好的德行才能得以保存啊。
辱極則榮,惟善勿失焉。
譯文:屈辱受到極緻,則将榮耀等身,隻是這内心的良善不可丢失啊。
成敗卷六 成無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
譯文:成功并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能做到對人對己都有利,才算是成功了。
敗有定法,害人害己乃敗焉。
譯文:導緻失敗的道理卻總是一樣的,害人又害己,萬事皆潰敗。
君子之名,勝于小人之實。
譯文:君子的名望,勝過小人的小小實惠。
小人之禍,烈于君子之難。
譯文:小人所遭受的禍患,要比君子的為難險惡得多。
觀其人也,可知成敗矣。
譯文:觀察一個人的言行做派,便可知其成敗與否了。
敵者,予之可制也。
譯文:敵人,并不是不可戰勝的,先給予他一些,便有望手到擒來,成功制敵。
友者,予之可久也。
譯文:對待朋友,不間斷的給予一些,朋友的緣分也就長久了。
親者,予之可安也。
譯文:對待親人,毫不吝啬地給予一些,則可使家庭和睦,常處安泰。
功高未可言勝,功不為勝也。
譯文:功高者不可輕言其勝利,功勞并不等同于勝利與成功。
人愚未可言敗,愚不為敗矣。
譯文:看起來笨笨的人不可輕言其失敗,愚笨并不導緻一定的失敗。
興亡卷七 無不亡之身,存不滅之理。
譯文:沒有不死的肉身(凡人),卻有不滅的天理。
春秋易逝,宏業可留。
譯文:江山代有才人出,人的一生也不過幾輪春秋,隻有宏大的功業可以長久留存。
薄斂則民富,興焉。
譯文:輕徭薄賦可以藏富于民,百姓富裕則國家興旺。
政苛則民怨,亡焉。
譯文:對老百姓苛刻的政令一多,老百姓就會怨恨,那樣國家就會滅亡。
人主興亡,非為天也。
譯文:是人之所為導緻了天下興亡事,而不是上天原本如此安排。
君子興家,不用奇計。
譯文:君子興家立業,靠的是行走正道,點滴累積,不是憑借一時奇巧僥幸得道,更不是偏離正道,以不義 之财發家置業。
小人敗業,壞于奸謀。
譯文:小人敗壞家業事業,都是毀在狡詐陰謀之上。
正不予賄,邪不予濟,察之無誤也。
譯文:正直的人不會給予别人賄賂,邪惡的人不會在危難時候濟人渡難關,仔細觀察就不難做出正确的判斷了。
天降之喜,莫徑取焉。
譯文:天上掉下來的好事情,不要貿然收入囊中。
不測之災,勿相欺焉。
譯文:突發的災禍降臨,也不要故意隐瞞試圖欺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