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傳卷二十一

關燈
宋 胡安國 撰 襄公上 【公名午成公子母定姒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徳曰襄】 周【簡王十四年魯襄公元年簡王崩子靈王立襄二十八年靈王崩子景王立】 鄭【成公十三年魯襄公二年成公卒子僖公髠頑立襄七年僖公卒簡公嘉立】 齊【靈公十年魯襄公十九年靈公卒子莊公光立襄二十五年莊公弑弟景公杵臼立】 宋【平公四年】 晉【悼公複霸元年韓厥為政襄七年知防為政襄十一年防于蕭魚服鄭襄十三年荀偃為政襄十五年悼公卒子平公彪立襄十九年士匄為政襄二十五年趙武為政襄二十七年晉楚盟于宋南北分霸始此】 衛【獻公五年魯襄公十四年獻公奔齊衛立公孫剽是為殇公襄二十六年殇公弑獻複歸于衛襄二十九年獻公卒子襄公立】 蔡【景公二十年魯襄公三十年景公弑子靈公般立】 曹【成公六年魯襄公十八年成公卒子武公滕立】 滕【詳見成公元年】 陳【成公二十七年魯襄公四年成公卒子哀公溺立】 ?【桓公六十五年魯襄公六年桓公卒子孝公匄立襄二十三年孝公卒弟文公益姑立】 薛【詳見僖公元年】 莒【犂比公五年魯襄公十六年晉執犂比公襄三十一年犂比公弑子展輿立】 邾【宣公三年魯襄公十六年晉執宣公襄十七年宣公卒悼公華立襄十九年晉執悼公】 許【靈公十八年魯襄公二十六年靈公卒于楚悼公買立】 小邾【魯襄公七年小邾穆公來朝】 楚【共王十九年子重為今尹魯襄公三年子重伐呉卒子辛為令尹襄五年楚殺子辛子囊為令尹襄十三年共王卒子康王昭立襄十五年子庚為令尹襄二十一年子南為令尹二十二年防子馮為令尹襄二十五年子木為令尹襄二十八年康王卒郏敖麇立】 秦【景公五年】 呉【夀夢十四年魯襄公十二年壽夢卒諸樊立一名遏襄二十五年遏門于巢卒餘祭立一名載襄二十九年餘祭卒夷末立一名餘昧】 越【詳見隠公元年及昭公元年】 【巳簡王十醜四年崩】元年【晉悼公周元年齊靈十年衛獻五年蔡景二十年鄭成十三年曹成六年陳成二十七年?桓六十五年宋平四年秦景五年楚共十九年呉夀夢十四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仲孫蔑防晉栾黡宋華元衛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 【按左氏曰非宋地追書也然則書圍彭城者魯史舊文也曰圍宋彭城者仲尼親筆也楚已取彭城封魚石戍之三百乘矣則曷為系之宋楚不得取之宋魚石不得受之楚雖專其地君子不登叛人所以正疆域固封守謹王度也】 夏晉韓厥帥師伐鄭仲孫蔑防齊崔杼曹人邾人?人次于鄫音注【鄫鄭地○書次從晉而未決也亦以見複伯之難】 【楚人釋君而臣是助事已悖矣晉于是乎降彭城以魚石等歸遂伐鄭而諸侯次于鄫此皆放于義而行者也傳書楚子辛救鄭而經不書者鄭本為楚以其君之故親集矢于目是以與楚而不貳也棄中國從蠻荊不能以大義裁之惟私欲之從則鄭無可救之善楚不得有能救之名經所以削之不言救也】音注【降平聲為去聲】 秋楚公子壬夫帥師侵宋 九月辛酉天王崩音注【簡王崩子靈王立】 邾子來朝 冬衛侯使公孫剽來聘晉侯使荀防來聘音注【剽匹妙反簡王崩赴告已及藏在諸侯之策矣則宜以所聞先後而奔喪今邾子方來修朝禮衛侯晉侯方來修聘事于王喪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曾不與焉而左氏以為禮此何禮乎滕定公薨世子定為三年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也喪紀益廢民習于耳目而不察故後世以日易月人子安而行之不知春秋之義無君臣之禮豈不惜哉】 【庚靈王寅元年】二年【晉悼二齊靈十一衛獻六蔡景二十一鄭成十四卒曹成七陳成二十八?桓六十六宋平五秦景六楚共二十吳壽夢十五】 春王正月葬簡王 鄭師伐宋 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音注【姜氏襄公嫡母也】 六月庚辰鄭伯睔卒音注【睔古困反○成公卒子僖公髠頑立】 晉師宋師衛甯殖侵鄭 秋七月仲孫蔑會晉荀防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于戚 己醜葬我小君齊姜 叔孫豹如宋 冬仲孫蔑防晉荀防齊崔杼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 【虎牢鄭地故稱制邑至漢為成臯今為汜水縣岩險聞于天下猶虞之下陽趙之上黨魏之安邑燕之榆闗吳之西陵蜀之漢樂地有所必據城有所必守而不可以棄焉者也有是險而不能守故不系于鄭然則據地設險亦所貴乎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大易之訓也城郭溝池以為固亦君子之所謹也鑿斯池築斯城與民同守孟子之所以語滕君也夫狡焉思啓封疆而争地以戰殺人盈野争城以戰殺人盈城者固非春秋之所貴守天子之土繼先君之世不能設險守國将至于遷潰滅亡亦非聖人之所與故城虎牢而不繋于鄭程氏以為責鄭之不能有也其聖人以待衰世之意小康之事邪】 楚殺其大夫公子申 【辛靈王卯二年】三年【晉悼三齊靈十二