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傳卷二十二

關燈
宋 胡安國 撰 襄公中 【庚靈王十子一年】十有二年【晉悼十二齊靈二十一衞獻十六蔡景三十一鄭簡五曹成十七陳哀八?孝六宋平十五秦景十六楚共三十吳夀夢二十五卒】 春王三月莒人伐我東鄙圍台季孫宿帥師救台遂入郦音注【台魯邑今琅琊費縣有台亭音胎又台怠反】 【郓莒地也遂者生事也入者逆詞也大夫無遂事受命而救台不受命而入郓惡季孫宿之擅權使公不得有為于其國也或曰古者命将得專制阃外之事有可以安國家利社稷者專之可也曰此為境外言之也台在邦域之中而專行之非有無君之心者不敢為也昭公逐定無正夫豈一朝一夕之故哉其所由來者漸矣】 夏晉侯使士鲂來聘 秋九月吳子乘卒音注【夀夢卒子諸樊立吳始書卒】 冬楚公子貞帥師侵宋 公如晉 【辛靈王十醜二年】十有三年【晉悼十三齊靈二十二衞獻十七蔡景三十二鄭簡六曹成十八陳哀九?孝七宋平十六秦景十七楚共三十一卒吳諸樊遏元年】 春公至自晉 夏取邿音注【邿小國今任城亢父縣有邿亭是已音詩】 秋九月庚辰楚子審卒音注【共王卒子康王昭立】 冬城防音注【防臧氏邑】 【壬靈王十寅三年】十有四年【晉悼十四齊靈二十三衞獻十八蔡景三十三鄭簡七曹成十九陳哀十?孝八宋平十七秦景十八楚康王昭元年呉諸樊二】 春王正月季孫宿叔老防晉士匄齊人【靈】宋人【平】衞人【獻】鄭公孫虿曹人【成】莒人【犂比】邾人【宣】滕人【成】薛人?人小邾人會吳于向音注【虿醜邁反向鄭地叔老聲伯子魯使二卿防晉敬事伯國晉人自是輕魯币而益敬其使故叔老雖介亦列于防齊崔杼宋華閱衞北宮括在防惰慢不攝故貶稱人葢欲以督率諸侯奨成伯功也吳來在向諸侯防之故曰防吳】 【使舉上客而叔老并書者以内卿行則不得不書矣季孫宿以卿為介而不使之免叔老介于宿而不敢避蓋兩失之雖晉人輕其币而敬其使于君命使人之體豈為得哉】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叔孫豹防晉荀偃齊人【靈】宋人【平】衞北宮括鄭公孫虿曹人【成】莒人【犂比】邾人【宣】滕人【成】薛人?人小邾人伐秦音注【晉秦兵争止此晉秦兵争始于韓而終于十三國之伐】 己未衞侯出奔齊音注【獻公出衞人立公孫剽】 【按左氏衞甯殖将死語其子曰吾得罪于君名在諸侯之防曰孫林父甯殖出其君夫所謂諸侯之防則列國之史也諸侯則若晉若魯是也史則若晉之乘魯之春秋是也今春秋書衞侯出奔齊而不曰孫林父甯殖出其君者蓋仲尼筆削不因舊史之文也欲知經之大義深考舊文筆削之不同其得之矣或曰孫甯出君衆所同疾史防書之是也聖人曷為掩奸藏惡不暴其罪而以歸咎人主何哉曰臣而逐君其罪已明矣人君擅一國之名寵神之主而民之望也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何可出也所為見逐無乃肆于民上縱其滛虐以棄天地之性乎故衞衎出奔使祝宗告亡且告無罪而定姜曰有罪若何告無春秋端本清源之書故不書所逐之臣而以自奔為名所以警乎人君者為後世鑒非聖人莫能修之為此類也】 莒人侵我東鄙 秋楚公子貞帥師伐吳 冬季孫宿防晉士匄宋華閱衞孫林父鄭公孫虿莒人邾人于戚音注【戚孫林父邑○于是孫林父立公孫剽而防晉于戚以定之襄昭之際大夫無君之禍晉為之也悼公之德衰矣】 【癸靈王十卯四年】十有五年【晉悼十五卒齊靈二十四衞獻十九殇公剽元年蔡景三十四鄭簡八曹成二十陳哀十一杞孝九宋平十八秦景十九楚康二吳諸樊三】 春宋公使向戌來聘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劉音注【劉魯地】 劉夏逆王後于齊音注【劉夏天子大夫劉采地夏名也】 【劉夏何以不稱使不與天子之使夏也昏姻人倫之本王後天下之母劉夏士也士而逆後是不重人倫之本而輕天下之母矣然則何使卿往逆公監之禮也官師從單靖公逆王後于齊書劉夏而不書靖公是知卿往逆公監之禮也春秋昏姻得禮者常事不書】音注【單音善】 夏齊侯伐我北鄙圍成公救成至遇音注【成魯地遇魯地○書至遇公畏齊不敢至成】 季孫宿叔孫豹帥師城成郛音注【郛成之外城也】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